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全部演员表(潮剧旦星马丽端的华丽人生)

东山县潮剧团首批演员,声名远播闽、粤和国际艺坛,退休近30年依然活跃在城乡舞台—

潮剧“旦星”马丽端的华丽人生

潮剧全部演员表(潮剧旦星马丽端的华丽人生)(1)

马丽端(中)在表演潮剧

1月3日上午8时许,东山县杏陈镇张家村后双岭生态文化公园传出一阵阵悠扬动听的潮剧声。一听说著名戏剧表演家马丽端来演出,张家村和邻近的后林村、前何村等地500多位中老年人争先赶去看戏。

“马老师,感谢您送来精彩的好戏……”当天中午12时闭幕,热情的观众围着马丽端嘘寒问暖,列队欢送她上车。“我60多年前就看她主演的潮剧《花木兰》,没想到她今天的唱腔、舞姿还是那么清亮迷人,看了真过瘾!”“我是从录音机、电视收听收看她的潮剧长大的,今天终于看到她的芳容!”一大群老戏迷们意犹未尽地谈论着。

荣幸成为东山县潮剧团招收的首批演员

从艺63年的马丽端缘何深受观众的喜欢?1月5日,笔者采访马丽端时,话题从她被招入东山县潮剧团谈起。她回忆,1958年初,她在东山一中初中念书,县文化馆负责文艺工作的许大元等人多次到学校观看文艺演出,选招戏苗子。能歌善舞的马丽端、许锦茹、曾丽英3人被选中,经考试合格被招入正在筹建的县潮剧团。

当时许大元告诉马丽端,为了招收她们3位学生,谷文昌书记费了不少心思。起初,县领导研究时,认为不能招收初中生,怎么办?“学生学文化知识的目的最终是服务社会,而办剧团也是服务社会啊!”谷书记经过深思熟虑后,找许大元表明自己的三点意见:县委不干涉此事;学生一定是喜爱学戏的;要让学生学戏学文两不误。许大元听了很高兴,经学生、家长、学校同意,终于使马丽端等3人成为剧团招收的第一批戏苗子。

正是谷书记的重视,东山县潮剧团1958年7月1日正式成立,第一场演出便引起轰动。谷书记鼓励说:“你们要树立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服务群众的观念,发挥引领精神文明、鼓舞人们奋进的作用!”此后,他又几次挤出时间观看马丽端等人主演的《东山英雄八少年》等剧目。当时剧团的女演员居多,到各地演出难免会遇到身体不适的事,谷书记把这么细的事情也考虑到了,抽调县医院女医生廖润容随队。

回忆当年与谷书记见面的幸福情景,马丽端眼中闪着泪花。1961年至1964年四个春节的前2个多月,到外地演出的剧团演员按规定要回东山休整,百忙中的谷书记都会赶到剧团看望大家,与马丽端等演员拉家常和亲切座谈,一再教导他们要刻苦学习戏剧艺术和文化知识,以团为家,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马丽端还被选送到广东省潮剧院、汕头市戏曲学校学习深造,使她戏剧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度享誉闽粤和国际艺坛

“谷书记讲的话我永记心上,勤学苦练戏剧艺术,精益求精。”马丽端说,1960年初,在谷书记的支持下,剧团走出岛的第一站是广东省汕头市,由马丽端等人主演的《东山英雄八少年》等现代剧获得好评如潮。汕头市委宣传部号召各个学校专场观看,从此拉开了剧团在广东各地巡演的序幕,后又活跃在闽南地区许多县城乡。可是1969年,因特殊原因剧团被迫解散。

1978年迎来了改革开放“百花齐放”的春天,马丽端等人重返潮剧团。大家以团为家,同甘共苦学艺演戏。作为潮剧团台柱子的马丽端,一年四季不论寒冬酷暑,常年奔波在闽南、粤东各地,一年演出达200多场。当时,她的大儿子才6岁、二儿子5岁、女儿3岁,她要轮流带着一个儿子或女儿在身边,随团四处奔波,期间小孩难免感冒发烧需要照顾……虽然她比别人加倍辛苦付出,却丝毫影响不了她对艺术事业的激情。她主演《沙家浜》的阿庆嫂、《红灯记》的李铁梅等10多部现代戏,还主演了《穆桂英》《花木兰》等50多部古代大戏。她扮相清丽,唱腔清亮,行腔凄楚动人,表演细致、稳重,注重人物性格,擅于刻画悲剧人物。例如,她成功塑造了古装大戏《秦香莲》的秦香莲一角,把爱与恨渲染得十分恰切,每场演出让许多观众流涕抹泪。

1988年9月,剧团以“中国福建东山潮剧团”的名誉走出国门,代表福建省应邀赴泰国首都曼谷演出。由于在泰国演出非常精彩,观众场场爆满,演出时间由原定的一个月延长至2个多月,泰国电视台和6家中文报,每天对潮剧团特别是马丽端进行专题报道。

为传承弘扬国家“非遗”奉献余热

“正是受谷书记的言传身教,马丽端老师退休近30年来,为传承弘扬国家‘非遗’作出了很大的奉献。”东山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党支书、县戏剧家协会主席朱清辉感动地说。

马丽端1992年退休后,时刻不忘谷书记“人民群众需要你们送精神食粮”的教导,一心想着钟爱的戏剧,在家呆不住。她奔忙于城镇社区、农渔村传授潮剧艺术,应邀为省内外专业和业余潮剧团、文艺团体培养了数百名戏苗子。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她应邀参加东山潮韵艺术演唱团等多个业余文艺团体,坚持天天练功。近几年,不服老的她跟着一班较年轻的演员,起早贪黑,赶往本县社区、农渔村演出,甚至奔往闽南、粤东地区许多县(市)的社区乡村表演潮剧。不论城乡舞台大小,不分演出还是教学,不管有没有报酬,只要群众需要,只要身体允许,她都用心用情参加,正常年一年演出上100场,最多一年演出130多场,逢年过节更忙。2019年10月,她在铜陵镇社区连续几天日夜演出4场,每场时间达两三个小时。她精彩的演技,让无数观众感受到“生命不息,戏演不止”的震撼。

“一想起谷书记的教导,我就浑身来了精气神。出外义务或半义务(注:由文艺团体负责人补贴她一些茶水费)演戏、传艺,不仅能服务广大观众,而且为传承弘扬国家‘非遗’做点好事,还使自己保持身体快乐健康。”马丽端微笑着说,“只要我还能动,还能唱,就会一直把潮剧表演下去!”

☉谢汉杰 文/图

责任编辑/杨朝华 罗培新

来源:漳州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