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春晓西湖景(杨柳依依瘦西湖)

冶春园原是清代诗人王渔洋的私园,位于大虹桥以西,后圮废。解放后,扬州市为增添瘦西湖沿岸景色,在乾隆御码头以西,将沿湖的升庆茶社、香影廊茶社、冶春花社等连成一片,建成园林。取用“冶春园”旧名。园内建有水绘阁、香影廊、餐英别野、问月山房等中国古典建筑。临水而筑,水景天成,以水取胜。

苏堤春晓西湖景(杨柳依依瘦西湖)(1)

冶春园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冶春后社诗人宣古愚、陈含光及书画家张甘亭都为余继之绘《冶春图》。国内外许多名流学者也纷至沓来。敦煌学大师常书鸿夫妇,曾朝夕流连其间。日本画坛巨擘东山魁夷,曾立于南岸,作冶春水榭速写《扬州所见》,尽显古朴、林野之雅致。这幅冶春水榭图,已随着东山先生画集的出版,展示于世界。

  一进园门,有草庐水榭两座,半架坡岸,半入河心。草庐上的飞檐翘角,映入清波,烟水空蒙,杨柳依依,十足的村野风韵。一座名为“水绘阁”,系借用明末清初如皋名士冒辟疆家“水绘园”之名;另一为“香影廊”,取王士祯“衣香人影太匆匆”诗意而名。这样使一小小地方增添了几许人文色彩,散发着幽幽的书墨气息。

苏堤春晓西湖景(杨柳依依瘦西湖)(2)

冶春园夜景


  狭长的瘦西湖从冶春园南面而过,临湖筑有草庐水榭,古朴清雅。凭栏观景,树影婆娑,湖水涟漪,清闲中别具情趣。园内还陈列着数万盆扬派盆景,数千尾各色金鱼,以及各种名贵的岛雀、花木,更添满园春色。这里园林和茶肆结合,在此游园、赏景、品茗、小吃,既领略了当地中国民间的乡风习俗,亦享受了古朴风情的自然乐趣。

  依山一座红楼,楼前点缀少许湖石花木,清闲怡情。而清溪彼岸,一路陡坡,浓阴蔽日,宛如是一带连绵的绿色屏幕,环护着冶春园,境界幽绝。水上设一拱桥,过桥登岸,再居高临下,朝北眺望,红栏曲水,茅屋绮窗,更是迷人。整个园景显得精致紧凑;草榭顺势横列,间缀花草,错落有致;无鲜艳之颜色,无浓郁之花香,然而闲适雅致,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这一派村野朴素装束引来许多文人墨客称赏流连。

苏堤春晓西湖景(杨柳依依瘦西湖)(3)

冶春园美食


  这里还是皇帝南巡而供应六司百官吃喝的大厨房,其中所备菜肴即“满汉全席”,至今在《扬州画舫录》上留有该席的食谱,其中包括第一分头号五簋碗十件,第二分二号五簋碗十件,第三分细白羹碗十件,第四分毛血盘二十件,第五分洋碟二十件,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彻桌,鲜果十彻桌,看来扬州人也是擅长地道的满汉全席。如今的丰市层楼即为著名的餐饮之处,与旧例倒是相合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