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眩晕什么情况易发病(经常头晕眼花头胀)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眩是指眼花或者眼前发黑、黑懵,晕是指头晕或者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不定。因二者常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不规律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及生活作息无规律的人群增多,该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肝阳上亢眩晕什么情况易发病(经常头晕眼花头胀)(1)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出现头晕眼花症状是身体虚引起的,应当滋补,各种滋补保健品不间断,殊不知用药不对症反而会导致越补越虚。在眩晕病的众多病因病机中,肝火旺也是很常见的一类,这一类型的眩晕,盲目地滋补,就如同往火里加柴,结果是火越烧越旺,导致症状加重。

肝阳上亢眩晕什么情况易发病(经常头晕眼花头胀)(2)

肝有火,是眩晕病的常见病因!

古今医家对眩晕的见解各有不同,但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其中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就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肝热上冲,肝风内动是导致眩晕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而《素问·标本病传论篇》中亦有言:“肝病头目眩,胁支满。”提出肝病可表现为眩晕。

后世医家临床实践总结认为,平时情志抑郁、多思忧虑,易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失疏泄,则肝气郁滞不通,使得清阳不能轻清上达,头目失养,故发为眩晕。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所记载:“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此为肝气郁结所致眩晕。临床所见,这一类患者常表现为情志抑郁,善太息,头晕,纳呆食少,舌淡红等症。

肝阳上亢眩晕什么情况易发病(经常头晕眼花头胀)(3)

另外,肝郁日久则化火,或者素体阳盛,肝火内炽,上扰清窍,也会发为眩晕。此为肝火上炎证所致眩晕。临床所见,这一类患者可见眩晕头胀,心烦失眠,睡眠差,眼睛干涩,口干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等症。

肝阳上亢眩晕什么情况易发病(经常头晕眼花头胀)(4)

而肝气过强,阳亢于上,或肝肾阴虚,肝属木,肾属水,水不涵木,则肝阳偏亢,也会发为眩晕。此为肝阳上亢所致眩晕,临床所见,这一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胀,脚软如踩棉,耳鸣如潮,心烦焦躁,夜不能眠,口苦,舌红苔黄等症。

肝阳上亢眩晕什么情况易发病(经常头晕眼花头胀)(5)

事实上,肝有火所导致的眩晕在临床上很常见。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需要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易情志不舒,如经常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志,久而久之,郁而伤肝,导致肝气不舒,郁而化热,耗损肝阴,风阳上饶,循肝经走行,上冲于头面,发为眩晕。诚如朱丹溪所云:“气有余便是火。”而对于这一类的眩晕,不能盲目滋补,而应以“清肝、平肝、疏肝”等为法,辨证论治。

清肝、平肝、疏肝,治眩晕症!

《知医必辨》曰:“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通畅而不病。”中医认为,肝主人体气机疏泄,具有条畅气机、疏土助运、调节情志等功能,而肝脏的喜性是喜条达而恶抑郁,郁则易化火、生风,因此在病理上,肝阳易郁、易亢,而肝阴则易亏。故对于眩晕病的从肝论治,主要从3方面着手。

(1)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肝的气机疏泄功能有助于推动全身血液和津液的生成、运转和输布,从而使得脑窍得以滋养,肝气郁结则会阻碍气血的运化过程,故治当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清利头目。临床常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辨治。考虑到肝郁极易犯脾,在用药时少佐白术、茯苓健运中焦脾气;又气郁日久化火,无形郁热亦可上扰清窍,加重眩晕,兼有心烦易怒等症,加淡豆豉、知母、焦栀子清热除烦;若有平素情志不畅,自觉咽部异物感明显的表现,则加半夏、厚朴、苦杏仁降气散结。

肝阳上亢眩晕什么情况易发病(经常头晕眼花头胀)(6)

(2)清肝泻火,平肝潜阳

这一治法主要针对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两个证型,肝火上炎,多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清肝泻火。焦躁易怒明显者,则加牡丹皮、知母以清热除烦;夜不能眠差者,加夜交藤、茯神以安神助眠;大便不通者,加火麻仁以润肠通便。肝阳上亢则多用天麻钩藤饮加减,以平肝潜阳。

肝阳上亢眩晕什么情况易发病(经常头晕眼花头胀)(7)

(3)养肝补血,濡养脑窍

中医认为,肝藏血,肝血具有濡养全身组织、脏腑、头目等作用,肝藏血功能正常,气血充盈,则阴阳平衡,机体基本生命活动才能维持正常。《证治汇补·眩晕》指出:“血为气配……此眩晕生于血虚也。”如果素体肝血亏虚,或产后出血,或久病耗气伤血,皆致肝藏血功能失常,无力封藏、固摄血液,周身气血不足,头目、筋脉失养。则会导致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易困倦,心慌心悸,夜寐难安,舌淡苔白等症。对于肝血亏虚所致眩晕,一般用补血常用方四物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

肝阳上亢眩晕什么情况易发病(经常头晕眼花头胀)(8)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之中一脏病变可直接或间接传及其他四脏,肝脏功能失常便可累及脾、肺、心、肾四脏,加重眩晕症状。所以调理时应兼顾调理其他脏腑。比如此前的一位62岁的患者,30余年前出现眩晕、耳鸣,反复发作;近10月加重,发作性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双耳耳鸣,左耳听力下降,右耳听力可,有堵闷感,平时情绪急躁,精力不济,头昏蒙不爽,记忆力下降,纳呆,眠差,舌红苔黄厚腻。辨证为风痰上扰。

考虑到该患者有痰,而《丹溪心法•痰》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故以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治疗,选用温胆汤加减:黄连,竹茹,麸炒枳实,陈皮,天麻,钩藤(后下),石菖蒲 ,远志,郁金,胆南星,天竺黄,珍珠母。7剂,每日1剂。

复诊自述眩晕未再发作,耳鸣及堵闷感减轻,仍然有头昏沉不爽的表现,精力、记忆力改善。食欲改善,仍然睡眠差,醒后易汗出,大便干、日一行,舌红苔薄白少津。这是痰热未化完全,气滞痰阻之象。所以上方去钩藤,加火麻仁以润肠通便。继服14剂后,诸症悉除。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