红楼梦多少回讲秦可卿(红楼梦第十三回人物)

在头条网上看到一篇红楼梦的文章,题目很吸引人眼球叫做:“没看到王熙凤和尤三姐来一场正面交锋,是读《红楼梦》一大憾事”,小编用了十秒钟的时间快速浏览了下,文章最后提到:“曹公怎么就不安排王熙凤和尤三姐来一场正面交锋呢?哪怕掐架一会儿也看得过瘾一些, 真是的,这么好的桥段,曹公就这么白白舍去呢?他真下得去手!可惜,可惜!真是可惜!”看到这里小编只能先“呵呵”一下,这种阅读的态度和方式让小编想起了当年的一段相声:“关公战秦琼”,为了一时的过瘾不得不扭曲真实的历史,给听众带来了一场无比欢乐的娱乐闹剧。

红楼梦多少回讲秦可卿(红楼梦第十三回人物)(1)

小编其实并不反对这种娱乐的阅读方式,能做到通俗易懂又能原汁原味的理解和推动传统文化当然是件好事,而且随时代的变迁大众原本的理解和观念都在改变,只要不触及法律底线小编觉得都是一种个性的表达。既然是脱离了真实性的娱乐,那么所得到的观念和态度都可以归为娱乐性,关公穿越战秦琼不可以吗?当然可以,只是最后的输赢结果已经不重要,因为本身就没有结果。所以对王熙凤和尤三姐之间的那场“掐架”小编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闹剧嘛看看热闹也就可以了,太过纠结最终只会本末倒置。

再转回到红楼梦的第十三回,小编最后一次谈下秦可卿。在本回秦可卿离奇死亡,围绕她的解读出来的各种流言蜚语没有沉寂下去相反却继续发酵,更多的细节都在本回被持续的解读,让人隐约感觉秦可卿的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可卿托梦,瑞珠碰死,宝玉吐血,尤氏生病,贾珍失态,贾蓉冷漠等等的异常情节似乎都有各自的某种暗示,其中又以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和她的越轨行为的暗示最让读者关注。

红楼梦多少回讲秦可卿(红楼梦第十三回人物)(2)

一、贾珍的虚荣

先说下“真实身份”,特别是秦可卿的托梦和她的那个扣之闻响的棺材板,刘心武把清朝皇帝的祖孙几代翻了个遍,把探究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推向一个高度。小编之前谈秦业时分析了之所以为啥用秦可卿托梦于凤姐,还有她的婚配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只谈下为什么她会睡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棺材板,小编觉得这多少和贾珍喜好炫耀的虚荣心有关。

贾珍作为贾府的长孙又是一族之长,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可谓是显赫一时,相反自己的儿子贾蓉却暗淡许多,灵幡经榜上的“黉门监”都让贾珍很不舒服,所以硬是在戴权这边捐了个龙禁尉才罢,要是被外人知道自己的儿媳妇使用的是一般的杉木肯定被认为是“亏了礼数”进而要遭到别人笑话的,那贾珍肯定更“甚不自在”,秦可卿的身份越是低微,那么贾珍就越是要用华丽的葬礼掩饰,这显示的是贾府的低位而不是秦可卿的低位。

二、再看看爬灰。

在谈贾珍时看到贾珍对于贾府的很多方面不是不负责,只是打开的方式不对;秦可卿不用说,以作者精神层次创作的这个角色绝对不会用污言秽行处理这么简单。那么为什么在没有“淫丧天香楼”这段内容的情况下,读者还是认定爬灰就一定存在还津津乐道呢?这就如王熙凤和尤三姐之间的“掐架”一样,这样的阅读方式是一种纯粹看热闹的方式,巴不得贾府上上下下“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不这样就不过瘾,就会觉得“可惜,可惜!真是可惜!”这不是创作人物和创作作品的心态,只是一时娱乐的心态。那么既然是一种娱乐性的解读,所得到的结果掺杂的娱乐性就太多以至于不能作为最终的解读结果,所以看有没有爬灰的情节要多看当事人人物的具体性格品行,而不是看流言蜚语,更不能看读者的意愿。在谈金荣的时候也谈过关于“流言蜚语”的话题,以看热闹的心态看事情时就已经不在乎真实性是什么了,更在乎的是流言的那一部分,加上某些人的推波助澜,就更没有真实性可言了。

红楼梦多少回讲秦可卿(红楼梦第十三回人物)(3)

那么秦可卿被列在金陵十二钗主册里,人物的性格等还没铺展开来就直接被作者早早的处理掉,这样的设定到底有什么内涵呢,小编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只能简单的总结为:和金钏、二尤姐妹的自杀一样,秦可卿无法再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直至绝望进而了断了自己的一生,上一篇谈过不在赘述。其实不止是秦可卿,书中的其他金钗也是如此,都有自己各自的压力,如何处理自己的压力造就了每个角色的不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