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变成末代皇帝了吗(崇祯和溥仪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是崇祯皇帝,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他们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首先来看相同之处。
第一个相同之处,是他们都面临着深重的内忧外患。崇祯皇帝的内忧是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外患则是清军在关外咄咄逼人。溥仪的内忧是革命党人接二连三发起起义,外患则是西方列强虎视眈眈。
第二个相同之处,是他们都灭亡于内忧。1644年3月,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之下,不得不吊死于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树上,宣告明朝的寿终正寝。300多年后,类似的一幕重演,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溥仪不得不以隆裕太后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宣告清朝的结束。
我们再来看不同之处。
一是他们掌握的权力不同。
自始至终,崇祯皇帝都牢固地掌握皇权,没有使得大权旁落。只有到了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城后,文武官员争相逃命,崇祯皇帝才失去了控制权。以至于吊死于煤山上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
溥仪在清朝灭亡时,还是一个6岁的小孩子。他一共当了3年皇帝,但都形如傀儡。朝政大权被隆裕太后和摄政王醇亲王所控制,溥仪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是他们在政权覆灭时表现的风骨不一样。
李自成兵临城下时,曾经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请崇祯皇帝将西北一带分割给自己。二是向朝廷索取百万军饷。三是自己不用朝见皇帝。同时,李自成表示作为交换条件,愿意接受朝廷的派遣,率领精锐部队剿灭贼寇,抵抗清军。崇祯皇帝最终拒绝了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于是,明朝结束了。
溥仪在第一次当皇帝时,只有区区几岁。他真正尝到做皇帝的好处,是在不当皇帝了之后。溥仪又做起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梦,在大婚之夜还在想:“我成年了,如果不是不是革命,我早就该亲政了……我要恢复我的祖业!”为此,溥仪不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势力,不管是张勋的辫子军,还是日本军队;不怕付出任何代价,哪怕是国土分裂。用溥仪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关心的只是要复辟,要他们承认我是个皇帝。”
三是他们的命运下场不同。
崇祯皇帝被李自成大军逼上了煤山,崇祯皇帝的皇族成员被清军赶尽杀绝一个都不放过。古今中外,改朝换代并不新鲜,但惨烈到明朝这样子,实属罕见。
相比而言,溥仪幸运多了。1912年,溥仪被赶下台后,仍然按照清室优待条件,居住在紫禁城里,民国政府以外国君主之礼相待,每年提供400万两银子的费用,配备卫队为他们、甚至包括清朝的祖庙提供保护。紫禁城里设置了内务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机构,甚至还保留着一支禁卫军,有枪有人。溥仪在紫禁城里发号施令,俨然小朝廷。民国政府对于清朝皇室成员,真正做到了一个不杀,一个不抓。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清室优待条件》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