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第三批农村示范社区(汶华社区着力打造城市建设的)

近年以来,安丘市新安街道汶华社区以建设“城市的家”为构建设想,以“阳光汶华,情暖家园”为品牌目标,以“党建引领,阳光为民”为服务理念,以“智慧的家”“温暖的家”“物业的家”“青年的家”和“文化的家”五大板块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城市建设的“五好家庭”,旨在围绕五大板块服务,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宜居指数和居民幸福指数,构建文明幸福新社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潍坊市第三批农村示范社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潍坊市第三批农村示范社区(汶华社区着力打造城市建设的)

潍坊市第三批农村示范社区

近年以来,安丘市新安街道汶华社区以建设“城市的家”为构建设想,以“阳光汶华,情暖家园”为品牌目标,以“党建引领,阳光为民”为服务理念,以“智慧的家”“温暖的家”“物业的家”“青年的家”和“文化的家”五大板块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城市建设的“五好家庭”,旨在围绕五大板块服务,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升社区宜居指数和居民幸福指数,构建文明幸福新社区。

“智慧的家”奏响社会治理“新乐章”

安丘市新安街道汶华社区紧紧围绕市委组织部“党建 N全科网格”建设要求,把“全科网格”建设作为破解当前矛盾难点痛点的有力抓手,按照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要求,积极搭建全科网格共治模式。汶华社区按照路径便捷、方便网格员实施管理,网格之间无漏洞、不重叠的原则,划分为7个智慧化网格,根据网格大小和党员数量,采取“一网格一支部”推进网格党支部的全覆盖和无缝隙管理,明确网格党支部“政治引领、党员管理、收集民意、志愿服务、统筹资源”五项职责。在组建网格党支部的基础上,配套设置1名专职网格员和1名兼职网格员,充分发挥好民警、物业、志愿者等网格力量,把网格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身边,实现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和无缝隙治理,把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怨、所难提前摸排,就地化解,奏响了一曲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的“合唱乐章”。

“温暖的家”筑牢群众生活“避风港”

本着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理念,汶华社区积极链接各类资源,成立爱心汶华大家庭,开展“爱心衣柜”“爱心厨房”和“爱心理发”3个爱心活动,从多方面关心帮助辖区居民,共同搭建“温暖的家”。“爱心衣柜”中所有的衣物均来自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经过社区专职网格员和爱心义工的消毒、清洗、熨烫和整理后,按类别摆放在大厅中,供有需求的居民挑选。自活动开展以来,“爱心衣柜”已接受群众捐赠衣物1088件,发送衣物786件。“爱心厨房”每周三定期开放,由社区专职人员、网格员和爱心义工加工制作白面馒头,并面向有需求的困难群众免费发放,引导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目前,“爱心厨房”已向困难群众和敬老院捐赠馒头3万余个。“爱心理发”于每周三早晨8点前,由辖区内长期从事公益活动的理发店,为辖区内老年朋友们免费提供优质的理发服务,营造了关爱老年人的浓厚社会氛围。目前,已开展爱心理发30余次,累计服务280余人次。

“物业的家”打造纠纷化解“前哨站”

近几年,随着商业小区建设的不断增多,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攀升,为了更好解决物业与小区居民之间的矛盾,理顺服务关系,建设和谐幸福新社区,汶华社区打造了“物业的家”,组织网格员与物业公司经理定期召开会议,以“红小二”“和事佬”的角色协调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并通过在物业逐步设立党支部的方式,搭建起红色物业联盟平台,形成互助共享共治联盟。同时,社区在物业的家搭建起“物业比武大擂台”,每季度举行一次评比,通过政务热线落实情况、小区环境卫生评比、出彩楼道评比和居民满意度调查等对物业进行综合考核,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把服务群众的“网眼”织得更细更实。

“青年的家”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巢”

为鼓励社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并服务社会,汶华社区积极组织辖区有意向的青年大学生参加网商培训,搭建起创新创业“孵化巢”,点亮青年创业梦想,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目前,社区已与乡村赋能中心、丘家庄弘医堂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曹家楼子合作社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青年互联网创业平台,带动周边乡村振兴发展。为此,社区内还专设直播带货间,对周边乡村特色产品开展网络营销。今年以来,共有5名青年专职从事该网络营销,销售额已达200余万元,实现青年创收近20万元。

“文化的家”建造文化传承“记忆馆”

为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居民幸福指数,该社区在驻地西侧500米处建设了一处“孔子学堂”,该学堂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学堂宗旨,充分利用周六、周日双休时间,积极倡导和培养孩子们写好字、读经典、传家风、树榜样、立信仰,并通过对周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为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此外,社区还积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社区目前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分别是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闹台锣鼓》和扒绣,安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蛋雕、泥塑和烙画。非遗文化传承人利用周末或假期,参与到孔子学堂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还推动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谐文化的建构、艺术审美的提高和遗产知识的传播。(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