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上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
文&图/安益阳
◐
大学——造梦工厂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个90%论:大学里面所学的专业90%是没用的,大学所谈的恋爱90%是不能成的,大学所交的朋友90%是靠得住的。
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叛逆的令老师头疼的学生,作为一个在大学本科四年、研究生期间除了学习什么都干的学生,以我和我周围朋友、老师们的亲身经历来看:
我们每一个专业的学习阶段都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基础;我周围有一半以上的朋友,他们的婚姻都起始于大学期间的恋爱;我交往的朋友们大多来自除了学校以外的社会各个领域。
当然,或许我说的只是我个人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我认为当我们抱着“大学能带给我们什么”这样的想法来这里学习是非常可笑和幼稚的。
因为你完全可以花费不长的时间自学两本专业书,也完全可以在毕业以后就找到一个脱离了爱情和浪漫主义的长期饭票,甚至你可以马上走入社会去和各种人进行不同的交易。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只能捧着一张毕业证永远停留在一个所谓的“稳定区”和“舒适区”。
大学,不是一个学历证书打印店,我们的大学,是创造梦想的地方,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丛林,它能让我们变成不一样的人。
两个月前,美国美华艺术学会会长和张敬国学基金负责人林中明先生曾经问我:你觉得你的大学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想了一会儿,回答他说:“我的大学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造梦工厂,它不断地激发我的潜力,使我在各种环境中爆发出最强的创造力。
大学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导师,它教会我最多的,就是让我学会如何更理性地规划我的人生,更勇敢地直视我的人生和更努力地追寻人生的意义。
大学还是我的完美情人,我崇拜我进入的大学,它在我心中有非凡的意义,在最美好的青春之际遇到我的大学,带给我无数的成就感、尊严和快乐。”
从成为一个像乔治华兹华斯那样的浪漫主义诗人的理想到逐渐意识到像普利策新闻人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跨越两座唐宋古城的版图,穿过两所百年大学的桥梁,克服了一个单纯文艺青年的平面惯性思维。
我终于鼓足勇气站在这里,站在这个范文澜、冯友兰、萧一山先生曾经栽育桃李的校园,站在这个历经磨难劫数依然风华不改的校园,准备好拥抱一个新的世界,也准备好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
当我读到新闻与传播学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院训,这短短的十字箴言带给我的思想冲击远非一时半刻的心潮澎湃,它使我想起了自己在16岁刚刚进入大学校门时写下的诗句:铁肩道义撷志勇,愤慨殊途填胸膺。千秋恩遇待河山,旷代英风独峥嵘。
其实,在进入河大校门之前,我心中无数次回放以前壮志凌云的理想,但此时此刻,我心中所想唯有一句话:不说假话,不放弃美好,做善良的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老师对我说过的,永远不要放弃写作,上天与你的天赋,一半靠灵感,一半靠努力。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挚友曾写给我的,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整整一个暑假,我都在思考我该如何融入一个新的团体,因为每个人最终都要奔向社会的洋流,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如何在变的绝对中保持一份相对的不变,如何在一个新环境下,与另一个个体迅速建立感情和人际的连接,那么我想我们的大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模拟训练场。
大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增长知识,还包括筑造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大学是让各种背景、各种信仰、各种民族的人,能到此自由开放地学习和探讨想法的地方。
学校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并非是一个简单传授专业课程的地方,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这个定位包括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价值,一个是意义。
前者是对人生经营成本的衡量和计算,后者是对人生更高一层的追求,也就是超越自我的实现。
我想到可汗学院的创办人萨尔可汗,他从比尔盖茨等人那里筹集了几百万美元,使他的网站可以得到免费提供2600多个视频课程,内容从微积分到世界通史无所不包,迄今为止,这些课程的点击率已经将近一亿。
未来的几年,我相信最终会有一个免费的、包罗万象的课程库出现在互联网的云端,对所有人开放。每一个可以想到的主题都会有一个课程,而且会不断地改进。
与萨尔可汗一样,现在,我们周围的老师和学生也在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为此不断努力,我们运用新媒体的资源和平台,通过公益性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样的便利。
我们通过互联网和电视媒体的传播,让不同的文化走进大众的生活,这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是是未来的新闻人和传播学者,我们身上承担着为不同群体发声、记录真实甚至重塑社会道德生态圈的使命。
所以我们更应该勇敢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克服逆境,抓住机遇,遵从内心的声音,找到合理的人生定位,为自己赢得尊严感和幸福感。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我们一生的印记,这里是一片学术自由的净土,也是一片值得我们耕耘的热土,我们是如此的幸福和幸运,能够在这里学习和成长。
我们像千千万万的雨滴那样,汇入大学的这条长河,而河流,终究会流向世界的汪洋,因此我们将带着无限的希望,奔向远方,走向未来,勇敢地拥抱一个崭新的世界。
*作者︱安益阳:96后女作家,诗人,编剧,博士研究生在读。「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