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

一个地方的语言习惯,彰显了一定的地方特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重庆话.......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1)

现在的重庆话里面,不但有当代的新重庆话,也有近代的老重庆话,还有近代以前的古代重庆话——比如明朝的重庆话。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2)

明朝的重庆人,他们说的重庆话,现在很多还保留在我们的口语中。来看看这些400年前的重庆话,你会不会说:

杵人(chu,音楚) 用言语顶撞人。例句:一句话就把别个杵多远。

熁(xie,音协) 用小火烤。例句:这火虽然不大,也有点熁人哦。

上祝下土,这个字打不出来(zu,音祝) 鼻塞。例句:他说话瓮声瓮气的,鼻子遭zu到了。

䁧(miao,音瞄) 看的意思,现在多用“瞄”字。例句:斜起眼睛䁧一眼。

皴(cun,音村) 皮裂。例句:天好冷,脸都皴皮了。

埨(lun,音棱) 地上有土凸起,也写作“棱”。例句:前面地上有个埨埨。

哦嚯 感叹词,现在多表示遗憾、倒霉。例句:哦嚯,这下遭了噻。但是这个词,在明朝表示多的意思,有点像现在成都话里面的“嚯哟”、重庆话里面的“哦哟”。

萫(xiang,音向) 佐料。现在一般叫萫料。例句:你厨房的萫料齐不齐呀。

老革革 现在读音还是“老革革”。指人或者物很老,多贬义。例句:他一个老革革,未必还懂得起新玩意儿唛。

軃(tuo,音妥) 下垂。例句:你衣服下摆軃到地上了。衍生义“軃神”,指不修边幅之人,带贬义。

挡(dang,音荡) 挡住。例句:前面的路,遭一坨大石头挡到了。

鋊(yu,音玉) 某物被磨得渐渐减少。例句:这根铁棒都遭磨鋊了。

晌午(shang wu,音赏午) 中午,也指午饭。例句:你吃晌午没得?

鲊(za,音乍) 鲊鱼、鲊肉。大米磨面后,加盐和花椒抹在肉、鱼之上。现在川渝等地也普遍有鲊鱼鲊肉。

崽(zai,音宰) 现在重庆话多用崽儿一词表亲昵。原指儿子、晚辈。

篾条 竹条。明朝读作迷条,现在重庆很多地方也这样读。

《重庆方言词解》写作“漤”(lan,音懒),用盐腌渍东西。例句:凉拌黄瓜要先滥(漤)一下。

矮矬矬 形容人矮,贬义。现在也经常使用。

膖臭(pang chou) 非常臭。膖(pang),只用于和臭助词,只能说膖臭,不能说膖香。例句:你好久没洗脚了,一双脚膖臭。

抔(pong) 用手盛装水等物,普通话读音pou。例句:你手里抔的啥子东西?

………………

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么久远的就一点一滴地沉淀下来了......

现在我们就来继续说说那些重庆话......看你听不听得懂......

菢(bao)鸡母:《广韵》:“菢,鸟孵卵,”《通俗文》:“鸡做卵,北燕谓之菢。”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3)

坌(ben):一个人蘸两个碟子———坌(笨)了又笨。坌在重庆话里有蘸、沾、糊等意思。明代人李实《蜀语》云:“和物曰捹”。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4)

跍(ku):跍是蹲的意思,《汉语大字典》引《戏曲剧本选集》中“手扒栏杆过桥嘴,但见乌鸦跍几堆。”《集韵》中:“跍,空胡切,蹲貌。”这相当于重庆话中说的gu或ku。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5)

告(gao):尝试。“告”本字为“校”,也作“较”,有校验、校试的意思。《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琴瑟不较,不能成其五音”,较者,校量也。

校验乐器必须边校验边试,所以引申出“尝试”的意思。此外,《史记·春申君列传》:“韩、魏之强,可以校秦”,“校”有“较量”之意。比如,重庆话里的“你打球不如我,不信我们告一盘”,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此外,虽然现代汉语中,“较”“校”“告”三字读音不同,但在古汉语里,读音却是相同的。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6)

哈(ha):傻,表示愚笨。《西游记》第20回:“行者道:‘老儿,莫说哈话,我们出家人不走回头路!’”。重庆人一般说哈不说傻,比如“你个哈儿”,用的正是此意。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7)

奓(za):张开。宋代韵书《广韵》说:“奓,张也。”读zhà,今重庆方言读zā。比如“你鞋子奓口了”,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8)

跐(zi):念做“ci”,重庆话读“zi”。左思《吴都赋》:“虽有雄虺之九首,将抗足而跐之”,跐,踏也。脚踩着前后摩擦,引申为搓擦。重庆话说“洗澡不用水——干跐”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撇脱(pie tuo):轻松,容易,泛指省事。《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要之,持敬颇似费力,不如无欲撇脱。”重庆话里“他图撇脱,穿个拖鞋就出门了”,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筶[gào]一盘,释义:尝试。

例子:你打不赢我,不信我们告一盘。

敹[liáo]一下。《周書》曰:“敹乃甲冑。”

释义: 缝缀(西南官话区生活常用词)。

例子:妈,衣服烂了,你帮我敹几针呀!

冰凊[qìng]: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9)

释义:也做”侵“,清凉,寒冷的意思。

例子:喊你多穿点不穿,手都冰凊老,快点滚去铺盖窝儿。

跐[zī]一下,左思《吴都赋》:“虽有雄虺之九首,将抗足而跐之。”

释义:重庆人说“跐”,不是说ci,读zi。踏的意思,脚踩着前后摩擦,引申为搓擦。

例子: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跐一哈,摩擦摩擦。

擤[xǐng]鼻子

明朝的冷知识(这篇能教你说几句明朝的重庆话)(10)

释义:用手按住鼻孔出气,以排出鼻涕。

例子:把鼻子擤了撒,鼻龙口呆的,看到都不安逸!

搣[miě]开,释义:掰开。

例子:巧克力搣成两半边撒,我还不是要吃一半。

(资料来源:上游新闻、水煮重庆等)

是不是觉得读了这么多年书,居然有这么多汉字不认识,哈哈哈O(∩_∩)O哈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