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

崆峒山下三个村庄,据说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主战场

秦玉龙/文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1)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甘肃平凉民间传说,二天门、三天门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之地,养子寨之名源于穆桂英在此生下杨文广。可是,这些我们从演义、戏剧、评书、影视剧听到、看到的人物和故事,到底有几分真实?位于平凉城西的二天门、三天门、养子寨,与杨家将或杨门女将有无关联?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是否发生在平凉?

历来,平凉文史研究者就这些疑问曾经撰文予以澄清,但基本上都是浅尝辄止。笔者查阅了大量历史典籍,从中寻找蛛丝马迹,试图一一打开这些问号,还原历史真相。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2)

位于平凉崆峒山下的二天门、三天门、养子寨,如今虽然只是三个村庄的名称,但在民间传说中,这三个地名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据传,北宋仁宗年间,宋、夏连年战争,夏主李元昊向大宋下战表,率兵进犯渭州(今平凉),在渭州城西摆下三道天门阵,诱宋军深入,渭州城告急。渭州经略使差人星夜兼程,将战书送往东京汴梁,仁宗皇帝龙颜大怒,下令调遣镇守山西雁门关的杨家将前往渭州解围。六郎延昭接诏后,带领杨宗保及身怀六甲的儿媳穆桂英,率领三千精兵疾驰渭州。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3)

到达渭州后,杨延昭带兵驻扎在城内,老百姓杀猪宰羊,备酒夹道欢迎。杨延昭及杨宗保、穆桂英催马来到西城,伫立城楼向西观望,只见黑压压的西夏兵马,在城西十里之内布下三道天门阵。一群夏兵夏将挥舞狼牙棒在城门下呐喊叫阵。杨宗保、穆桂英见状,策马持枪冲入敌阵与夏兵展开激烈的拼杀,杨延昭伫立城楼助阵,夏兵将一看穆桂英肩上的“穆”字令旗,目瞪口呆,几经交战,个个败下阵去。霎时,布防严密的第一道天门阵被穆桂英杀出一道豁口,西夏兵马退出天门阵败逃,穆桂英破阵收兵回营。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4)

翌日,又有夏兵在城下叫阵,穆桂英带精兵良将出西门,策马前往二天门迎敌破阵。只几个回合,便战胜西夏将领,穆桂英持佛母紫金枪杀得夏兵阵脚大乱,鸣金收兵退回三天门。穆桂英见敌弃阵败退,便众将士乘胜追击,夏军败兵如山倒,横尸遍地,一举大破天门阵。西夏残兵败将越过泾河,绕龙首山向三关口、瓦亭峡撤退。穆桂英策马追击至距泾河南岸一土寨时,忽觉腹中胎儿翻动,肚子一阵阵隐隐作痛,她勒马前往寨中,在寨子一土墩上生下了儿子杨文广。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5)

杨延昭、杨宗保带焦赞、孟良率兵马追击夏兵,夏主李元昊据守三关口天堑,屯兵瓦亭峡。杨家将大胜元昊于三关口,令焦赞、孟良屯兵修筑安国镇,欲与元昊展开决战……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6)

其实,这些传说都是后世百姓对杨家将、穆桂英等英雄形象的崇拜而杜撰之,均无史料记载。更何况,穆桂英历史上并无其人,是评书演义虚构人物。大破天门阵也是评书演义编造的故事,杨家将之中除了杨文广之外,其他人都是在河北、山西一带与辽国作战,怎么会穿越至六盘山或崆峒山下呢?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7)

传说是传说,历史是历史。杨家将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但演义和史实有很大出入。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成为人人皆知的巾帼女英雄。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8)

平凉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邸广平表示,因为杨文广曾在平凉、延安、庆阳一带抗击西夏多年,民间传说把三关口、天门、养子寨演绎给杨家将,是有一定基础的。另外,北宋时的渭州是宋王朝与西夏、吐蕃交战的边陲重镇,疆域不宁,战事不断,人们长期遭受战乱之苦,民不聊生,希望有杨家将和穆桂英这样的大英雄来保家卫国,寄托着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美好愿望。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历史(崆峒山下三个村庄)(9)

平凉文史学者茹坚认为,平凉崆峒区的二天门、三天门之名,与道教名山崆峒山有关。养子寨缘何得名,无据可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