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

#中国史#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1)

作为一部群像式宫廷戏,《甄嬛传》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

而作为其中的绝对大女主,甄嬛历经人生起落,终于在最后完成了世俗意义上的“复仇”,爬上了权力之巅。

然而她虽然坐拥数不尽的荣华,可高处不胜寒,到头来身后早已无人等候。

她的人生注定是悲剧的,这种悲剧不仅体现在她的爱情上,更体现在她两个女儿胧月和灵犀的遭遇中。

按理说,作为皇家的女儿,她们生下来便有享不尽的荣

华富贵,母亲甄嬛更是冰雪聪明,怎么也不会落得太凄凉的境地。

然而作为皇室的血脉,她们出生便天然背负着皇家的责任——将自己的婚姻,乃至人生都视作政治博弈的筹码。

而这是连甄嬛也无力阻止的命运。

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对和亲的无奈选择,为什么甄嬛能保住灵犀,而胧月却必须要去和亲呢?

她们的命运为何如此不同?让我们一起走进甄嬛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感受她为什么做出这般选择。

甄嬛的爱情困境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2)

初进后宫之时,甄嬛是那般的天真可爱,也正是这份涉世未深的懵懂美丽吸引了皇帝的喜爱。

而一个帝王的偏爱必然是令人受宠若惊的。

从汤泉浴到后面的椒房之宠,甄嬛毫不意外地陷入了这段帝王的“深情”之中难以自拔。

她对皇上的爱浪漫而真诚,时刻想着为他排忧解难。

不仅与他探讨国事家事,更关系他的衣食起居,虽然言语不曾过界,但此时甄嬛的心中是把自己当做皇上的正妻看待的。

她是如此相信爱情可以将他们之间紧紧联系,不生猜疑。

也正因甄嬛对爱情幻影的盲目自信,从而催生了之后的悲剧。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3)

“宛宛类卿”是她受宠的真实原因,成也于此,败也于此。

当她受皇后蒙骗穿上已故纯元的衣物来到皇上面前时,昔日恋人眼中却只剩厌恶震惊。

那一刻她的爱情泡沫终于被人戳破,禁足碎玉轩的日子里她破碎的心逐渐变得坚硬。

而偶然知晓腹中留存的皇室血脉,是这段破碎感情的唯一见证。

甄嬛到底不能对腹中的胎儿狠心,在这个吃人的后宫中,她辛苦护住骨肉周全。

而旧友的背叛,无尽的尔虞我诈,也让甄嬛对后宫生活颇感痛苦。

于是在诞下这个女婴后,她决心出宫修行。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4)

她为女儿起名“绾绾”,寓意为长发绾君心,希望女儿代替自己陪伴在皇上身旁。

而另一方面,此“绾绾”非彼“菀菀”。

既然女儿颇有几番神似已故的纯元皇后,那皇上也许会移情到她身上,在自己离宫后对这个孩子多几分疼惜。

养育女儿的最好人选,便是膝下无子的敬妃。

在后宫中的女人,没有子嗣便没有仰仗,而名下有了孩子,便有了依托,想必也会尽力抚养。况且敬妃为人进退有度,将女儿交给她也不用担心孩子养成骄纵的性子。

可以说,甄嬛在离宫之前为这个女儿煞费苦心地安排好了之后的人生路。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5)

而胧月这个名字,则是皇上取得的封号。

当时公主不曾满月,但甄嬛已经要离宫了,于是皇上特地提前为公主取封号为胧月,表达了对这个孩子的重视之情,而其中亦有对甄嬛的隐含的不舍情愫,正如那天边月色朦胧。

可以说,胧月从诞生之日起,围绕她便产生了太多了隐晦思量,可其中交织的感情太过复杂,早已不复曾经纯粹。

随着甄嬛来到甘露寺,邂逅了果郡王,她才意识到自己渴求的真爱究竟应该是什么模样。

曾经的救命之恩,夜渡小船,香囊头像,允礼实现了她心中最美好的爱情想象。

两人间的真情纯粹治愈了甄嬛在人心叵测的宫中千疮百孔的内心,她因此坚定了选择了允礼尝试开启新生活。

正当二人以为就要修成正果之时,一支军令分开了一对爱侣。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6)

误传的果郡王死讯、家中甄父的噩耗,与腹中怀胎一月的果郡王骨肉更是让甄嬛陷入了彻底的困境。

最终,为了父亲的安危与找到杀害果郡王的凶手,甄嬛还是迈出了那一步,从此破镜终难再圆。

她通过设计再得皇上恩宠,并成功回到了宫中。

从此在权力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无法抽身而出。

最终一碗毒酒,了却了果郡王的性命,也从此斩断了她心中的爱情。

而甄嬛为果郡王生下的一对龙凤胎,也是她与昔日恋人所能建立的最后一点联系。

由此可见,甄嬛灵犀的爱是更为深厚的,这其中不仅有血肉亲情,更有心中深埋的几分愧疚。

由此可见,两个女儿人生的分界点从父辈起就已经埋下伏笔。

似母非母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7)

虽然自幼没有长在甄嬛膝下,可胧月却天然地继承了母亲的七窍玲珑心。

她六岁之时便能顺水推舟,成为母亲甄嬛扳倒皇后的最后一击。

皇后确有过残害皇嗣的做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因果报应。

但谁也想不到,最终让这棵在宫中屹立不倒的大树骤然倒下的,却是一个小女孩的童言童语。

毕竟谁能想到一个看似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在面对皇上追问时能有如此缜密的心思,先用害怕的神色把自己立于弱势地位,又最终用笃定的话语一锤定音,打消了皇上疑虑。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8)

而她的天赋也因此重视,甄嬛命令崔槿汐教导她管理后宫,为人处世。

但胧月到底是由敬妃拉扯长大,甄嬛缺席了她重要的幼儿时期,因此母女二人虽有心亲近,但始终无法做到真的亲如母女,只能淡淡相交。

但不可否认,也正因为胧月这层关系,后期的敬妃才会主动加入甄嬛阵营。

胧月的聪慧更是在准格尔来朝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当时怀揣谋反之心的准格尔,来京觐见时携带了一副极为难解的九连环。

明面上是进献新奇宝贝,实际暗藏羞辱之心,意在表示堂堂大清却无一能人可解此环。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9)

而正在文武群臣束手无策之时,胧月适时地站了出来,以孩童天真无邪之姿摔碎了九连环,守住了大清的威严,博得皇上欢心。

她更是放言道:“无需赞赏本公主聪明,这方法大清人人皆知。

而这样的手段自然不是她这样的小女孩能在短时间能想到的,胧月会这么做,是因为甄嬛背后教导,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她能在众人前出些风头,更得皇上宠爱。

也许比起女儿的身份,胧月对甄嬛来说更像是一个可以同等对话的聪明人,甄嬛依然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但缺少了几分舐犊情深。

她教导孩子争宠,也在无意之中让孩子锋芒过盛,虽然在之后如愿让胧月成为皇上最心爱的公主,但也为她以后悲剧的命运埋下伏笔。

正因此次风头尽显,胧月也不幸被准格尔使者摩格记住,并汇报到可汗耳中,成为她以后被迫和亲的重要原因之一。

命运的悲剧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10)

在小说中,纵使甄嬛最终已然走向巅峰,却仍无法真正护住在意之人。

当时正逢新皇登基,朝局不稳,准格尔是大清急需拉拢的一脉,切不能再起祸端。

而胧月幼年的表现也给准格尔部族留下深刻印象。

其首领,也就是当时的使者摩格的儿子,曾明里暗里表达对胧月公主的敬仰之心,并指明要她嫁过去,共结良缘。若乾隆执意不肯,那边是看低部族,极可能触发战争。

于是乾隆最终还是答应了准格尔的请求。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11)

当时已经贵为皇太后的甄嬛虽十分不满,却也终究无济于事,毕竟对于江山社稷而言,宫闺感情还是不足为提。

而胧月嫁去不久之后,准格尔可汗的弟弟就发动了政变,夺取了政权。

人在异乡的女人,哪怕贵为公主,也身如浮萍般无助。

胧月被迫二次改嫁给夺权的可汗,这对于一朝公主而言,真可谓天大的耻辱,曾经冰雪聪明的公主,就这样变成了稳固朝政的牺牲品。

而之后随着乾隆统治逐渐稳定,皇家适龄公主逐渐增多,甄嬛的女儿已经不是和亲的必要人选。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12)

因此在面对第二次和亲请求时,已稳坐太后之位的甄嬛以更大的话语权强势地拒绝了请求。

对于见证了大女儿婚姻悲剧的甄嬛而言,实在难以忍受另一个女儿也要远嫁,于是灵犀就这么幸免于和亲之苦。

但甄嬛的第二个女儿灵犀,却也并没有因母亲的关爱保护度过快乐一生。

由于相对于姐姐胧月一直不甚出众,灵犀也因此在风口浪尖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然而命运就是如此弄人,灵犀竟然在朝夕相处间爱上元澈。

爱情的苗头来得太过安静,以至于当时忙于政事的甄嬛不曾注意,而等她真正发现之时,已经为时已晚。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13)

要知道,元澈作为果郡王的亲子,与灵犀其实具有血缘上的亲属关系。

可以说,灵犀的爱情,从产生之时起便注定了不可能修成正果。

而甄嬛的疯狂反对也引起了灵犀的疑惑与不满。

不曾知晓真相的她实在难以理解以往对自己爱护有加的母亲为何这般阻挡自己的爱情,而甄嬛更不能将尘封已久的真相向自己的女儿和盘托出。

就在这样的来回试探间,母女二人渐渐离了心。

灵犀更是心灰意冷,从此青灯常伴,了却心中情愫。

结语

为什么甄嬛传后期所有人都帮甄嬛(都是甄嬛的孩子)(14)

纵观甄嬛的一生,可谓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剧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无欲无求的天真少女,到步步为营,心狠手辣的太后,甄嬛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自己的青春,牺牲了悉心培养的大女儿胧月来换得国泰民安,又牺牲了二女儿灵犀的爱情来阻止兄妹乱伦的悲剧。

作为一名母亲,她自然是深爱着自己的骨肉,可这份感情掺杂了太多的思考,以至于到最后物是人非。

而两个女儿不同的人生选择,到最后却又有种殊途同归的宿命感。

胧月聪颖过人,灵气外露,自幼便懂得为母亲排忧解难,可最终也无法用个人的才智改变注定的命运。

灵犀温润内敛,不抢风头,不争高下,却也只是被命运推着向前的一枚棋子,到头来身不由己,郁郁而终。

女儿凋零的命运像极了甄嬛拼搏矛盾的一生,在这个吃人的封建制度下,无论进退,最终一子棋落,满盘皆无赢家。

甄嬛满身荣耀的背后,只余一地孤寂,满目疮痍。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电视剧《甄嬛传》的悲剧意蕴[J] .艺海,2014(08):133-134.

[2] 陈红梅,宫闱中的“看”与“被看”——解读《甄嬛传》中的女性群像 [J].

新闻知识, 2013(01):69-7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