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最出名的诗 拔剑起蒿莱陈子昂的高滔一生

作者:雷文超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每提起陈子昂,我脑海中总是第一时间想起这首豪气迸发的《感遇》,和诗中那个拔剑而起、立志报国的英雄志士。而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陈子昂的人生,也正是这般的姿态,震撼人心,拔剑而来。

陈子昂出身名门,自幼“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正如很多传奇故事所讲的一样,少年意气的陈子昂,虽然腰悬三尺之剑,却不明白剑该为何而拔,何时而拔。他需要一个时机去醒悟,让他走向正确的道路。

陈子昂最出名的诗 拔剑起蒿莱陈子昂的高滔一生(1)

直到十八岁那年,陈子昂在一次意外伤人后,弃武从文。这是他人生意义上,第一次真正的拔剑,他斩断的,是过去那个任侠义气的自我。

“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苦读钻研,诸子百家。此时的陈子昂意气风发,他自认胸中丘壑万千,必能一鸣惊人。怀着家人的殷切期望,他来到了长安赴考。但接连两年,他都名落孙山。

怀才不遇,屡试不弟。有人因此而愤懑不堪,有人因此而沉沦下僚。但他不一样,他是陈子昂,他要拔剑,英勇地斩向不公,斩向命运,他还年轻,他是这样的锐意,只要他想,他随时能把命运斩成两半。

陈子昂最出名的诗 拔剑起蒿莱陈子昂的高滔一生(2)

第二次落榜后,恰逢有人在街上售卖一把名贵的胡琴,众人围观,却没有一个人感于出价。陈子昂快步而上,化费千缗将其买下。第二天在宴会上,他高声说道:“我陈子昂文章百篇,籍籍无名。你们却在这里争相观望一件乐器,真是讽刺!”说罢,他将这把琴砸了个稀烂,将文章分发给在场众人。

这次拔剑,他破开的,是人们狭隘的眼界和科举的桎梏。随后,陈子昂名声大燥,誉满长安。但在陈子昂自己心中,这样的成名方式,却并非他想要的,在享受着名气所带来的光环之时,他的内心,只怕仍有一些失落。

两年后,唐高宗病逝,武则天执掌大权。她一掌权,便议迁高宗皇帝的梓宫归葬乾陵,此时的武后大权在握,如日中天。群臣莫不歌功颂德,随声附和。只有陈子昂,虽然地位卑微,但能拔剑而起,耿介直言,果断上书谏阻。武后看到他的文章后,爱惜他的才华,授予了他一个秘书省正字的小官。

这两次拔剑而起,给陈子昂的人生带来了转机和坦途,但却也让他那率真耿介的个性更加激烈,胸中的治世之志越来越浓,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了种子。

在秘书省的两年中,陈子昂过得颇为沉寂,他在等,等一个机会,可以建功立业,可以名垂千古。而在垂拱二年,他等来了。

这一年,二十七岁的陈子昂扔掉了安逸的正字官职,跟随乔知之北征突厥。然而,这次的军旅生涯却颇不如意,乔知之对于身体孱弱的陈子昂不屑一顾,而战事也并不顺利。这年七月,陈子昂在失望之下,独自回到了长安,他回想起日益严峻边防形势,异族的不断崛起,向武则天上书《为乔补阕论突厥表》,直言边疆“至将不选,士卒不练。”“匈奴不灭,中国未可安卧!”

陈子昂最出名的诗 拔剑起蒿莱陈子昂的高滔一生(3)

而同时,想起自己的一腔壮志,满腹滔略却报国无门,他写下了这首《感遇》,附在了《为乔补阕论突厥表》之后。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对于陈子昂来说,他的剑属于他的身体,他的身体就是他的剑。“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这是划破黑夜的剑影寒光,这是响彻寰宇的高亢剑声。拔剑,拔剑而起,可这出鞘的长剑,却只能空束高阁,眼看着“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

他言辞恳切的《为乔补阕论突厥表》并未得到武则天的重视,虽然常召陈子昂讨论朝政,但在武则天的心中,她需要的,或许仅仅是个能够聊天的文人。随后,陈子昂被授予了个正八品的右拾遗。

虽然右拾遗仅仅是个八品的小官,但却能常常见到这时已经是皇帝的武则天,这在很多人眼里,是个梦寐以求的美差,若能讨得武后欢心,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但在陈子昂心中,他的志向,怎是一个庭内小官,就能囊括的?在担任右拾遗期间,他仍屡次直言进谏,干犯天颜,不仅逐渐被武则天所厌烦,更得罪了满朝的勋贵大臣,饱受压迫和排挤,甚至还因为谋逆株连,被关进大牢。

在这数年中,陈子昂一次次拔剑而起,一次次慷慨而来,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冷水浇头。现实和无情和朝野上下的昏聩,一次又一次地摧残着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内心,曾经建功立业,纵横疆场的志向不断的消磨,他开始收敛自己的锋芒,虚度人生。

人如剑,岁月也如剑。不知不觉中,时间就到了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人李尽忠在边疆叛乱,朝廷发兵征讨。此时的陈子昂已经三十八岁,距离上次随军出征,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一年。人到中年,渐渐被无力和庸俗所包裹,那曾经锐意进取的青年豪气,已经离自己过分地遥远。

他不再年轻,眼里的光芒也逐渐收敛,但心中的烽烟和热血,却怎么也无法冷却。

拔剑,再度拔剑!陈子昂脱下了那穿了多年的青衫,在满怀憧憬之中,再度跟随大军出征。

然而,无论你走到哪里,这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一样的相似。官场如此,战场也如此。

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武攸宜对于兵家之事毫无常识可言,在他的轻率冒进之下,前军王孝杰以下全军覆没,人心惶惶。在危难之际,陈子昂主动请缨出战,请求率军击敌。

然而,面对拳拳之心的陈子昂,鼠目寸光的武攸宜却报以嘲笑和轻慢。在武攸宜的轻慢之下,陈子昂忍无可忍,出言讽刺。恼羞成怒的武攸宜大怒,将陈子昂贬为军曹。

堂堂男儿,身处战场前线,却被小人桎梏,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在这极尽悲愤中,陈子昂心灰意冷,他提笔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最出名的诗 拔剑起蒿莱陈子昂的高滔一生(4)

在这燕赵古地,他想起的,是曾礼贤下士的燕昭王,在他的英明统率下,乐毅、屈庸、邹衍从各国而来,从而铸就了连破齐国七十余城的伟业。

但时间流转,如今,哪里有这样的明主,让自己一展抱负呢?要恨,也只能恨这命运,恨自己生不逢时!天地苍茫,只有自己孤独地在这里悲声长啸,不由得怆然涕下。

他的心冷了,他的手也倦了,他一生锋芒,却一生窘塞。

在这一腔悲愤中,陈子昂最后一次拔剑,他想要斩断的,是自己的一片赤诚、一腔热血,拳拳报国之志。他曾经为其倾注所有,日思夜寐,现在,却要忍痛将其斩断。大军回朝之后,陈子昂以父亲年老为名,辞官回乡。

但让陈子昂没有想到的是,他斩得断自己那匡扶天地的壮志雄心,却斩不断命运之手对他的拨弄,更斩不断这罗网一般的朝廷和险恶人心。

虽然陈子昂已经离开朝堂,但他的耿介、他的刚直,他那如同利剑出鞘一般的锋芒和姿态,却让那些被他得罪过的权贵们如鲠在喉,难以忘怀。而同时,他的才华却又是那么的耀眼,耀眼地让他们心生妒忌。

于是,在武三思的指使下,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将其下狱。此时的陈子昂,已经挥剑斩断了自己的志向,抛却了自己的锋芒。而父亲的死去,更让他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面对段简的诬陷和迫害,他选择了隐忍和退让:人生的苦难和沉重,压住了他,压得他再也无力拔剑,去直面这险恶和不公。然而,二十万钱并没有满足贪得无厌的段简,更不可能让武三思、武攸宜之流满意。

数月之后,在段简的一次又一次迫害中,陈子昂屈死狱中,时年四十二岁。

“国朝文章盛,子昂始高滔。”这是关于他拔剑而起的一生,最贴切的写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