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万码头70万一条的石斑鱼(普陀记忆黄兴岛)

南万码头70万一条的石斑鱼(普陀记忆黄兴岛)(1)

这几天微信里有人发了条“舟山一海钓人员钓得9.2斤重石斑鱼”的重磅新闻,都说厉害了!说起石斑鱼,这不禁让我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东极黄兴岛钓、养石斑鱼的事儿来。

黄兴岛所在的中街山列岛是舟山渔场中心区域,那里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生长、索饵、繁殖的重要场所,是主要捕鱼作业区,也被称为“东海鱼仓”。黄兴岛盛产贻贝、海蜒、虾米、乌贼鲞和石斑鱼。石斑鱼,又叫海鸡鱼,繁殖生长在岩石洞隙水色澄清处,又称“石洞鱼”。而中街山海域海水清澈湛蓝,岛礁星罗棋布,水道纵横交错,海岸蜿蜒曲折,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如此数量众多的原生态岛礁及其生物资源为石斑鱼提供了理想生态环境,自然成就了东极石斑鱼的生活“乐园”。

那时候,攻淡菜是东极人的传统作业。1958年被省政府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个人”的攻“淡菜大王”凌金康,一日可攻上淡菜500公斤以上,特厉害,名扬舟山。黄兴岛渔民在家门口附近,随随便便就可以收获各种海产品,虎头鱼、淡菜、辣螺、芝麻螺、“触”(学名“藤壶”)、佛手(学名“龟足”)、毛娘(野生小贻贝,学名“麦偏顶蛤”)、沙鳗,大自然馈赠的海鲜就原汁原味地奉上饭桌。

那时,农业部1978年制订颁布的每年7至8月带鱼底拖网作业“休渔期”,还是一个十分朦胧的概念。东极作业形式多样,具有“门口海面好下网,岛边礁旁可捞鱼”的独特优势,一船多用,产量、效益都比较稳定,似乎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对东极渔民影响不大,但盛极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墨鱼汛已形不成了,渔获物里大黄鱼、带鱼越来越少成不争的事实。放眼整个普陀,占海水鱼类总产量六成以上的“舟山四大家鱼”——小黄鱼早在六十年代急速衰退;大黄鱼在1974年“一网打尽”6万吨后没了鱼汛;墨鱼因大小黄鱼捕捞力量转移被大量截堵,导致1978年至1980年三年爆大量后骤然衰落;独剩一条“独木难支”的带鱼,命运自然令人担忧。带鱼底拖网作业“休渔期”的出台就是为了防止带鱼覆灭。

在资源日益衰退下,“捕养结合,两条腿走路”渔业发展方针被推上前台。但养殖难度颇大,虽然普陀五十年代末在黄兴岛试养成功北方海带,但养海水鱼从未搞过。这海水鱼养殖既要考虑养殖海区的水质养分、温度、盐度、潮流、风浪,还得避开航道。可开弓没有回头箭,1979年始,县里积极开展浅海网箱养殖鱼类。同年5月,普陀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东极黄兴公社试钓、暂养石斑鱼,获得成功,当年产量6.5吨,其中5.2吨运销香港,由舟山地区外贸公司在黄兴岛设收购发运站统一组织外销。当时,石斑鱼这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很受港澳地区欢迎,被推选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80年代初,地区外贸公司在黄兴公社庙岙成立基地,专养石斑鱼,然后装运到香港市场。活石斑鱼由当地渔民钓获投售,一般立夏时节起钓,小暑至大暑(7月期间)为旺季,夏汛、后秋和冬汛采用放延绳钓和手钓。当时钓手一天可钓5公斤石斑鱼,多时10-15公斤,活的都卖给外贸公司,死的自己食用。配图就是摄于1980年东极黄兴岛石斑鱼养殖场景。黄兴岛也因此先后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为“外轮海上活石斑鱼出口交货锚地”“外轮海产品交货锚地港岛”。

石斑鱼出口量逐年递增,外销形势一片大好。1981年收购出口21.6吨,1986年攀升至27.1吨,1991年继续增加至29吨。在活海鲜类石斑鱼出口货源中,基本都由黄兴岛养殖基地提供。

黄兴岛周边水深一般40多米,涨潮时潮水流向多为自东向南,退潮时多为西北向东南,流速不急,潮汐均为半月潮。环岛礁矶林立,巨大海礁与岩石随处可见,各种海螺、佛手、淡菜等贝类资源丰富,为海湾内的石斑鱼、黑鲷、真鲷等可钓鱼种提供了食物来源,形成了环岛四面、天造地设的良好钓点,被广大海钓爱好者称为“矶钓的风水宝地”“东海鲷类的梦幻钓场”。2015年11月,黄兴岛所在的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16年12月,中街山列岛又有了个“普陀国家级海洋公园”称号。2017年6月15日起,中街山列岛海钓实行准入制,且不再免费!

本文由普陀区档案局提供

南万码头70万一条的石斑鱼(普陀记忆黄兴岛)(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