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铜手炉真假(瞒着皇帝玩铜炉这几个人有点厉害)

宣德之后再无与之媲美的器具,所以有人唯恐此器具断绝于皇家,就私下瞒着皇帝将宣德炉偷偷引入民间。

吴邦佐

吴邦佐是宣德铸炉时的工部吏部臣,在铸造宣德炉的时候就自己偷偷仿造宣德炉,一时间捞了不少钱。他最出名的底款便是“琴书侣”。“琴书侣”从器型、纹饰、皮色、款式、物料配比等等,都十分合理。

康熙年间铜手炉真假(瞒着皇帝玩铜炉这几个人有点厉害)(1)

吴邦佐为官在朝,智慧过人,他将宣德炉“私铸私售”,因造型精美,世间罕见,数量有限,逐渐成为达官贵人私家珍藏之物。市场需求旺盛,小作坊已经不能满足,所以吴邦佐后来自行开铸仿宣,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经典器型的铜炉。

落款处有八个字、十六个字,亦有题目为“琴书侣”三字款。

“琴书侣”虽一直被后世之人模仿,但是从未被超越。

此款铜炉来源于明朝宣德年间,以金铜制作而成,形制规整。于2012年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正式卖出,成交价为139万元。

康熙年间铜手炉真假(瞒着皇帝玩铜炉这几个人有点厉害)(2)

象首粗眉杏目,长鼻直竖,自然细腻,循“太平有象”之吉意。包浆沉稳、色泽典雅,于敦厚中显灵活,为书房陈设之佳器。带有底座,底款处刻有“宣德五年吴邦佐造”楷书款。

焚香于其内,伴随着历史厚重感香雾升腾,翩然欲仙,恣意怡然。

严东楼

严东楼是明朝宰相严嵩的儿子,但是从宫里拿了好多宣德炉样,然后打下了自己的字号,“玉堂清玩”。

康熙年间铜手炉真假(瞒着皇帝玩铜炉这几个人有点厉害)(3)

严东楼与吴邦佐不同。严东楼爱好收藏铜炉,但自己不铸炉,于是将“玉堂清玩”堂款制于其上,传为严氏铜器。

据赵汝珍《古玩指南》中记,“严氏之炉皆系劫取宣炉之无款者,充为已有,非其所制”。

懂得藏炉的人一定更懂炉,所以即便“玉堂清玩”不是严东楼监制,也被认为是“宣德炉”的知名款识。

康熙年间铜手炉真假(瞒着皇帝玩铜炉这几个人有点厉害)(4)

此款“玉堂清玩”鎏金岫耳炉,明末清初制作,整体器型规整。铜质细腻,通体鎏金,包浆细润肥厚。炉平唇微侈,束颈,鼓腹下垂,圈足。

双蚰耳起自颈部,收于腹鼓处,炉身光素无纹。底部中央方框内有减地阳文“玉堂清玩”款。可设于书房佛堂,庄重有致。

李澄德

李澄德是当时的工部员外臣,同吴邦佐一样也参与了宣德炉的铸造,后来自己仿造宣德炉。虽然工艺尚可,但没有风磨铜,材料却始终有不足。

关于李澄德的史料并不多,所以其放仿制宣德炉款的并无详细记载。相比较“琴书侣”与“玉堂清玩”的名气,李澄德款信息寥寥。

康熙年间铜手炉真假(瞒着皇帝玩铜炉这几个人有点厉害)(5)

正是有了吴邦佐、严东楼、李澄德等这样的人存在,才使得宣德炉能够流出宫廷,入官宦之家,得以流传下来。

铜炉以器,魄力犹在,焚香一柱,话古今故事,笑谈鸿儒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