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1)

《端庄》 180cm×97cm/纸本设色/2017年

尚 涛 / Shang Tao

1938年生于北京

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著名国画家、书法家

现为广东画院画家(已退休)

国家一级美术师

广州美术学院院外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出生的花鸟画家中,尚涛是极富个性的。这一代画家接受的是解放后的学院教育,深受“现实主义”思想和风格的影响,对各种新形式缺乏敏感。改革开放后,他们都在不同程度地求变,但求变的过程相对沉重,不像年轻一代那么有可塑性,“变”得那么快,那么轻松。

花鸟画的变革是最难的,迄今也没有多少以新变产生大影响的人。这与花鸟画本身具有形神规定性(苏东坡所谓“有常形”)有关,也与花鸟画的传统有关。尚涛是一个执着的探索者:他认定方向,不轻易改变主意,能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他多年来的稳定的画风是这种坚持的最好证明。

或许可以用“凝重”“拙厚”来形容尚涛作品的基本特点,但这不是一般的“凝重”“拙厚”,而是尚涛所独有的以墨色为主,强调平面构成、形象结构化并带有装饰意味的“凝重”“拙厚”。这种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写意花鸟的书写性和抒情性,赋予了花鸟、静物近乎建筑与雕塑的体量感和力度。如果用书法来形容,这不是行草书,而是楷书,不是法帖,而似碑版。

当代中国画演变的基本特点是趋于多元,追求个性,竞尚奇巧,迎合世俗。而尚涛追求个性而不迎合世俗,以静态、素雅、朴拙、大壮为宗,品格和境界自是不同。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2)

《小石潭》69cm×137cm/纸本设色/2018年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3)

《自在彩云》 97cm×180cm/纸本设色/2007年

尚涛的大写意花鸟画,不画写实的造型,而画心中的意象,画所谓的“大象”。他的“大象”极概括,极洗练,有夸张,有变形,不是标榜,不是招牌,而是为了“尽意”,表达独特的感受,寄托独有的品味,正所谓“立象以尽意”。由于理念独特,趣味超拔,所以意象独到,结构不凡。尚涛的画有非常简练的画题,两字到四字,两字的为多,“坐花”“雍容”“蕴奥”“九皋”“尊者”……简约的画题有诗意,有联想,甚至有典故。题画书法在篆隶之间,属于碑学书法,来自风化的碑刻、古老的拓片。篆隶的方圆关系、拓片的沧桑感和风化感都被他吸收到画里来。可以说,他是在画文化,画修养。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4)

《古韵》 180cm×97cm/纸本设色/2017年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5)

《众山小》 178cm×97cm/纸本设色/2018年

在尚涛的个性修养当中,很大一个成分就是一种内在的骨力。这种修养包括书法的修养、文学的修养、历史的修养、品德的修养等,非常强烈。表现在形式上,就是结构简化、造型简化,比如他画的鹰都是方头方脑的,还有鱼、植物等,笔墨简化。他的书法笔力入木三分,很有力度,线条非常粗犷。这不是一般的书法修养,品位很高,境界很高,是一般画家达不到的。

画品如人品。尚涛非常忠厚,非常实在,是大智若愚的一个人。所以,他的画深厚、实在、朴拙,张力非常大。从中国画方面来讲,骨法用笔,他用得很好。笔墨问题绝不是单纯的技法问题,而是有很强的精神因素。尚涛的画表达了他对艺术、生活的独到见解;另外在艺术表现上,他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所以,他的画才有个性,才与其他人不同。都说画要画出个性,有个性是不太容易的。在画画的时候,你要想到古人,想到周围的人怎么看,想到你所画的对象像不像,有很多约束,还有很多时尚的东西在干扰着你。在这些情况下,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创作的时候,要忘掉古人,忘掉生活,忘掉周围的人怎么评价你,就按你对艺术独到的见解去画。

尚涛的画取法碑派,以金石入画,韵致非常突出。他的画像秦砖汉瓦,非常扎实,每一根线条都是画出来的,没有一笔轻浮的因素。另外一点,尚涛受李可染先生的影响,以积墨法画花鸟画。从古到今,用积墨法将花鸟画画得这么好的,尚涛是第一人。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6)

《永年》 178cm×97cm/纸本设色/2018年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7)

《黄金季节》 138cm×34cm×4/纸本设色/2018年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8)

《遗世独立》 178cm×97cm/纸本设色/2018年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9)

《心儿醉了》 180cm×97cm/纸本设色/2017年

尚涛习书,不以“书家”自许。就书言,尚涛喜碑学,远帖学,下笔有金石味,用苍凉枯寂之笔,写温婉柔美之物。然尚涛不受碑之约制,缓笔有行草意,用碑之金石带行草,去疾速之病,用行草之天然带金石,除做作之弊。由是尚涛笔法立。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10)

《君临》 180cm×97cm/纸本设色/2018年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11)

《九皋》 180cm×97cm/纸本设色/2018年

如何赏析写意人物画(大家尚涛取诸怀抱)(12)

《平生三和》 178cm×97cm/纸本设色/2017年


在卢浮宫,在大都会博物馆,在大量的肖像画、宗教画、战争纪实的油画陈列中,很多人都一略而过,而真正使人驻足、流连、激赏、叹为观止的却是古代两河流域的石雕和印第安人、大洋洲人的木雕艺术,深厚的历史沉积和浓郁的情调宣告了民族艺术的强大感染力和生命力。世界需要丰富多彩,世界艺术需要生态平衡,需要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艺术互相补充、交相辉映。

在中国,“与国际接轨”应是以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画与国际“接轨”,而绝不是与外国人发明的流行样式“接轨”。在外国流行艺术后面亦步亦趋,那无疑是挂在别人列车后边的最后一节车厢,或是外国流行艺术的“末班车”。

在我们的身后有艺术的大背景——“上下五千年”,辉煌的青铜器、瑰丽的玉雕、灿烂的陶瓷、丰富的绘画、特有的书法以及浩如烟海的民间艺术、哲学、文学、诗词歌赋……

“文化传统”既是宝贝又是包袱,既是财富又是负担,智者能人能从中选出皇冠上的珍珠,平凡者则弃之如敝屣。

中国社会的民族性广大而坚强,它的审美、它的情怀是精美的规范,在其中可以熔铸出中国民族特色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中国画必须要坚持浓郁的民族特色。

话又说回来:当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经济、科技、文化的进展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新时代的社会意识和审美心理也行将巨变,作为社会心理表征的艺术也必须适应这种变革,与之同步。

中国画是个载体,不同时代应有不同时代的负载。

传统的中国画以宋元以后的文人画为主流,而文人画受禅宗、道家思想影响较大,崇尚的理论主张、精神内涵、文化取向、艺术情趣和形式语言,有些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要求,因此必须完成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移。现代生活产生了现代的思想感情,现代审美观念也导致对艺术现代化的需求。现时代的画家可以从多方入手,也可从一点入手,实现“负载”的转移,扩充中国画的精神内涵,比如“写意”,在“超逸”“幽远”“萧疏”之“意”以外,还存在着无限的“意”,“蓬勃”“宏大”“欢乐”“坚毅”……“意”无限,真是无限。比如古代讲究“简淡”,现代可以强调浓丽绚烂;古代强调“空白”“虚灵”,现代可以演绎饱满与充实;古代造型崇尚“离形”,现代可以发扬写实……中国画现代化的创新的天地还是异常广阔的,关键是观念上的更新。

在更新的过程中要向古今中外的文化学习和借鉴,丰富中国现代国画的营养,以取得成就。这在近代美术的发展中不难寻找到成功的范例:蒋兆和先生在国难深重的年代,以满怀对军国主义的愤怒和对广大受难人民的关怀和同情(思想感情,也就是绘画的精神内涵),以中国画的笔墨,吸收西方人物画的写实技巧创作了《流民图》等大量作品,在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李可染先生以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精神,以新的审美观念与艺术语言重新描绘山河,创造了新的山水画范式,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都为国画的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