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善的主要观点(在善的理念关照之下)
作者|公子小白
【愿哲学被听见】公子小白和您聊智慧故事。
关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比喻”和“线段比喻”是否蕴涵“理性启蒙”的问题,不少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洞穴比喻”和“线段比喻”的一些争议他们认为,柏拉图在文本中阐述的是“理性教化”而非“理性启蒙”问题;此外,由于在西方哲学路径里,“启蒙”是仅仅特指中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或“启蒙思潮”,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和“线段比喻”当然不可能归于此类。
尽管,以上看法固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对于“洞穴比喻”和“线段比喻”这类对整个西方理性思想史影响至深的学说,更应该作审慎的思忖。
《理想国》
一方面,在汉语语境中,启蒙是通常意味着“开导蒙昧,使之明白贯通。也指教导初学。”《风俗通·黄霸》中记载:“每辄挫衄,亦足以祛蔽启蒙矣。”在此,“启蒙”与“教化”均属同义词。另一方面,依据普遍性经验来思考,启蒙就是指事物在光线照耀之下,祛蔽以致开显、澄明。引申到哲学或者形而上学层面上,则主要指主体理性如何直观客观真理以至获得思想自由。这正是柏拉图援借形下经验而意谓形上反思的理性启蒙之旨趣。由此而来,便拥有了“洞穴比喻”和“线段比喻”的道说。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洞穴比喻”大致是说,如果有一些从小头颈和腿脚都被捆绑着面朝洞壁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犹如囚徒的人坐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会一直把自己身后洞穴里面仅仅是借助一堆火的光芒投映到洞壁上木偶的影子当成现实事物。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人被解除了桎梏,他终于被迫转头看到了火光后面的木偶,这才知道原先看到的只是影子;而当他继续被迫走到洞穴外面的高处且经过了一个逐渐习惯的“看”的过程之后才明白过来:曾看到的在水中的人和其他东西的倒影也并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只不过是对事物的摹本;并发现“绝对真理”不是任何地上的事物,而是太阳和它的光明。
这其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就是不断地“看”或者“观看”,即从解除桎梏并转头之后,从看洞穴里面的火光到看木偶;从看水中的倒影到看事物本身;从看夜里的天象、天空本身、月光及星光到看天上的太阳和太阳光。
这种不断地“看”,即是被遮蔽的理性不断地开显、澄明,亦即理性启蒙。尽管这种“看”常常因为很痛苦而不由自主地倒转头来,但总体上还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进化过程。
柏拉图的“线段比喻”柏拉图为了更简洁地展示这种内涵,又将其总体过程用一条可划分为“可见世界”(即“意见”)和“可知世界”(即“真理”)两个部分的线段,也就是用“线段比喻”来加以说明。
柏拉图的线段比喻
它们各自又分为两个部分,这样就有按照其清晰程度或真实性的程度而分出的四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知识等级:“可见世界”(即“意见”)包括“想象”和“信念”,“可知世界”(即“真理”)——“善的理念”(“绝对真理”、“绝对价值”)包括“理智”和“理性”。
后者实际上才是柏拉图希望经由理性启蒙的不断扬弃所要获得的“绝对真理”,而前者包括感性事物自身都只不过是只能形成“意见”而不能真实反映后者的“摹本”。
解除禁锢,走出洞穴
如果说“洞穴比喻”是理性启蒙的形象描述,那么“线段比喻”则是这种描述的理论阐发。
在洞穴中的生活是“可见世界”里的黑暗、蒙昧的没有行动自由、感觉自由、理性自由的意见生活,这是极其可怕的。与之相反,如果解除禁锢,走出洞穴,背弃“可见世界”的意见,那么,在“善的理念”关照之下,灵魂的理性也就能够去直观“可知世界”里的真、善、美并使自己获得自由。
为此,如果打破特定的“启蒙”话语以拓展启蒙的视野,则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和“线段比喻”所相互映现的正是一种古典的“理性启蒙”观。并且西方社会从此以后一直享受着由这种理性启蒙所收获的成果——理性的自由探索精神。
关注我,有品位,没错的!更多日常交流、思想碰撞!
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快说出来一起交流一下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