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奖金为什么花不完(为何奖金总是发不完)

知本加财经声明:本文由《知本加财经》原创,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

诺贝尔奖奖金为什么花不完(为何奖金总是发不完)(1)

最近几天,诺贝尔奖陆续公布了各大领域的获奖者。

当然,作为小编这样的俗人,压根不关心获奖者是谁,倒是今年的单项奖金,又比去年多加了100万瑞典克朗(约为76万人民币)。

那么问题来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其源源不断的奖金究竟哪来的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看诺贝尔基金会的生财之道。

诺贝尔奖的由来

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大发明家诺贝尔命名的。据了解,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发明专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雷管和安全TNT炸药。

到了1895年,诺贝尔快不行了,于是就留下了3100万瑞典克朗,并立下遗嘱,将这笔钱奖励给在五个领域做出特殊贡献的人。

这五个领域便是如今我们熟悉的化学、物理、和平、生理医学和文学。至于为什么没有数学奖,据说是因为诺贝尔年轻时好不容易谈了场恋爱,结果女朋友却跟一个数学家跑了……

也许有人会问,那经济学奖呢?其实诺贝尔的遗嘱里确实没提到经济学领域,是到了1968年,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瑞典银行在自己300岁生日之际,又提供了一大笔钱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后几年,瑞典一行仍然会定期给诺贝尔基金会拨款,来维持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的发放。

花不完的3100万

换句话说,诺贝尔奖的初始资金也就只有3100万克朗,但是据统计,从1991年到2014年,诺贝尔奖总共发放了16335万克朗,就单是今年的5个奖项(经济学奖由瑞典银行支付),奖金就高达5000万克朗,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初3100万。

那么,从1901年首次颁发算起,为什么诺贝尔的奖金发了119年还发不完呢?

其实,诺贝尔基金会最初确实面临着资金有限的问题。一开始,按照诺贝尔的遗嘱,他们只能把这3100万投资于风险较小的银行存款和公债上,但很快便发现,投资收入远远赶不上支出。50多年后,诺贝尔基金会的资产已经流失了60%,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瑞典政府一看,这样不行啊,于是便允许基金会进行独立投资,可以将资金投放于股市和不动产里面,这才让诺贝尔基金会的运营出现了好转。

随着20世纪80年代资本市场黄金时期的到来,全球股市及不动产疯狂增长,诺贝尔基金会也从中大捞了一笔,从此彻底摆脱了运营苦难的窘境。

进入新世纪,诺贝尔基金会再次改进了投资规则,允许将资产投资所得用于发放奖金,而不像过去奖金只能来源于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红利,这也使得基金会可以用更高比例的资产投向股市等市场,获得更高的回报。

据统计,到了2019年,诺贝尔奖的奖金加上基金会的运营支出,仅占到其总资产的2.1%,6000万克朗的奖金对于如今的诺贝尔基金会来说,真的只是"洒洒水"而已。

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组合

那么作为资深的理财能手,诺贝尔基金会有着怎样的投资策略呢?以下便是诺贝尔基金会的各项投资占比:股票55%、固收类资产10%、不动产10%以及另类投资25%。

不过诺贝尔基金会投资的毕竟是欧美股市,A股市场似乎不太适合投入如此大的比例,具体原因大家的都懂。更何况即便是诺贝尔基金会投资也曾大亏过,比如据其2011年的年报显示,由于全球股市不振,其股票投资亏损了1900多万克朗。

相比之下,桥水全天候基金的这份配置,或许更适合国内的投资者:30%股票、55%中长期债券、7.5%黄金、7.5%大宗商品期货。

当然,并不是说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这样的比例投资,而是要学习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投资方案,慢慢建立起合适自己的投资配置,总有一天会有收获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