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候谁的武器比关羽的武器重(另说三国三国没有这种兵器)

关羽使的什么兵器?提这个问题是挑战国人的智商,小孩子都能告诉你,那当然是青龙偃月刀啊!2016年8月,网上甚至有一则消息说,关羽墓出土了青龙偃月刀,实证在此,还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且慢。所谓关公墓,一般有三处,一是洛阳曹操葬关羽的首级墓。

孙权杀关羽后想嫁祸于曹操,把首级送给他,曹操见到的关羽首级竟然能睁眼,吓得他得了头疼病。曹操不上孙权的当,加上他从前和关羽有交情,对关羽也很看重,于是厚葬了关羽。

其二是湖北当阳,是孙权对关羽躯体的墓葬。还有蜀汉在成都给关羽筑的衣冠冢。

这个消息没有说青龙偃月刀来自哪个墓,不是历史考据,更可能是噱头。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让人对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即使是刀产生了疑问。书中提到关羽和袁绍的大将颜良作战是这样写的,“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陈寿用的是“刺”,能刺的兵器很可能不是刀,而是矛或者戟或者剑。


青龙偃月刀是种什么兵器呢?它不是武侠小说或戏剧舞台上的大刀片子,长柄薄刃,舞动起来,上下翻飞,虎虎生风,威力无比。

它是一种长柄大刀,圆弧向下谓之偃月,刀面阴刻有龙纹。也有说法是大刀两侧加上两块金属圆片,称作偃月。

三国时候谁的武器比关羽的武器重(另说三国三国没有这种兵器)(1)

据说这是青龙偃月刀的真实模样


青龙偃月刀和关羽发生联系是《三国演义》的第一回“桃园三结义”。

刘关张要拉队伍打黄巾义军,富商张世平赞助他们良马50匹、金银500两、镔铁1000斤。用这些镔铁,刘备打了双股剑,张飞打了丈八蛇矛,关羽打造就是青龙偃月刀。

这青龙偃月刀由天下第一铁匠月圆之夜打造,风起云涌之时,天空中滴下1780滴青龙血,寓意以后有1780人命丧刀下。按照《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关羽后来果然用这把刀杀了1780人,其中480人是斩首而死。

关羽使的这把青龙偃月刀长九尺五寸,重82斤,镶有蟠龙奔月的图案,又名“冷艳锯”。东汉时一斤大约200多克,这把刀应该有30多斤重。姑且认为关公力大无穷,能舞动这么沉重的大刀。但是关羽在马上作战,举着这么重的武器,还要奔跑若飞、舞动自如,确实有点费劲,所以小说又为他配备了神马赤兔马,不然一般的马累也得累死,不要说载着关羽打仗,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了。


但是据历史记载,这种长柄大刀唐代才有雏形,北宋出现带有图案的记载。因为威武、漂亮,宋代主要用于仪仗,没有普及于战场。

《中国兵器史稿》中说,两汉时期的主要战斗武器,“戟制最盛,矛次之”。东汉刘熙所著的《释名·释兵》一书中也说,当时马上战斗多使用长矛,“矛长八尺,马上所持”。

东汉时期所用的刀一般是一种称作“环首刀”的短刀,刀直窄长,长约1米,厚约1厘米,刀尖成45度角。类似于后来武松用的朴刀,和朴刀不同的是,它显得更为细长,有点像剑。这种刀形记录在北宋时期的《太平御览》这本书中。


三国时候谁的武器比关羽的武器重(另说三国三国没有这种兵器)(2)

关羽真要用刀,可能是这种环首刀


如果说刀尖成45度角,关羽还是可以用它刺死颜良的,但是要拿着长刀,否则跃马做战,似乎比较困难。有可能是关羽用矛刺死颜良,又用随身携带的环首刀或剑割下了颜良的首级。

这种环首刀可能在当时就算是长刀了。《三国志·典韦传》中说典韦“好使双戟和长刀”。


不过关羽使刀也不是没有权威的记载。《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中说,鲁肃为了讨回荆州,与关羽相会于益阳,“诸将单刀俱会”(注意单刀赴会的主角不仅是关羽),听到有人随意发言,“(关)羽操刀而起”。《三国演义》中为了神化关羽,说他单刀赴会,此处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刀代人,说关羽一个人去赴鲁肃的聚会,而实际情况是参加会面的各位将领每人只带了一件兵器。


三国时候谁的武器比关羽的武器重(另说三国三国没有这种兵器)(3)

单刀赴会剧照


据此推测,关羽此时操持的刀大概是一把佩刀,而绝不可能是长柄的重型青龙偃月刀,在聚会上,随便就能操刀而起,如是青龙偃月刀那样的巨型武器,不但带着不方便,耍起来也不太灵活。

距离关羽的时代大约200多年后的《古今刀剑录》中记录了关羽和刀的另一个故事,“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武都山铁为二刀……及羽败,投于水”。关羽自己打造、使用和扔弃的两把刀大概也是当时流行的短刀环首刀。

如此看来,关羽不可能使用青龙偃月刀作战,也不会败走麦城后,这把刀被吴国的潘璋夺走,后来关羽的儿子也不会再从潘璋手中再把刀夺过来。


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形象是一代代逐渐塑造的神话。

宋代就有了这样的传说。元代有人写诗说关羽“横刀拜书去曹公”。关汉卿还写出了戏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对神化关羽推动作用最大的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在这本书中,关公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水淹千军,拘于禁,杀庞德,刀挑锦袍,单刀赴会……都是这把青龙偃月刀的神奇功劳。


三国时候谁的武器比关羽的武器重(另说三国三国没有这种兵器)(4)

人们心目中关羽是这种横刀跃马的形象


在演义中,关羽的一贯动作是,与对方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羽拨马拖刀便走,敌将紧追不舍,羽突然回身举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手起刀落,刀到头落,于是敌军大败,是为拖刀计。

说书先生说到此处,必定神采飞扬,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如同关公附身。看得台下观众目瞪口呆,心驰神往,口水直流。

一本枯燥的《三国志》哪里有通俗《三国演义》的吸引力,所以人们慢慢相信演义中的说法。

后世的统治者也不断“高大上”关羽,他由人而王而圣,是忠义的化身,是武圣人,连黑社会都拜他做祖师爷;各地到处出现关帝庙,庙里他的塑像旁边必定是周仓扛着那把青龙偃月刀。《三国演义》中他的儿子关兴、《水浒传》中他的后代关胜,也都使的是气势逼人的青龙偃月刀。

这把刀使得关公的形象更加伟大、伟岸,一个英雄要有好兵器、骏马甚至美人来配。就像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作为天下第一好汉必定要使800斤的一对大铁锤,使不动没关系,说他行他就行。

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也成了不自量力者的代名词。

  •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严禁抄袭。更多历史好文请关注微信公号“九公读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