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周平建筑作品 网红建筑师青山周平
青山周平是日本的建筑设计师,从确定留京工作至今,他在中国生活已有17年光景。在这17年里,他在北京胡同住了10年。
胡同的生活经历给青山周平带来了许多设计灵感,也使他名声大噪,很多人了解他更多是始于一档电视节目。在那期节目中,他因“逆天”改造“史上最小学区房”走红,被许多人视为“设计男神”。
青山周平也透过胡同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对于他而言,胡同不仅是北京底蕴深厚的地方,也凸显了未来年轻人“小家大住”生活模式的趋势。
“我们可以从胡同中学到很多,并把它‘翻译’成未来的生活模式、建筑和空间。”他说,在胡同里,房子不大,家却可以很大,未来年轻人的家也可以如此。
青山周平(左)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 新京报《地球连线》出品
谈胡同生活
生活空间从“小家”延伸到屋外的“大家”
时隔3年,青山周平再次回到前鼓楼苑胡同。
这条胡同位于北京南锣鼓巷,是一条极具北京历史底蕴的胡同,明代属昭回靖恭坊,称孤老胡同。
青山周平曾经的住宅就在这条胡同最深处的四合院内。9月22日这天再次回到这里,时值北京初秋,院内大树遒劲的树枝探出墙来,依然是他记忆中“一年中天气特别好的时候”的模样。
驻足在曾经住过的“家”门口,青山周平介绍说,他居住的小屋大概40平方米,但他感受的生活空间不止于此。
“我和邻居们的生活不仅仅在房间里面,我们刷牙、看视频、吃饭都是在外面。邻居有个小朋友,偶尔来我家玩一会儿,对他来说,我的家也是他生活空间的一部分。”青山周平说,他的生活空间是从自己屋内的“小家”延伸到屋外的“大家”。
青山周平在南锣鼓巷前鼓楼苑胡同住过的房子。受访者供图
除了和邻居小孩的互动,平时他也会坐在胡同巷子的椅子上听当地居民唠嗑,去咖啡店工作、进行创作,去胡同街上的小店吃饭,自己“小家”的生活空间进一步延伸。
从曾经的“家”走出来,就是令青山周平至今看到依旧亲切的胡同“客厅”。正午时分,阳光透过初秋时节仍未变色的绿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几把满是岁月痕迹的桌椅、板凳摆放在胡同口。
“各种时间段我都能看到胡同里的人在这里聊天,加上这些家具,这里就变成他们的客厅。”
北京胡同街巷里摆放的桌椅板凳。受访者供图
青山周平认为,这些家具本来应该摆放在室内,却都出现在了胡同里,这里打破了房子的界限,不同家庭成员之间坐下畅聊,带给他们温暖的“家”的感觉。
除了胡同里摆放的家具,青山周平还注意到胡同里的树打破了生活空间的界限,“树从胡同的公共空间生长,又延伸到四合院的私人空间,模糊了空间的界限。所以,胡同里没法把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通过非常明确的一条线划分开来。”
谈留京初衷
想体验北京独特的生活空间
青山周平是来自日本的建筑设计师,在他确定留在北京工作之前,曾与中国有两次交集,虽然是短暂停留,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次是在1994年,当时14岁的青山周平随学校组织的活动来中国,去了北京、西安等城市;另一次是2001年,他背包旅行来中国,从上海往西沿着丝绸之路走,到过新疆和西藏。游走于多个城市,他感受到中国建筑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2005年是青山周平决定留在中国工作的关键一年。那年,他在北京实习半年后决定留下来,对于留下来的原因,他坦言是北京为年轻建筑师提供了不少机会。
“北京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当时正在筹办奥运会,鸟巢、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等项目方案陆续发布,全球优秀的作品和设计师都出现在这里。”青山周平说,“这半年我接触的甲方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欢迎新鲜的事物,这和日本的保守风格不一样,我当时也很年轻,觉得这个地方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
起初,他并不是住在南锣鼓巷的胡同,而是一室一厅的公寓,但邻里之间的门紧闭着,往来较少,这种陌生的疏离感促使他寻求其他住处。因语言不通、习惯不同,青山周平也适应了一段时间,“刚开始中文不好,我慢慢学习中文,也大概知道了如何在中国生活。”
后来,出于“体验其他地方没有,而北京独有的生活空间”的想法,他决定搬到胡同的四合院中去。
在北京,老胡同有很多。据清末《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的北京城共有2077条街巷,其中直接称胡同的有978条;2007年出版发行的《北京胡同志》记载,截至2003年底,北京四城区共存有胡同1928条。
胡同和四合院的北京特色也十分明显。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张越曾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这样说,“胡同和四合院是北方传统民居的代表,也是市井文化的代表。”
最终,在众多胡同中,青山周平选择住进南池子胡同,后来几经辗转,他又搬到了南锣鼓巷胡同里的四合院。至于一共住了多久,他想了想说,“我住在胡同里大概有十年的时间。”
在胡同生活的日子里,他喜欢观察。人们日常打招呼聊天、自行车响着阵阵铃声晃悠而过、小孩儿嬉戏玩闹、饭菜香随风飘来、猫在屋门口晒太阳……住久了之后,青山周平发现他的生活空间与邻居们的生活空间、胡同里的大树等交织在一起,这种感觉后来成为青山周平设计改造的重要灵感来源。
青山周平(左)接受《地球连线》栏目记者采访,畅聊胡同生活为其带来的设计灵感。 视频截图
受此启发,青山周平认为,家的范围不一定要跟房子的大小挂钩,“未来房子的面积可以小,但家或者说生活可以很大。”
谈憧憬未来
通过科学合理改造胡同 让更多年轻人回到老城
2015年,青山周平接到了电视栏目《梦想改造家》改造北京胡同老房的邀请。在节目中,他改造了相对拥挤的北京胡同35平方米小屋以及6.8平方米的“史上最小学区房”而一举成名。
在那之后,他接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需求,但他仍然热衷于胡同的设计改造,对待胡同改造十分细致,胡同设计改造的作品也持续输出,比如北京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隆福寺胡同改造。
青山周平说,非常高兴见证胡同改造十几年来的变化。他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胡同的改造,我大概2008年开始生活在胡同,当时还没有建筑师改造胡同,大概2014年、2015年那个时间段,慢慢大家对这种老房子、胡同改造感兴趣,也有更多的建筑师参与进来。”
在这背后,是北京在加大老城区改造力度。新华社报道称,北京胡同曾一度被指在“衰败、没落”,不少四合院被相继盖成了气派的高楼,弄丢了古宅老树、闲花满地的历史记忆。
但近年来,北京加大老城区创新改造方式。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批,明确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在部分老城区,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去或留”,外迁出去的,住上了设施现代化的楼房;留下来的居民则利用腾退空间改善居住条件,装配现代化厨卫浴等设施。
经过修缮保护,曾经令人惋惜的老胡同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和文化味儿。重新回到南锣鼓巷胡同深处住宅的那天,青山周平感觉到,南锣鼓巷的景象很不一样。外面南锣鼓巷大街上的喧嚣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街巷里绿叶随微风摇曳、猫在胡同住宅前晒太阳的宁静。
青山周平,日本建筑设计师,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受访者供图
在青山周平看来,让更多年轻人住进胡同,也是老城改造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他说,年轻人喜欢胡同里的生活,但有一些年轻人离开老城胡同的房子,到城区楼房里生活,这是因为年轻人不太适应老房子的生活空间,建筑师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改造胡同,尽可能把年轻人带回到老城里。”
最近青山周平刚刚完成一户年轻人家的胡同住宅改造,就是他这一理念的折射。屋主宋先生在东城区胡同里的房子是30平方米,屋内光线较为昏暗,后来搬到通州楼房,近来因孩子上学再次回到东城区的老胡同里常住。屋子稍加改造后更加敞亮,宋先生直言,“住着十分舒服,每天早上被鸟叫醒的感觉真好,这里还有儿时的记忆,邻里叔叔婶婶日常亲切地打招呼。”
青山周平还注意到更多年轻人的住房困惑。现在城市中的年轻人,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很多都面临房子面积小的问题,他希望通过设计,让他们的“小家”能越住越大。青山周平说,通过设计,未来年轻人的“小家”也可以延伸到城市的各个空间,去形成一个“大家”。
最近几年,出于通勤的考虑,青山周平从胡同搬到了CBD,但胡同给予他的灵感仍会是他设计改造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同不是一个普通的、传统的地方,而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的事物。”青山周平说,他还将从胡同中学习很多东西,并把它“翻译”成未来的生活模式、未来的建筑、未来的空间。
-
同题问答
提到“初心”,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青山周平:第一个自己负责的项目完成时的感动。
谈谈你内心最渴望的三样东西,并对它们进行排序。
青山周平:体力、时间、创造力。
你上一次感到快乐是什么时候?
青山周平:每一个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推敲,终于找到自己满意的设计方向时还是很快乐的。
如何理解“做自己”?
青山周平: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中心(对我来说这是建筑),所有其他事情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思考的状态。
穿越回10年前,最想告诉自己什么?
青山周平:相信自己,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
未来10年,最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青山周平:做自己满意的建筑作品。
本期统筹:邓琦
编导:刘婧瑜 朱月红 姚远
拍摄:李欣侗 陈超 周博华 姚远
制作:刘婧瑜 姚远
编辑:张磊
校对:薛京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