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对应诗句(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想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到,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最早的五言诗雏形,大概创作于东汉后期,魏晋之前,是继《诗经》《楚辞》后非常重要的文学作品,不论是内容还是结构上都有很大变化,虽然还没有形成韵律,但读起来却丝毫没有违拗之感,且有天然去雕饰的古朴美。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这首诗是一首感伤离别之作。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这首句就直赴主题,尤其“重”字,点出分别的无奈和不舍,你要远走了,我和你就要别离了,并且是越走越远,生离死别是人的两大悲事,生离是长久的痛,思念的人日日惦着,死别虽也痛,但却是短暂的,时间会抚平,今天你要远走,从此我们就分离了,从此后天天思念你,牵挂着你,盼望着你。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你走之后,也有些日子了,离开有多远呢,万里之遥,已经够远了,但是万余里是个模糊的概念,具体有多远呢,天涯相隔,这就具体很多,台湾作家余光中在写乡愁时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的邮票,他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那个没有通信没有快速交通工具的时代,万里之外的牵挂,足以让人魂牵梦绕,空余长叹,又有什么办法呢

“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我们相距万里有余,天涯海角,重重阻隔,此生还会不会再见面了呢?“安可知”是作者在自问,他也不知道答案,纵是思念如潮,也知道千山万水,但心地还是隐隐的有一丝侥幸,知道再见面是渺茫的,所以不禁自问,恐怕是此生再也见不到了。“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两句很突兀,话锋一转,我知道你回不来了,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北方的胡马尚且依恋北风,南方的鸟筑巢都是选择靠南的枝头,世间万物尚且如此,你也要想着回家啊,同时胡马和越鸟,一北一南,给人也有遥远的暌违感,更加深了“万余里”和“天一涯”的空间阻隔。

接下来一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一下又回到了现实境况中来,你已经走了那么久,那么远了,“日已远”是时间加空间的双重叠加,我因为思念,也随着你的离去一天天的消瘦了,同样,“日已缓”也是时间加状态的叠加,相互增强,这就好比你朋友对你说:“你瘦了”和“你最近越来越瘦了”是一样,情感表达更深一层,这也说明这种思念不仅是日复一日的,也是随着距离上增加而增加的。

行行重行行对应诗句(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1)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这份思念恐怕不仅仅是距离上时间上阻隔,还有浮云遮挡,什么是“白日”呢,有人说是相阻隔的一方,有人说君臣的嫌隙,总之白日被喻为美好的情感或者事物,我们已经被隔万水千山了,现在还被某种原因牵绊,“不顾返”在这里不是不想返,是不能返,是因为“浮云”而不能返。

行行重行行对应诗句(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2)

接下来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句最悲情,思念的人一直没能回来,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不但消瘦了,而且慢慢老去,都是因为思念的缘故,我们知道伍子胥过韶关的故事,一夜之间头白,可见剧烈的情感给人是可以造成精神和身体的创伤的,“岁月忽已晚”此句更是让人黯然神伤,扼腕而泣,本来青春年华,却在等待中慢慢老去,纵是心有万般不甘,也只剩无奈了,谁又能抵得过时间呢。

结尾“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捐”抛弃,舍弃之意,弃捐在这里有歧义,到底是被弃呢,还是主动放弃,不得而知,但不论那种都是无奈的选择,既然苦苦等不到结果,只能绝望了,不再多想了,但真的绝望了吗,没有,即使自己知道没一点希望了,还是劝自己要努力吃饭,即使已经老去,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是绝望了,可心里还是存有一丝丝希望的,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种精神,也是千百年所有情感最感人的地方所在,使人悲伤之余,又荡气回肠!

古诗十九首之所以璀璨,不仅仅是在文学历史上的传承和开启,也是内容上朴素的情感,古拙的词语,不饰雕琢的安排,一切都浑然天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