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密山老航校心得体会 难忘二航校的大红墙
说起青岛的网红打卡地,位于鱼山路与大学路转角的这一圈红墙已成为青岛最为经典的一段网红墙。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就红起来的,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或游客围在那处外墙周边拍照,这里俨然已成为青岛网红第一打卡地。
而在不少老青岛,尤其是老沧口的心中,同样有一道大红墙让人难以忘怀。不知还有多少人还会记得沧口二航校外的大红墙,那是一处非常普通,却也称得上是承载了无数人美好记忆的城市印迹。
过了胜利桥就到了二航校了,在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四流中路上这所著名的海军院校。
1950年11月1日,"海军航空学校"在青岛沧口机场成立,是海军航空兵的摇篮。1952年6月,以该校第一期空、地勤毕业学员为基础,组建海军航空兵第一师第一团,孕育了海军航空兵这一军兵种的诞生。
1952年8月,海军航空学校分为两个航校,“一航校”迁至潍坊(原海军航空兵学院前身)专职飞行员培养;“二航校”留在青岛沧口专职培训地勤保障人员。1970年,“二航校”迁往山西太原,1974年迁回青岛;1992年并入海军航空工程学院,2020年成为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二航校分南北两块,南面是沧口飞机场,北面是学校校园二航校,中间是四流中路隔开。
虽然它曾多次易名,但无论怎样改变,“二航校”的名称已经深深印在了青岛人民的心中。
有些读者以为二航校大红墙是日本人所建,经一些老沧口回忆,这堵墙其实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的。在这之前,从华新纱厂(原青岛国棉九厂)大门口到胜利桥(那时还没建胜利桥,车辆要走下面的漫水桥通过)绕道四流中支路通行。
后来有群众反映交通不便,往来都要绕行航校西墙。六十年代初期,为了让路于民,方便群众,开了一条通道,将沧口飞机场与二航校两边分开,就是现在的四流中路沧口飞机场一段,车辆行人才可以直行。如今的太原路,是国棉九厂老宿舍南边的一条旧马路,周边的人们小时候都是从这条路,过铁路去洗海澡、钓鱼、挖蛤蜊。二航校被分成东西两院前这是条主要道路,是四流中路的一部分,也叫过四流中支路。没建胶州湾高速之前没有太原路,只有四流中支路,太原路是原四流中支路的一段延伸到环胶州湾高速的。
分开后的二航校外是一段长长的红砖墙,时间久了,我们都一直称呼它为“大红墙”,或是“沧口大红墙”,它曾经就是老沧口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几十年来,默默的注视着城市的变迁。也是无数老沧口记忆深处的一段美好过往。
粉刷后的红墙,以及墙外这条小道,走过了多少春夏秋冬,留下了无数陈年往事。二航校大红墙给人一种坚实厚重的感觉,每逢夏季时,密密的树荫守护下的红墙更是让记忆满满。
在公众号之前编发二航校以及老沧口记忆图文中,也收到了许多热心读者的回忆留言。
二航校大红墙以前没这么高,顶上是后来加上的,文革时爬墙进去看过电影。
一段十分美好的记忆!79年底来到二航校,开启了人生中梦寐以求的从军之路,对那里的红墙、梧桐、道路、桥梁以及机场边的河沟有太多太深的记忆。如今变了,下次重游不知还会有多少景物还能让我认得?!
生在九厂住在九厂,一直到拆迁40多年了,满满的回忆,紧靠四流中路二航校墙外与九厂宿舍相隔一条马路,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小土山,是老人们晨练的地方,压压腿打太极,晚上是人们聚集跳舞的所在,很有人气。
大红墙是二航校的标志,记得小时候每个夏天的晚上我们全家都要到上乘凉,小土坡不知还在不在。童年的回忆,满满的温馨啊。
七十年代在二航校学习时经常从大红墙外边走向市区,一个时代的记忆。
这堵红墙留下了我无数的回忆。七八十年代我是二航校的一个小兵,那个时候我们为了走捷径,经常从这堵红墙爬进爬出。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这堵留着我青春记忆红墙没有了,我的心里酸酸的。
78年底从沧口火车站下车来到二航校,一年的时间,常常带着区队的战友从侧门经那一面红墙,再从大门进入校园,在学校对面机场机务队实习,红墙、四流中路、老马路边堆放的烟叶、仓口机场起降的超黄蜂、难忘的航校一年学习生活,40多年难以抹去的记忆。
珍贵的照片,美丽的回忆……看见了二航校的大红墙,就回忆起当年我妈,带着我到二航校去玩,见见因工作很忙,很少回家的爸爸。我们都是在大红墙外的人行道步入二航校。只要我们从远处,看见了大红墙,我就知道了快见上爸爸了。心里特高兴,妈妈的眼光里也是闪烁着幸福的光芒。温暖心扉!现在,知道,大红墙拆了,我这远方的游子,以后回青岛,重温这段历史时,就感到说不清的惆怅。心里缺点什么。
二航校的大红墙又勾起了我的少年时代的回忆,二航校的马路对面是沧口飞机场,原先从胜利桥到国棉九厂这段路必经这段红墙,我十九岁刚就业时会天天路过那段路,难以忘怀,红墙带有沧桑的感觉,有温馨感,拆除改建铁围栏,有通透感,也许是上峰的要求,但有些可惜,青岛所有的旧建筑改建都要有一份爱心,尊重历史,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给大众留下一些心中美好的东西才好。
作为在那段红墙内服役十个年头二航校(那时正式名称为海军第一航空机务学校)的一员,早已将青岛视为第二故乡。感谢“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及其编辑,能把这段红墙作为一个话题。红墙的照片,立刻让本人犹如行走其下,十分亲切。
2015年11月,大红墙被拆除,改成了新式的栅栏墙,一道老青岛的特殊景观就此消失。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关于大红墙的消逝,其实也是一种必然,只是时间的问题。不过对于那些对大红墙有着特殊情感记忆的人来说,总是一种带来伤感的事情。读者留言说法也是不一:有海军航空大学建设的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意见;还有一种说法较为合理一些,因为墙内航校地势高,下大雨水冲刷红墙,有一年暴雨把红墙冲塌了,幸好墙外无人,从那以后就开始换成现在排水方便的栅栏墙了......
二航校大红墙就此消失,一段几无特色、长长的栅栏墙亮相街头。
曾经的二航校大门
连带着消失的还有二航校的老大门,毗邻四流中路的二航校大门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所建,古朴庄重,年代感丰富,门柱上还镶有花园单位的牌子。
曾经的二航校大门,以及连接着的一小段红墙。
曾经的二航校大门
曾经的二航校,如今已成为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一道算不得历史、称不上美观的墙体,几十年来却已成为一处地理坐标、一段历史记忆,或许再过去数年,它的记忆会逐渐淡去,但作为老沧口,以及那些常年往来于四流中路的人们来说,那就是一个难以忘却的城市记忆。
难忘二航校外的大红墙,记忆深处的一抹阳光......
本组照片感谢岛城文史与摄影爱好者华龙先生提供,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