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秦宣总结十年经验)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秦宣总结十年经验)(1)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国有科技型企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金融发展、新发展格局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秦宣:总结十年经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表示,十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回应时代课题,着力探索和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十年,是我们党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十年。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伟大实践中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十年,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十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视程度之高、推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十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宣传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十年。哲学社会科学界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多卷本《谈治国理政》等著作,出版发表大量著作论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创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积极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人心。这十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十年。哲学社会科学界提交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推出一大批高质量成果,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明显提升。这十年,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取得进展的十年。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一系列解读中国之治、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新概念、新范畴,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处于加速形成过程之中。这十年,是中国之理对外传播、国际学术交流成效显著的十年。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摘编自《光明日报》

【周顺忠等:推动国有科技型企业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公安部研究员周顺忠、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伍爱群、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会长沈明达表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力、增强国有企业内部凝聚力、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根本保证。新时代10年,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新时代新征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国有科技型企业必须承担起的时代责任,也是永葆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保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关键是要把握好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关系,在融入上下功夫、在结合上花气力。一是将融合体现在治理结构上。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二是将融合体现在发展方式上。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三是将融合体现在人才管理上。坚持发挥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建设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摘编自《人民日报》

【齐骥: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骥指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坚守本根、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保障能力的稳步提升,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品质不断提升,文化产业与各领域融合逐渐深入,“文化 ”作用更加显著;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不断丰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提振了文化自信,提升了精神境界;一大批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广泛传播、走脑入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信心之源。总之,事实证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无从谈起,更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构筑起中国精神,传递了中国价值,展示了中国力量,也不断巩固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夯实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光明网

【何德旭: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认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振兴实体经济,必须处理好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其中,企业是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基点要放在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上。还需在建设普惠金融体系上切实发力,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其次,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此外,改革是我国金融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继续做好金融工作、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需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深化金融改革,尤其要在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最后,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既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也是中国金融发展的优势。

摘编自《经济日报》

【刘志彪: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

刘志彪表示,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中国基于内需的开放发展,一方面能让庞大的国内大市场具有“向内集聚资源”和“向外集聚资源”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凸显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确立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发展格局,跟中国与世界经济要进行再平衡的总体趋势和我国战略转变直接相关。因此,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是当今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要求和趋势决定的,是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方向转变决定的,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决定的,绝不是为了实施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是要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一方面是主要利用自己的市场和要素而不是依赖别人进行自主创新,形成现代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是要在开放中参与全球创新链的合作,在合作中实现高水平自主创新。而在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发展格局下,我们能不能把已经开放的大门继续开大,主要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外部环境和对内开放或国内改革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加大对内开放来有效地与国际规则进行对接。一方面,要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绝对优势、完整工业体系的比较优势以及制度等方面的政治优势,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拥抱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另一方面,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规则改革和对内开放,有效对接全球通行的先进规则。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秦宣总结十年经验)(2)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