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

仅以此文缅怀在景德镇对陶瓷做出特别贡献者:段镇民

名人离开这个世界,会在一片感怀声中热闹退场,而一位和手艺打交道的人离开世界,不论他做了多大的贡献,却注定平凡,将名字深埋于土地。

2月21日,晚9点,年仅62岁的段镇民离世,我们内心万分悲痛。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1)

一年前,我曾在景德镇的采访中遇到段镇民老师,六十出头的他有着和诸多手艺人完全不同的格局和气度,带给我关于手艺的截然不同的思考。

但谁也不会想到,那一次采访分别后,就是永远。

当时,我还要为老先生写一篇故事,却因为忙耽搁了。如今重新提及,也希望自己不忘记。

采访的那一天,是一个阴天。那一周我接到采访任务去到景德镇拜访当地的一些知名的手艺人。

按照约定我来到了这个专为大师准备的产业园,这里所有的公司都是政府定向邀约,有很多当地的名家。其中,包含景德镇因为青花茶器名声在外的三家:春风祥玉(老贵和祥)、九段烧和小雅。

而我要见的就是九段烧的创始人:段镇民先生。

这里的场馆很大,不同于外面热闹的工作室,显得冷清。走进偌大的场馆,工作人员正在为到访的外宾介绍青花瓷。我们说明到访缘由后,她让我们稍等。

而在我们四处闲逛时,碰到了61岁的段镇民老师。他穿着舒适的中式麻布衣服,他很热情,并不因为我们年轻或者资历不足而显得冷淡,他的热情打破了我们在一片静谧的场馆里那种内心的局促。

工作人员在他的嘱咐下,带我们在展馆逛了一圈,给我们大致讲解一下九段青花的特色、几大品牌和大致的工艺。然后将我们带到他的会客室。

他没有讲述手艺,而是讲述一个品牌的建立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2)

他的会客室在展厅后面,蜿蜒着要走一些路。此刻,他正在给我们准备茶。他看起来十分愿意和年轻人交流,当时还有一位特意来的客户,也是主动离去,把时间交给我们。

泡完茶,他不急不躁地说起曾经的那段时光。

上世纪90年代,他是在景德镇工艺美术公司经营景德镇名家作品。1994年,已经是副总经理的他决定辞职下海。他放弃了熟悉的名人作品经营,而是从陶瓷经营转向陌生的陶瓷铸造……

和一般的手艺人不同,他更擅长于经营,思考。他拥有着企业家的魄力。在下海之际,他就知道审时度势。他以经营者的视角开始分析陶瓷市场。当时日本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而且拥有1.2亿多的人口,这成为他的目标市场。

但生意并不会找上门。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3)

当时,他虽不懂日文,但他知道去哪找客源。他打听到日本人都住在景德镇一个三星级的合资宾馆,于是,他就去找总台,找服务生了解情况。他了解了当时日本人也在寻找好的瓷器,相比于现代瓷器,他们更偏爱明代和元青花。

恰巧,一名祖籍在日本的朝鲜商人来到景德镇寻找合作伙伴,面对众多竞争对手,段镇民以物美价廉的方式吸引了这名外商(因为当时一些商家会用杀猪货来杀外商,价格可能翻十倍)。但外商却提出要来他的工厂考察,可他的作坊还在酝酿当中,没想到他却凭「借来」的窑口赢得了第一笔海外订单(价值大约十几万美金)。

可见他的胆量和魄力。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4)

3年合作经历,他积累了原始资金,并开始独自经营。由于段窑生产的陶瓷质量上乘且价格合理,在日本市场赢得了较高声誉。1996年,每年来景德镇超过12次以上的韩国陶瓷商,赞誉段窑烧制的陶瓷可评九段。从此,段窑改名九段烧。

采访顺利进行,但说到前半段时,我内心其实有点失望。因为他没有和一个手艺人一样煽情地讲自己和这门技艺的情感,而是讲述了一个品牌的建立。

有了品牌和产业后,才会有更大的可能性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5)

但我想错了,品牌只是一个起步。2004年景德镇第一届瓷博会,他拉着三宝村的创始人陶艺家李见深一起做起了义工,停工投入所有精力来策划国内外的交流。

他说,这是他一生的荣誉。也是瓷博会那一年,他觉得景德镇不能永远是仿古,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于是,在04年他就要填补市场补缺,他是第一个尝试用陶瓷做首饰的人。比后来很多年轻人尝试的都早。

他不仅尝试了首饰的各种形态,还建立了设计团队和销售团队。找来陶瓷学院的学生,来做首饰的分销,用来测试市场反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把推销的大部分利润给到中端,这种推广一下子把他的首饰卖火了。

于是,他把陶瓷首饰成功推入市场,带到瓷博会。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6)

但在事业的顶峰时期,他却在前往杭州途中因“爱莎”台风,不幸遭遇车祸,右腿粉碎性骨折,脸部缝了96针。两年修养的时间,让他好不容易建立的工厂和团队都解散了。一切清零,重新开始。

这个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先生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还是老规矩,先是市场分析,当时08年茶叶市场发展得很好,因此带动了茶器。于是,他搜索茶器,在2万多张图片中瓷器照片里开始删除大量同类,希望找到市场的空缺。

当时,茶具上画人物的少之又少,宋元以降,中国画界以山水为上,花鸟次之,人物为下,这种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景德镇的工匠。他决意反其道而行之,在茶器方寸之地惊喜描摹人物,然后还是专注精品青花瓷,将工艺做到极致。

2009年,九段一组十八罗汉杯在网络上爆红。他的创业又成功了,但他的步伐却没有停止。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7)

他自学陶瓷工艺学,和工厂的配釉师一起研究青料,调配出各种不同的蓝,每一种青料的重现都彰显着每个朝代的变化、进步。

翠毛蓝呈现出了一种神奇的、接近于中国画中墨色在宣纸上渲染的效果;翠毛蓝的呈色剂是选用上等的云南珠明料,经过仔细筛选、淘炼得出。一般珠明料的发色都可以稳定呈现出宝石蓝的颜色。

虽都是青花,但门道却是越摸越深。包括虽沿用传统画面,但他却在造型上创新,他设计了多款符合现代人使用的杯形。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8)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原研哉在写《设计中的设计》一书时,来到了景德镇,更在九段烧待了大半天。在他选择纳入《设计中的设计》的6个杯型中,有5个就来自于九段烧,除1款沿用了乾隆造型外,其他4款均是九段烧自创造型。

我的梦想不是成功,是建立智能化陶瓷工厂

在他这个年纪的人,很多专注的手艺的已经功成名就,坐在大师的位置,专注在教授和创作。但他却是一个随时保持年轻和学习态度的人。

我从没想过,“我要建立一个智能化陶瓷工厂”,这样的话会是一个六十多岁老先生的心愿。当他是说出这番话时,我才明白他虽不是一个手艺人,但却是能撬动这个行业进步的人。

为了寻找画师,他们深入到全国最好的国画专业院校,以兴趣为最大的要求,专业培养画师;

为了让游客能了解陶瓷,在他的园区里他放了各式各样的窑,包括最先进的微波窑,3个小时就能完成烧制的工作;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9)

他和著名餐饮集团共同推出陶艺体验餐厅:九段本因。这家餐厅融合了展厅、书吧、餐厅和陶艺体验区,他将自己家乡的马头墙设计在餐具上,清新的盘子混搭赣菜的辣,有一种平衡感;

他在淘溪川开设陶瓷3D打印中心;

他甚至还在德国开设陶瓷生活馆,把中国的茶具和食物还一并带到了国外……

景德镇陶瓷的十大名窑 当代景德镇三大名窑之(10)

他好像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告诉我,自己只负责想,不在意赚钱多少,所以这些项目都交给专业团队负责。只是,要做出来。要把景德镇的陶瓷推出去,这样就够了。

在采访结束后,我才发现他的心很大,想要做的事很多。他每天接待很多的宾客,媒体,不厌其烦地将这些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

他坚持要带我们去餐厅吃饭。我开车,他坐在副驾驶。他还幽默地说一句:“难得坐坐女孩子开的车。”

一直到饭吃完后,他才离去,听说,还有一波客人。临走前,他还把景德镇专门写手艺的一本书交给我们。这本书并不是介绍九段烧的,而是介绍瓷都的发展和在瓷都的年轻人。他希望外界能够了解。

那时候在中国匠人大会之前,我们约定有时间让段老师一定要来现场,他答应好。几天前,在朋友圈忽然看到老师离世的消息,内心感慨。人生中很多分别的时刻都是毫无准备的。他的故事虽不讲情怀,却充满情怀。

他把名字都留给了景德镇,把创新留在了这片土地。这或许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