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气候与寒带气候的区别(高海拔和寒流对其附近地区气候影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高海拔与沿岸寒流的共同点是都具有降温作用,不同点是高海拔降温呈立体分布,而沿岸寒流的降温则是整体性的。另外沿岸寒流还有降湿的作用,其所过之处降水普遍呈减少态势。而高海拔山地则不然,山地的降水根据方位、高度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迎风面降水增多,背风面降水减少。

极地气候与寒带气候的区别(高海拔和寒流对其附近地区气候影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

气温与海拔呈现负相关关系,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海拔一千米的高度,气温会比同纬度海平面地区温度低6℃。由于气温的下降与海拔高度呈相关关系,高海拔山地的气候根据海拔的不同呈现立体分布。当然大自然环境毕竟不是实验室,气温下降还会受到气流温度的影响,山地的实际降温效应要更为复杂。再加上降水量的不同,山地的立体气候分布在迎风面和背风面的上下限是不同的。

极地气候与寒带气候的区别(高海拔和寒流对其附近地区气候影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

以位于赤道附近的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为例,在其东侧迎风坡,山脚为热带雨林气候,海拔1000米到1900米为热带草原气候,1900米到2800米为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气候),2800米到3300米为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气候),3300米到4300米为高寒草甸带(亚寒带气候),4300米以上则是高寒荒漠和积雪冰川带(寒带气候)。而在背风坡,由于接收到的暖湿气流减少,降温效应更明显,各气候带的上下限海拔高度普遍下降。

绝大部分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寒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低,能使经过的地方降温减湿。寒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是世界海洋中洋流家庭的重要成员。寒流与其所经过流域的当地海水相比,具有温度低、含盐量少、透明度低、流动速度慢、幅度宽广、深度较小等特点。由于寒流温度低,其流经之处的空气温度随之下降,水汽不易蒸发,空气中的水分子减少,空气湿度降低,导致寒流流经地区降水减少。

极地气候与寒带气候的区别(高海拔和寒流对其附近地区气候影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

以南美洲为例,秘鲁沿海的沙漠气候带直抵赤道附近。只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秘鲁沿海存在一个自南向北流寒流,也是世界知名的强大寒流:秘鲁寒流。如果没有秘鲁寒流,秘鲁沿海大部分地方都应该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但由于强大的秘鲁寒流给秘鲁邻近海域带来明显的降温降湿效应,这一海域空气中的湿度极度减少,无法给秘鲁沿海地区带来海洋水气,导致这一地区形成降水稀少的热带沙漠气候。

综上所述,高海拔和寒流的共同点是都会带来降温效应,导致温度降低。不同之处在于,山地的降温效应呈立体分布,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寒流的降温效应呈平面分布,流经海区温度整体降低。另外寒流的降湿效应是整体性的,而山地则会因迎风面/背风面及海拔高度不同而不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