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最著名的一个作品(盘点沈从文早期妙意的诗作)

读沈从文早期发表的作品,与许多作者的起步阶段极为相似:题材、体裁多样,副刊能发表哪种作品,就写作哪种,其中极为突出的是诗歌也许在一些初学者看来,诗歌最方便:不长,充满感情即可而情感,是这个时段青年人自认最不缺乏的虽然沈从文生前没有出版过专门的诗集,但在创作初期,于诗歌方面,沈从文做过相当广泛的探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沈从文最著名的一个作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沈从文最著名的一个作品(盘点沈从文早期妙意的诗作)

沈从文最著名的一个作品

读沈从文早期发表的作品,与许多作者的起步阶段极为相似:题材、体裁多样,副刊能发表哪种作品,就写作哪种,其中极为突出的是诗歌。也许在一些初学者看来,诗歌最方便:不长,充满感情即可。而情感,是这个时段青年人自认最不缺乏的。虽然沈从文生前没有出版过专门的诗集,但在创作初期,于诗歌方面,沈从文做过相当广泛的探索。

沈从文

1931年陈梦家主编的《新月诗选》出版,其中收录的“新月十八家”中有沈从文。

由诗歌进入文学

目前所知沈从文发表的诗作,最早大约是1925年5月刊发在《晨报副刊》上的《春月》:

虽不如秋来皎洁,

但蒙眬憧憬:

又另有一种

凄凉意味。

有软软东风,

飘裙拂鬓;

春寒似犹堪怯!

何处浏亮笛声,

若诉烦冤,

跑来庭院?

嗅着淡淡荼蘼,

人如在

黯淡烟霭里。

由此诗看,23岁的沈从文,在顺畅运用文字方面,已经很到位了。“春月”的氛围,也由细密物象:声音(浏亮笛声)、味道(淡淡荼蘼)、风拂动态(飘裙拂鬓),烘托营造得颇为浓郁。只不过意境方面,还没有全然蜕去旧诗词的影响。当时的新体诗,大都如此,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挣脱过程。

此诗刊出后不过五天,又一首题为《失路的小羔羊》的沈从文诗作在《晨报副刊》发表:

妈,你的话是哄我的!

在我小小的时候,

梦里见到翠柳丫头做鬼脸吓我,

大哭了醒来,

你却说“这不用怕,明是翠柳那顽皮东西装的”;

我信了你的话到如今。

但是,妈呵!

你孩子也这样大了,

究竟人的真脸是怎么样子呢?

我还没有看见!

到处人人装鬼脸吓我,

却同当年的翠柳一样:

妈,你的话是哄我的吧?

这首诗,稚气纯粹,是询问,也是在质疑大人的话,与前首诗的情境,已有很大差异,可以看出他对题材的多方实验。

说起沈从文的实验,不久后他发表在《晨报副刊》的《到坟墓的路》,又是一种形态。此诗由一系列小诗题组成,有“艺术”“文人”“名士”“女子”“恋爱”“生命”“朋友”“愿望”……

无耻的荡妇,

臀部圆弧的波动,

把诗人眼睛吸住了,

于是,

诗人就梦呓似的唱起歌来。(《艺术》)

此诗有许多讽刺。当时不少诗歌,把歌赞重点放在女子与女子形体上面,认为这就是爱情自由的象征。沈从文似乎有所不满,于是用了“无耻荡妇”“诗人梦呓”来表达态度。

把恋爱像放风筝一样:

随便的拿来,

又随便的让风吹去了!

到自己没有放的时,

便昂头去看那些正在天空里飘荡着的金色蝴蝶风筝。(《恋爱》)

这似乎是在说一些人不在意恋爱的态度。这一串讽喻的诗作,寥寥数行,却活画出了一些形象的丑陋或一些现象的荒谬。

不久后,沈从文又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组与前篇类似的短章《余烬》,仅以数字作为小诗题。

一自用火烘出来的那些诗人如像唐火般倏而消灭后,

虽然乌鸦与麻雀还是到处飞着,

世界终于清静许多了。

查询一番,“唐火”不知如何解。“唐”有“空、徒然”意,沈从文用词或与此相关。诗的大意还是清楚的:一些诗人不过是火一般热腾炒作起来的,火一灭,自然消失。

朋友把些热情嵌进了我心中时,

我便觉到这生是有意义的,

然而,那些妖精似的女人呢,

她会嵌进你心里也会剜出来。

沈从文一生,结交了许多朋友,他们在他困苦时给了他基本的生活资源,当然也给了他挣扎的精神向往,两者合起,堪称“生的意义”。青年时期的沈从文在感情方面遇见了什么,从传记以及他自己的文字,我们很难看得出来。但初到北京时期困窘的他,想来不会有什么顺心的遭遇。

狗摇着尾巴谄媚着主人。

人呢?

人不摇动他的尾巴去谄媚死去的世界给我们那尊偶像,

人便如野狗般不为人打死也会饿死了。

沈从文所谓的死去世界的“那尊偶像”,也许正是新文化运动要击溃的腐旧传统。这组诗发表在《晨报副刊》的“文学旬刊”上,同期还有徐志摩、张资平等名家的诗文。徐志摩会读到沈从文的作品,应该没有疑问。对于沈从文来说,这也许很重要,因为不久后徐志摩开始主持《晨报副刊》。得到徐志摩的赏识后,沈从文成了其中极受欢迎的作者,这对于他名声的树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比于小说和散文,沈从文的诗歌事业一直相对黯淡,但他却是以写诗进入文学的,还一度被视为“新月派”诗人。

写诗是“老本事”

不过,沈从文写诗并非是从“新月”开始的,据他自己说,写诗是他的“老本事”,十多岁时就曾练过,还被称为才子。在与“新月派”诸诗人关系相当密切的这一时期,沈从文还有一首《其人其夜》发表在《京报·文学周刊》上,形式上有所变化:

闷闷闷,困困困——为伊憔悴为伊病;

见见见,恋恋恋——回眸波流魂已颤;

浅浅浅,弯弯弯——眉是春山是远山;

醉醉醉,迷迷迷——春莺语时故低低;

悄悄悄,沉沉沉——如此良夜如此人;

曙曙曙,去去去——“游丝不解留春住”;

疑疑疑,息息息——剩有浸窗碧月碧;

拥拥拥,空空空——残香余腻成梦中。

此诗在形式上的尝试一目了然,有古代诗词回旋往复的滋味。后七字的表现,也似古代情侣遥远怀念的情绪。其中一处打了引号的句子,应该来自前人的词句结合:“游丝辛苦牵离绪,不解留春住。”用前句二字加后句而成。《春月》与《其人其夜》体现出来的强烈的音乐性的追求,甚至可以放入新月派诗人朱湘的诗集里。而这样对非常形式探索的宽容,不知与沈从文刚结识的友人胡也频在《京报》参与编辑工作有无关系。

沈从文早年创作的新诗,我们再举例一首。《希望》:

我底希望也很平常,

我们俩同时沉没于海中:

但愿大洋里落日消沉时我们也同样灭亡,

那时节晚霞烧红了海水与天空。

我耳朵不用再听,

我眼睛不用再视——

虽然搂不着你灵魂,

你身躯毕竟还在我手里。

我不因失你而悲哭,

我不因得你而矜骄:

我腕臂搂箍中的你若欲他出,

除非是海水将我骨头蚀销。

青春的情热和几乎绝对的追求,是诗人所以深切击中读者情感的利器。无论是现实或是想象,这首诗都充满了民歌谣曲那样的大胆表达和极致追求。

有趣的是,与沈从文此诗同日在副刊发表作品的作者,还有后来成为著名古生物学家的裴文中。裴当时在北京大学地质系读书,业余时间写了一些文学作品,还受到鲁迅的鼓励,此日他发表的是一篇文论《平民文学的需要》。同日发表作品的还有后来成为杰出将领的陈毅。此时他常常有创作、译作发表,当天他发表的是一篇短篇小说《生日》,署名“曲秋”,这是他当时发表作品常用的笔名。

收集家乡谣曲

以上举例,均是沈从文当时创作的新诗。这批作品,与当年文艺界流行的作品相类似,个性并不算突出,但是,他的另一些从家乡搜集发表出来的民谣作品,在笔者看来,意义更为紧要。它们不仅本身颇有价值,同时对沈从文后来成名的一批小说作品,也有深切影响。

此前一个时期,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沈尹默等一干新文学人士,提倡搜集民歌民谣,并做了相当多的努力,这番努力也影响到了沈从文。他“感到我所知道的山歌太少了,许多许多我能摹想得到的那类年青男女的事情,就找不到一首更朴质合乎实境的歌来唱”。因此,沈从文才想起写信去故乡找寻那些东西。

从家乡搜集来的山歌民谣,经沈从文整理,以较大篇幅,刊发在了《晨报副刊》上。其中最集中的一篇是《筸人谣曲》。沈从文家乡凤凰亦称镇筸(gān),所以称这些民谣为“筸人谣曲”。

看到太阳落了坡,

看到牵牛的代狗走过河。

看到茅屋顶上白烟起,

这时的蚱蜢,蟋蟀,——绿蛤蟆,

一起(眼屎懵懂)唱歌。

六月不吃观音斋,

打个火把就可跑到河边去照螃蟹:

“耶乐耶乐——孥孥哎!

今天螃蟹才叫多,

怎么忘记拿箩箩?”(《乡间的夏》)

颇有趣味的歌谣、民间的语言,就像刚从热锅里捞上来的饺子面条,正冒着热气。沈从文在这首歌谣后方注解道,对于新白话诗的那些象征着西方诗歌的“云雀”“夜莺”“安琪儿”,自己实在是没有福气见过。对于沈从文这样一位“乡下人”来说,能利用的只有中国的民间资源。而他的文学解释,则是用笔写出来的比较新鲜、俏皮、真实的话:“若是这尝试还有一条小道可走,大家都来开拓一下,也许寂寞无味的文坛要热闹一点呢。”

家乡的歌谣多而有味,沈从文去信表弟后,先后获得民谣四百余首。民间东西,有的颇为直白裸露,大约不易为人接受,所以他只选取了一些明白健康,或象征隐喻高妙的发表出来。其中有“略带诙谐”的:

姣妹生得白又白,

情郎生得黑又黑,

黑墨写在白纸上,

你看合色不合色?

也有“以自己忠诚表露于女人”的:

娇家门前一重坡,

别人走少郎走多;

铁打草鞋穿烂了,

不是为你——为那个?

这批家乡谣曲,一下子公布了四十首之多,以三期连载的方式刊发了出来。后来还整理了部分,以《筸人谣曲选》之名刊发。山水间男女的爱恋内容,受到人们关注,应该也给了沈从文启示。很快,沈从文写出一大批如《柏子》《会明》《菜园》《萧萧》《丈夫》《雨后》《夫妇》之类有显著民间歌谣影响的男女故事。它们的大量发表,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奠定了沈从文别异风味的作家地位。这方面,早期诗歌及家乡谣曲的影响,可谓功不可没。

(原标题:沈从文早期妙意的诗作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杨建民

流程编辑:L02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