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大揭秘(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在世界文坛,每年都会有无数佳作问世,它们给人类的精神文明带来了极为丰富的养料。而在1997年,一本《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犹如惊雷唤醒了无数沉睡的真相,也让全世界的人们重新认识了这场惨无人道的浩劫。她就是华裔作家,张纯如。
张纯如,1968年3月出生于美国,祖籍江苏淮安。这个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长在国外的小姑娘对于中国并不陌生。家人们关心着祖国的安危,字里行间中满是对于祖国的期盼,张纯如就是用这些零散的词句拼凑出了祖国的样子。
张纯如从家人那里得知,祖国遭受了太多的浩劫,人民也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可是张纯如很快发现,在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人所承受的苦难。她很疑惑,但是不知道该去问谁。小小的疑惑在心中扎根,伴随着她日益长大。
1958年,张纯如放弃理工科的毕业证,转入了新闻系。她擅长用文字表达自己,尚未毕业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蚕丝》。这本讲述钱学森传奇一生的书,帮助她敲开了写作这扇大门。而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最终也会因为写作而终结。
1991年张纯如结了婚,并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自由撰稿人。幸福的家庭和理想的工作,张纯如宛若人生赢家,看起来前途光明,灿烂无比。但是一场展览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
1994年,张纯如偶然地参加了一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主题图片展览。以往那些只会出现在家人口中的画面,血淋淋地展现在自己眼前,张纯如看着那一张张黑白照片,心如刀割。那些遭受着非人般折磨的同胞不像是存在于照片中,而是出现在她的面前。这件事狠狠地冲击了张纯如的心灵,她意识到,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出现了:她要把南京大屠杀写出来!
儿时的困惑如今已经成为了痛心的事实。二战之后,关于纳粹的罪行世人皆知,但是关于中国抗战却好似从未发生,那些痛苦的回忆好像只有中国人知道。
张纯如越发地愤懑,她立刻着手进行资料的收集,可收集的过程是漫长又痛苦的。她去拜访幸存者,聆听他们的血泪;她去收集大量的史料,全是血腥残暴的画面;她去统计数字,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破人亡。
42天的时间,在南京发生了28起集中屠杀,858起零散屠杀,强奸和轮奸的事件高达两万多次,一个南京城被屠杀30万人。这个数字比死于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加起来还要多。而这个人数,仅仅是中国的一个城市,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很多城市。
而在这42天里,南京大屠杀的伤亡人数远远超过了英、法、比利时这三个欧洲国家在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总和。这个事实让张纯如十分悲伤,甚至绝望。
在书写过程中,她无数次气到发抖,失眠脱发,崩溃痛哭。精神状态让张纯如的母亲十分担心,可是张纯如依旧要写,因为她知道如果她身为一个作家都不去写,还有谁会为这些死去的受害者发声呢?
1997年,张纯如的书终于问世。《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这是第一本敢于揭露南京大屠杀的著作。
随后,越来越多的作家推荐这本书,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这件事,这本书的畅销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或早或晚地知道事实是什么样子。但是张纯如却觉得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她带着自己的书去世界各地发表演讲,她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真相是什么。
张纯如的行为无异是公然挑衅想要掩盖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他们对张纯如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和诋毁,甚至频繁地骚扰和恐吓张纯如。
张纯如在一系列的打击下,精神濒临崩溃,加上写书时所经受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张纯如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那段时间对于张纯如来说是无比黑暗的,家人和她都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张纯如觉得无时无刻不在被人监视和跟踪。
最后于2004年,年仅36岁的张纯如开车离家,在一条荒芜的公路上,张纯如举起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本可以度过一个安稳富足的人生的女作家,为了自己血脉相承的同胞,献出了全部的勇气和生命。
而如今,居然有人公然在南京供奉日本战犯的牌位,如果这件事让张纯如知道了,她又该是何等的痛心和愤懑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