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登山名句欣赏(散文袁方明听蝉)

文/袁方明成都锦江区落虹桥的路边,有一排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每到夏天,这里是蝉的欢乐场,蝉的逍遥地,蝉的伊甸园,蝉的快活林它们在骄阳下尽情地高歌,在阳光里尽情地欢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袁枚登山名句欣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袁枚登山名句欣赏(散文袁方明听蝉)

袁枚登山名句欣赏

文/袁方明

成都锦江区落虹桥的路边,有一排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每到夏天,这里是蝉的欢乐场,蝉的逍遥地,蝉的伊甸园,蝉的快活林。它们在骄阳下尽情地高歌,在阳光里尽情地欢唱。

我在这里住了两年,也听了两年的蝉鸣。

蝉是光明和温暖的使者。蝉一生要经过幼虫、蝉蛹、成虫3个阶段,幼虫在地下生活5-12年才能钻土而出。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黑暗的地下度过,成虫后,见到光明就引吭高歌,感到温暖即鼓腹而鸣。如果听到蝉鸣,就表示炎热的夏天来到了。

蝉是复活和永生的象征。一般来说,蝉的一生要经历5次蜕皮(4次在地下,最后一次在地上)才能变成成虫。每年春暖花开、天气转暖时,幼虫从地下爬到地上;秋去冬来时,潜入土中,蛰伏避寒。

蝉每次蜕变时,蜕去老旧的、干枯的、浅黄色的蝉壳,换来娇嫩如婴儿般的、浅绿黄色的新身。每次蜕变后,身体就变得更强壮,更有力。蜕皮象征着生命的再生,挣脱束缚,摆脱旧身,走向新生。由此,中国古人将蝉视为复活和长生永生的象征,周而复始,延绵不绝。因此,古人常把玉制的蝉放入亡者口中,希求佑护和不朽。

蝉是高洁和圣洁的象征。古人以为蝉不食五谷,只是吸风饮露,如同“姑射山之神人”,不食人间烟火,远离腐臭腥臊。它们栖息高枝,远离尘嚣灰土。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蝉赞誉有加,并视之为高洁君子的象征。蝉如同梅兰竹菊一样,深受文人墨客和百姓的喜爱。

蝉寄居在窗外对面的梧桐树上,坐在家里或躺在床上都可随时听到蝉的鸣叫。蝉的叫声清越高迈,或高或低,或强或弱,或短促或悠长,或高亢或低缓,穿过浓密的树叶,越过熙攘的人群,刺激耳膜,直进心田。

清晨的蝉声是让人喜悦的。盛夏的清晨,一觉醒来,窗外的蝉鸣如海涛,一阵一阵地袭来;如晨钟,启人清醒;如闹铃,唤人早起;如号角,催人奋进;如雄鸡,呼唤着光明的到来。

中午的蝉声是让人烦躁的。酷夏的午时,高温炙烤着大地,热气上升,三伏天更是酷热难耐,人也感到心烦气躁。午时的气温最高,蝉也叫得更热烈,更激情四溢。这时听到蝉声难免心烦意乱,也无心去听。

傍晚的蝉声是让人心静的。夏天的傍晚,红日西坠,彩霞满天,万物逐渐安静下来,人的心也逐渐宁静。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一进门,蝉声又从窗外响起。虽然这时人多有疲惫,但蝉声没有午时那么高昂激烈,强度有所降低,时间有所缩短,间隙有所增长,变得缓慢起来,悠扬起来。坐在沙发上,听着蝉鸣,如同听一首轻松悦耳的音乐,如牧童的短笛,如晚唱的渔歌,心也慢慢变得安宁起来。

深夜的蝉声是让人思乡的。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时,耳畔再次响起蝉鸣。如果这时正好有满月从窗外照进来,听着如倾如诉、如怨如慕的蝉声,望着圆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蝉卵化而生,母蝉产卵后就离开了,任凭蝉卵自生自长。幼蝉历经多次蜕化后,终于在夏天高鸣高唱,而父母却不知去向,思父无途,念母无径。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离开故乡多年,一个人来到成都谋职谋生。父母亲友远在老家,一年中难得团聚团圆,只有在这满月时徒受思念之苦,徒流思乡之泪,徒伤离人之悲,徒感劳奔之苦。人与动物大抵如此,万物大抵也如此,听蝉听音,听音听心,人心、蝉心相似相通,情何以堪?

我就这样听了两年多的蝉鸣,在清晨、午时、傍晚、夜晚4个不同的时候,听着相同又不同的蝉鸣,感受着不同的心境,感受着时序的变化,感受着万物的荣枯,感受着岁月的流逝。

【作者简介】

袁方明,四川内江人,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厦门易学研究会理事。在《光明日报》《中华辞赋》《周易研究》《宗教学研究》《南充日报》《内江日报》《大连晚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在封面新闻发表的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