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现存辈分比较高的(转贴京剧界中的)

京剧中的“八大老爷”

京剧中现存辈分比较高的(转贴京剧界中的)(1)

cxag

“老爷”指的就是关羽,京剧中的关公戏,又称为“老爷戏”,演关公戏最为著名的有“八大老爷”:

“真老爷”

京剧须生创始人程长庚(1811年11月22日-1880年01月24日),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市人。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程长庚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历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程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传闻程大老板演关公不用勾脸,酒后凝神运气脸即红润。剧目有《战长沙》《汉津口》《华容道》等。

京剧中现存辈分比较高的(转贴京剧界中的)(2)

“活老爷”

老三麻子,王鸿寿。据闻,他不仅丰富了红生剧目,自编改编了《走麦城》《古城会》多出剧目,而且改进了关公的舞台形象,创制了前有杏黄绒球、后缀寿字披风(后兜),两耳垂白飘带和黄丝穗的绿夫子巾代替了原来的包巾,又改揉红脸为勾重红色的脸。将过去的木板刀头画一条龙的黑杆青龙刀改为金杆金刀头镂空塑龙的新式青龙刀。并在舞台上闯出关公的特有亮相、马趟子、刀趟子的表演,为今天京剧舞台上的关公形象定了型。

“八旗老爷”

夏月润先生。它主要在上海演“关”戏,曾任上海伶界联合会会长,有很高威望。曾在演关公时该穿大靠,扎上八面靠旗,故有此称。

京剧中现存辈分比较高的(转贴京剧界中的)(3)

“泥塑老爷”程永龙先生。他身材较胖,台帘一打,他扮演的关公膀阔腰圆,使用的青龙刀刀头大、刀杆、刀纂的长度相等。从台下望去,气魄惊人。他夜读春秋的姿势,一手持书,一手捋髯。动中寓静,宛如关帝庙的关圣塑像,所以有此称谓。“海老爷”周信芳先生。曾得老三麻子指点,深得其神韵,眼神十足,因周先生是“海派”老牌,遂冠以“海”字。“武老爷”李洪春最常在北京演出的“关老爷”。曾拜老三麻子为师,甚有建树,在北方颇负盛名,因其关老爷偏武,故称“武老爷”。“小老爷”李万春先生(1911-1985),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艺术教育家。满族正黄旗人,原籍河北雄县道口村,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李永利是红遍江南、称绝一时的清末著名武花脸演员。李万春的妻子李砚秀是京剧旦角演员。李万春4岁随父母迁居上海。6岁上学读书,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佟家坞》、《阴阳鱼》、《田七郎》、《大力将军》等为其独有剧目。其成名甚早,称之“童伶奇才”,演关公时年轻,个小,深受观众喜爱,称“小老爷”。

京剧中现存辈分比较高的(转贴京剧界中的)(4)

“文老爷”林树森先生(1897年-1947年11月4日),京剧老生。艺名小益芳。江苏丹阳人,祖籍福建蒲田,生于上海,是南派京剧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祖父林连桂原是徽班演员,清同治年间由北京来沪,工文武老生。父亲林宝奎,工老生。舅父王益芳是清末上海京剧舞台上著名武净演员。林树森幼年丧父,由舅父王益芳收留,并加以严格的培养,为之打下了扎实的幼工基础。他七岁登台,艺名“小益芳”。十一岁去北京与梅兰芳、周信芳、贯大元等一起在“喜连成”搭班学艺。十五岁回到上海,先唱老生、武老生,拜徽京名宿诸寿卿为师后,又唱武生戏。林树森也曾与老三麻子同台,得其真传。所演关公的特色是没有强节奏感、明显停顿的亮相,像关公出场的戳刀亮相等全是稳稳一搁,点到而已。文而稳,“神”感极强,获“文老爷”之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