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

监制导演,究竟谁才是一部电影作品的拍摄主导?

照理说,一部电影的拍摄走向,应该是由导演一手把控。但事无绝对,当一位监制的态度过于鲜明时,导演反而会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手足无措。

在港片大银幕上,程小东虽然以导演身份,拍摄了《倩女幽魂》、《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但面对徐克这个态度鲜明的监制,这些电影也都被打上了“徐克作品”的鲜明烙印。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

无独有偶,以导演身份拍摄了《非常突然》、《暗花》的游达志,最终也没能走出监制杜琪峰的浓烈个人风格。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2)

这种监制想法凌驾于导演之上的电影作品,并非只是港片大银幕上的特例。

内地大银幕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作品。

2002年,由姜文监制、陆川导演的《寻枪》,就是这么一部作品。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3)

壹:

1998年,陆川从“北影”毕业,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电影导演之路。

可是,这位新人导演的发展之路并不顺利。从1998年到2001年之间,陆川没有接到过任何拍摄片约。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让此时的陆川倍感挫败。也正是在此时,一部名为《寻枪记》的小说,击中了陆川的内心。

于是,陆川以一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寻枪记》的版权,并试图将其改编成剧本、搬上电影大银幕,以此来找回自己“丢失的枪”。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4)

这部名为《寻枪记》的小说,在故事主题的表现之上,对黑泽明的电影《野良犬》进行了不少借鉴。

1949年,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推出了悬疑警匪片《野良犬》。该片通过一名警员“丢枪”、“寻枪”的过程,展现了二战之后日本的社会弊端、民生百态。

电影的故事是在寻找“枪”,但电影的主题却是在寻找“自信”与“自强”。

黑泽明希望通过电影镜头,唤起日本民众的“自信心”,让战败后的日本快速实现“崛起”、“自强”。

超高的制作水准,让《野良犬》成为了一部影史经典。而这种“借物咏志”的“寻枪故事”,也成为了一个极其经典的“电影母题”。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5)

90年代末,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国策,中国的市场经济迎来了发展高峰。

而在这股经济热潮的推动之下,此时的中国,也展露出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1999年,广西作家凡一平,套用了《野良犬》里“寻枪”的母题,创作了小说作品《寻枪记》。

和《野良犬》一样,这部《寻枪记》也通过一个“警察找枪”的故事,对大量的社会不良现象进行了揭露,并希望以此激励读者大众,抵住物质诱惑,找回自我。

《寻枪记》的小说故事,击中了陆川的内心,而陆川根据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剧本《寻枪》,又深深地触动了姜文。

2000年之后的姜文,电影之路也不顺利。因为“违规参与海外电影竞赛”,姜文遭到了处罚——“五年之内不得以导演身份拍摄电影作品”。

看到《寻枪》的剧本,姜文十分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姜、陆二人,决定联手将《寻枪》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一同找回彼此“丢失的枪”。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6)

有了姜文这个“监制”的加入,《寻枪》顺利找来了投资。然而,也正是因为姜文的加入,《寻枪》的故事多出了不少“姜文电影”的味道。

浓烈的个人风格,晦涩的臆想镜头,陆川、姜文肆意宣泄的内心情感,让这部《寻枪》受到了不少影迷的热议。

接下来,笔者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大家聊一聊这部《寻枪》的故事。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7)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8)

贰:‍

关于这部《寻枪》的故事,不少人都认为是主人公“马山”自己把“枪”藏了起来,之后在“干掉周晓刚”时发生意外,“错杀”了李小萌。

为了摆脱内心的愧疚,故事的最后马山“饮弹自杀”。

对于这一故事观点,笔者并不赞同。

陆川在《陆川:我的寻枪记》里曾有这样一段言论。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9)

由此可见,姜文、陆川都想在《寻枪》里表现一个“用生命去找寻”的故事。

如果电影真的是“马山”自己把“枪”藏了起来,之后造就了一场“枪击案”,最终“饮弹自尽”。那么电影的故事就更像是“自我的内心救赎”,而非是对“用生命去找寻”的表达。

不少影迷认为“丢枪”是马山的监守自盗,原因有两点,一是马山那句“枪不是丢,是不见了”,二是片中的臆想人物“刘结巴”。

然而,笔者认为,这两方面的剧情,其实另有所指。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0)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1)

首先,关于这句“不是丢,是不见了”。笔者认为这句台词更像是姜文的一种宣泄、自嘲。

如果说,无戏可拍的陆川是“丢了枪”,那么受到处罚的姜文,更像是被“没收了枪”。

姜文的“枪”并没有丢,只是不见了(被没收了)

至于说“刘结巴”这个角色,有部分影迷认为,这个人就是“马山”,是“马山”臆想出来的人物。

笔者也赞同“刘结巴”是臆想人物的观点,但这个“刘结巴”并非是“马山”自己,而是马山对凶手形象的臆想。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2)

叁:‍

在笔者的眼中,《寻枪》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小镇“警察”马山,在妹妹的婚礼上喝醉,之后弄丢了自己的“枪”。“丢了枪”之后,马山也慌了神,他原本想向所长坦白,可惜所长不在。

所长不在,让马山的心中产生了一丝“侥幸”。他决定在所长回来之前,找回“配枪”。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3)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4)

为了找回“配枪”,马山开始对婚礼上的宾客们,进行询问、调查。

在调查期间,马山的脑海中,开始对“凶手的形象”进行臆想。马山认为,凶手可能是一个善于伪装的人,他可能表面是一个结巴,但其实并不是结巴。

随着马山的臆想,刘结巴的形象,也开始出现在电影镜头之中。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5)

经过了一下午的调查,马山一无所获。而此时,所长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好消息,马山获得了“个人先进奖”。

在“奖杯荣誉”与“丢枪过失”的双重压力之下,马山向所长交代了实情。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6)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7)

说出了实情之后,马山虽然遭到了上级领导的批评,但是他的精神状态,却得到了释放、缓和。

承认错误之后,马山继续对“枪”的下落进行调查,他将目光集中在了周晓刚的身上。

然而在调查中,马山只发现了周晓刚“制造假酒”的证据,并没有发现“枪”的线索。

夜里,马山骑着摩托车回家。路上,又累又困的马山做了一个梦,梦里他抓住了一个小偷,还从小偷手里缴获了一把“枪”,可惜“枪是假的”。

梦醒之后,马山按照梦中的灵感,买了一把“假枪”。虽然这把“枪”是假的,但这个假货却给马山的内心带来了一丝慰藉,马山的精神状态也进一步变得缓和。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8)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19)

小镇上发生了一起“枪击案”,涉案“枪支”正是马山丢失的那一把。案发后的种种线索,都指向马山,而所长也将马山当做嫌疑人,关了起来。

不过,案件的目击证人周晓刚,证明了马山的清白,马山也因此被释放。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20)

根据线索,马山认为案件与周晓刚关系极大。为了抓住凶手,找回丢失的“枪”,马山决定从周晓刚的身上下手。

电影的最后,马山穿着周晓刚的衣服,诱捕凶手。而凶手正是之前马山臆想的人物“刘结巴”。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21)

肆:

电影和电视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电视剧注重故事的呈现,而电影注重情感的表达。

在这部《寻枪》里,姜文、陆川就站在马山的角度,通过情绪的起伏变化,对电影进行内容表达。

一开始,丢了枪的马山神情紧张,而电影的镜头也摇晃剧烈,镜头之外还伴随着急促的呼吸声。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22)

随着马山向所长坦白了问题,马山的情绪开始变得缓和,电影的镜头也开始变得稳定。

之后,马山从梦里得到灵感,弄了一把“假枪”防身,他的情绪也进一步稳定。

当凶案发生后,周晓刚、结巴刘、马山的老婆,这些角色出场后,都变得紧张了起来,然而马山的情绪却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电影的最后,马山终于抓住了凶手,找回了自己的“配枪”。虽然他中了两枪、丧命,但是他的灵魂,却神情喜悦、开怀大笑。

这大概就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喜悦”吧。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23)

许多观众都在纠结“刘结巴”这个臆想角色,都在纠结“杀死李小萌”的真凶究竟是谁。

有人认为“刘结巴”就是马山,也有人认为真凶其实是马山的老婆。

然而,在笔者的观点里,“刘结巴”来自于马山对凶手的臆想,他就是凶手的一个代号。

电影的最后,马山去诱捕凶手,这个凶手可以是参加婚礼的任何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不存在的、臆想出来的“刘结巴”。

真凶是谁,对于马山来说并不重要;抓住真凶、找回“配枪”,对于马山才比较重要。

在找寻的过程中,主人公“马山”层层变化的情感,才是这部《寻枪》的重点。至于说谁是凶手?凶手如何犯案?凶手的动机是什么?这些都不是电影表达的重点,所以找一个“刘结巴”这样的符号人物,一笔带过就好了。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24)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凡一平的小说《寻枪记》,这部《寻枪》在故事剧情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

在原著小说的故事里,案件的真凶其实是那个“老树精”,马山的“枪”丢了之后,并没有成为“案件”的凶器,马山最后也没有中枪。

但是在电影版的故事里,马山的“枪”成为了凶器,最后马山为了抓捕凶手,还中了两枪。

有意思的是,在《野良犬》的结局里,男主角“村上”为了抓捕凶手,也中了两枪。《寻枪》里的故事结局,明显有几分致敬的味道。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25)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26)

当然,以上对于《寻枪》故事的解读,仅仅是笔者的一些个人观点。相信在不同的观众眼中,《寻枪》应该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理解。

2000年之后的华语大银幕上,不少导演都对“寻枪”的母题进行了创作尝试。

2002年的陆川、姜文,合作了这部《寻枪》。而2003年的杜琪峰,也拍摄了一个“寻枪的故事”——《PTU》。

在《寻枪》里,姜文、陆川渴望表达“用生命去寻找”的主题。而在《PTU》里,杜琪峰却渴望寻找曾经辉煌的“港片灵魂”。

姜文终于解开了我多年的疑惑(事业受挫的姜文)(27)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