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说厚德载物什么意思(什么叫厚德载物)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
对天地的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
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
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
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
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和上善若水两个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故大家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使用。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当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易经所讲是道法自然的规律,其中又分为理和术两部分。
理,就是一些教授专家经常讲的,怎么做人和怎么做事,
是指导人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曾仕强教授所讲的易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方法并不是随意的,因为易经的组成还有另一个部分。
那就是术,术就是术数、术法,即我们命理师、卦象师、风水师的研究方向。
其作用是了解自身的命运,明白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通过理的部分来进行改善。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既要符合术,又要符合理,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如果命运是绝对的,是完全由术来决定的,那么理将毫无意义;如果命运是完全不可信的,那么术数也将毫无意义。
既然智慧的华夏民族提出了这个术理结合的方法,且千百年来,易经能够做为一门学问,指导人们的生活,更有不读易不可为将相的说法。
就说明其意义重大,只是常人很难理解,而若能理解定非常人!
所以,理一定是基于术的基础,是在术的范围内,如何去做,如何去改善。
明白了以上这些,再来看开头所讲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
首先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说的是天性刚健,君子也应发愤图强。
但后面是什么呢?后面接着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就是龙不飞了,潜藏在水底,
也就是说时机未到,即使是真龙也得选择隐忍。
所以,天行健这句话,说的肯定不是盲目的自强不息了,
它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受到一定范围的限制的。
人只有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品德,积累自己的善果才能够承载住人生所拥有的福报,
倘若德不够厚,即使上天给你财富或幸福,也未必可以善终。
厚德载物,是要有足够丰厚积累下的仁德,品德,心德,功德,才能够获得承重更多的物质。
虽有厚德,也还需要自强不息来加强辅助,若你崭时拥有的物质再多,只是坐吃山空,早日也得吃穷,
所以道,所演化的道理是,天地之道,即人之道,
厚德载物,需和自强不息相辅相成,终成阴阳平衡之天道,天道之玄妙,终是语述所不能道尽。
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祖先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美德作为自己处身立世的准则,
像水一样,以自己宽广深厚的胸怀,美好的品行来承载万物,
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思想境界是多么崇高。
正是因为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此美德,
赋予了中华民族柔中带刚,坚不可摧的强大生命力,
由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中国魂,使得中华民族得以雄居世界的东方。
当然,也有这种说法,厚德载物,厚德的解释大多是行善谦忍舍己为人,
个人以为是偏执,让自己吃亏别人得好处是德的最低层次,高尚的品德是忘我忘人,
认识和把握人性和自然,通彻心物是谓厚德,载物好理解,是造福大众有所担当之意。
俗话说,海宽不如心宽,地后不如德厚。
就是人应该:恕人之过,宽以待人。厚德载物,
强调容人,容物。是指人的胸怀广大,气度恢弘,
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是厚德载物的重要内涵。
人们渴望理解,体谅,社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宽厚,厚道,
利于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
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而放弃教育。
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
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厚德载物,这是团队精神的必要内涵,人既要宽容他人,更要取人之长,要有虚心求教的宽广胸怀。
在自己的工作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战斗,
只有这样,才不会求全责备和尖酸刻薄,才不会斤斤计较和自私自利。
目光如豆、高傲自大、心胸狭窄、蝇营狗苟等卑下品格都是同“厚德载物”的要求相去甚远的。
自古就有德才兼备、德能勤绩的用人及量人的标准,人才德为先,厚德方能载物,成就伟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