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

成都可能要“瘦身”!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

文件中重点指出:要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1)

毫无疑问,常住人口2094万、占地14335平方公里的成都,绝对是“超级大城”。

《纲要》的出炉,也就意味着成都的城市规模或将迎来“瘦身”!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之前提到的撤县设区、城市发展集群要就此打住?瘦身又要怎么瘦呢?会影响到本来已经撤县设区的区域吗?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就要先搞懂为什么超特大城市为什么要扩张?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2)

现在全国一共有7个超大城市和14个特大城市。

其中只有上海、重庆、北京和成都四个城市的人口突破了2000万。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3)

发现没有,其他三个城市都是直辖市,只有成都作为省会城市上榜超大城市。

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一点呢?

北京:我国首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有其特殊意义;

上海:沿海第一城,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被无数年轻人向往;

重庆:老革命根据地,具有典型的历史意义和战略地位。

成都又凭什么?

这就不得不谈到成都的地理位置。

成都位于整个四川省中部,又占据着西南门户的区位优势,加之其经济发展的优先级,所以一直在虹吸周边甚至西南部小城市的资源和人口。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4)

也正因为成都和它的“充电宝”兄弟们互相扶持,所以成都也轻松冲上了西南第一城的宝座,还连续14次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持续吸引更多人口来此就业生活。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5)

图源:成都发布

总之,2000万人口,洒洒水啦~

但是这么多人,总要工作、生活、居住吧?

而一个城市要想发展扩张,不外乎就两个方式:再造新城和城市扩张。

在过去的多年间,合肥、西安、济南、长春等城市也在城市发展中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他们借助合并周边地市,迅速做大了城市体量和城区人口规模,城市能级得以迅速晋级。

而任性的成都,没有做选择,而是“全都要”。

2013年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成立,打着再造新城的口号,划入了眉山的视高等区域;

2019年,成都又凭借一个天府国际机场,打造了东部新区,默默将简阳收入囊中;

另一方面,成都还积极推动撤县设区,先后把双流、郫县和新津划入成都范围。

从2000年开始算,至今成都的土地面积翻了3倍不止,是全国扩张最快的城市。

城市快速扩张,不仅让城市能级得到迅速提升,也让区域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上了新的台阶。

这也就是成都为什么能与三大直辖市并列,成为超级城市的原因。

都市圈的发展和撤县设区,不论是对于核心城市还是周边的附属区县,其实都是喜闻乐见。

因为这样既能一举带动区域发展,也能缓解核心区域的配套和居住压力,本是双赢的好事,为什么会由国家出手叫停呢?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6)

在之前漫长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扩张好像是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核心城市来说,人口不断涌入,可以稳住房价,刺激消费。

而对于小城市来说,外地务工人员增加,只会让返乡置业热潮更盛,能保住区域的经济。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矛盾点也逐步激化。

①小县城人口流失严重,人口老龄化情况加剧

一方面是成都人口突破2000万大关,而另一方面确实四川省其他城市的人口在不断的减少。

根据七普各城市人口比例与六普相比,四川只有绵阳、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人口增加,其余18个城市,都出现了人员不同程度的流失。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7)

图源网络

特别是广安,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值显示广安人口外流达到134.2万人,占总人口的30%。

当然,广安的先天地理位置导致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薄弱,人口外流有其客观因素。

但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强大的人口虹吸能力也难辞其咎。

而且由于外流的主要人口都是青壮年,所以这些区域不仅面临着人口减少的问题,而且大多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于这一点,相信每个从小县城出来的孩子都会深有所感。

在非节假日回到老家,路上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在散步、买菜,很少有青壮年。

为了避免人口进一步流失,出现“空城”,帮助中小城市留住人才,所以才会由国家层面出手来制止这一现象。

②小城市经济发展疲软

再看一些经济数据。

根据四川21个地市州2021年GDP数据来看: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8)

图源:楼盘网

万亿以上的只有成都一个城市,而排名第二的绵阳GDP则和成都差了6倍。

资阳、巴中、雅安、阿坝州、甘孜州这些城市,GDP甚至不足千亿。

整个川内,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基本经济也都依靠着成都发展来带动。

但是从去年以来,由于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成都的GDP增速也明显放缓,这对于周边依附成都的小城市来说就更加危险。

③区域发展不均的现状愈发显著

摊子铺的大,还会导致城市发展的差异化变得更显著,毕竟资源和资金都十分有限,雨露均沾肯定不可能。

关于这一点,成都有很多例子。

比如青白江,虽然属于成都,但是直到现在都没能得到地铁资源的覆盖,长久以来被人诟病。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9)

问政网中关于青白江地铁问题的官方回复

再比如天府新区,虽然占据了南拓的天然区位,但是区域发展不均的现象依然很显著。

这也就是城市发展中提到的“瘦身”,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带动多大的区域均衡发展,就纳入多大范围。

既不是虹吸了区域的人口和资源之后,置之不理,也不是单纯画个饼宣告所有权。

而是要真正的发展到实处,把核心区域做好做强,进而带动影响周边。

所以,《纲要》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保护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大城市吞并造成的一系列隐患。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10)

随着《纲要》的发布,成都以往通过城市合并、撤县设区、大都市圈扩张等发展的模式,或将迎来终结。

但这里要明确的是,文件原文中依然鼓励城市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

这里还重点点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是要好好搞。

而且,去年得到国家层面批复的成德眉资经济圈,也还是作数。

成都正在申报撤县设区的城市(最新消息严控撤县设区)(11)

图源:JY光行

这是不是意味着政策朝令夕改前后矛盾呢?

其实《纲要》出台的根本目的在于:

可以“先富带动后富”,也允许“共同富裕”,但是像之前的以其他中小城市“输血”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得行了!

这其实对周边中小城市,特别是成德眉资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范围内的小城市来说,整体是利好。

因为这些小城市所在的区域青黄不接,要想自己慢慢搞发展,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有了成渝两个老大哥的带领,城市发展机会显然会多得多。

而就成都本身来说,今年反复提及的“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接下来估计会有较多的实际动作。

首先主城的价值会更加清晰明确,发展重心会朝着回归主城方向继续前进。

但是主城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已经不错,所以大概率明年在城市更新上(包括拆迁和改造),会有较大的动作。

另外就是一些位于区域和板块边缘的三不管地带,接下来可能会被关注起来,整体城市会朝着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每个人都说向往鹤岗这种小城市的房价、向往没有压力的生活,但如果家乡企业给你发一张不错的offer,你会考虑回老家发展吗?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