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统失调严重吗(宝宝这些行为可能是感统失调引起的)

严格来说,感统失调不是“病”,但却是很多妈妈心里难以言说的痛。不过也有很多人对其不了解,所以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下感统失调吧:

何为“感统”?

宝宝感统失调严重吗(宝宝这些行为可能是感统失调引起的)(1)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感统失调”又是什么意思?

宝宝感统失调严重吗(宝宝这些行为可能是感统失调引起的)(2)

感觉统合失调即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

再简单点说,感统失调就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通过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才能纠正。简言之,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超过12岁就容易定型,不易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感统失调的行为表现

宝宝感统失调严重吗(宝宝这些行为可能是感统失调引起的)(3)

  1. 本体感觉失调:表现多为喜欢他人用力推、挤、压。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用力做某些动作。动作模仿不到位,常望着手脚不知所措。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把头、颈、脑提起特别困难。坐姿不够稳定,坐时会东倒西歪。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速度控制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对蹦跳的要求高,喜欢摔跌自己的身体,喜踮脚走。

  2. 前庭感觉失调:表现多为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喜欢看、玩转动的东西。经常喜欢爬高,边走边跳。平衡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常垂头。

  3. 视觉系统失调: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喜欢看手发呆;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执;喜欢将物品排队;喜欢斜眼看东西;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喜欢看色彩鲜艳、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喜欢坐车,对窗外景色变化非常着迷。

  4. 听觉系统失调: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对尖锐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5. 触觉系统失调: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偏食,暴饮暴食,逃避咀嚼。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触摸生殖器。对某种感觉特喜欢;如:玩沙,刮东西。甚至显得固执而又会拒绝。拒绝使用某质地的用材。如:胶泥、浆糊等。

感统失调也别盲目判定

宝宝感统失调严重吗(宝宝这些行为可能是感统失调引起的)(4)

上面说的不少症状和表现,单独从某一条去看,大量孩子身上都有,比如孩子玩弄生殖器,也许只是他进入了性蕾期;比如孩子2岁多了还未说话,也许只是进入了语言沉默期;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许只是对所接触的、所学的不感兴趣;再比如孩子对大人的话充耳不闻,也许只是因为孩子过于投入在自己的探索世界里,这一点,男孩子们尤其容易明显。

所以西南儿童医院发育科专家对此提醒道:父母别轻易对号入座,看到一两个症状后,就急慌慌地往自己孩子身上扣,给孩子贴标签。“感统失调”的界定和诊断很复杂,需要专业机构的测评。如果孩子真的符合感统失调的特征,那么就需要针对性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