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人,汉末群雄之一。袁绍出身有”四世三公“之称的汝南袁氏。袁绍曾经作为司隶校尉,协助大将军何进扶立少帝,谋诛宦官,何进被宦官谋杀后董卓入京,欲废少帝,扶立献帝,袁绍挺身反对,与董卓矛盾激化,于是悬节城门,弃官而去。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1)

袁绍影视剧形象

袁绍的无情无义,在他的整个军阀生涯中处处可见。

1,曹操借天子名发起十八路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时,李儒向董卓进言曰:“今失了上将华雄,贼势浩大。袁绍为盟主,绍叔袁隗,现为太傅;倘或里应外合,深为不便,可先除之。请丞相亲领大军,分拨剿捕。”卓然其说,唤李催、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第五回)。袁绍明知自己的叔父和宗族在董卓的手下,却津津有味的当上了盟主,毫不顾忌整个宗族的其他族人的安全,为自己而不顾亲族,可见其人多么的自私自利。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2)

袁绍影视剧形象

2,谋士田丰曾评价袁绍说: “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第二十一回)袁绍确是这样一位不念忠诚的领导人。刘备一度归顺他,合力攻曹,但当刘备提议要去说服刘表联合攻曹时,他竟当众表态: “若得刘表,胜刘备多矣。”(第二十八回)此时此刻刘备就在他的面前,竟然当着刘备的面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其多么无情。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3)

田丰影视剧形象

3,关羽曾为曹操斩杀袁绍大将颜良、文丑,颜良、文丑二人跟随袁绍多年,屡建战功,是他身边的心腹爱将,二人阵亡,未见他有任何悲痛的表示。而当刘备提出为他招降关羽时,他竟高兴地表示: “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第二十六回)对待曾经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尚且如此对待,其无情可见一斑。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4)

颜良影视剧形象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5)

文丑影视剧形象

4,在官渡出兵前,沮授就把自己全宗族的人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 “吾随军而去,胜则威无不加,败则一身不保矣!”(第二十五回)因之尽散家财,与家人诀别。在袁绍手下干事的人没有起码的安全感,他们多被袁绍所忌,落得个可悲的下场,袁绍之无情无义可见深得帐下大臣熟知。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6)

刘表影视剧形象

5,讨伐董卓失败后,屯兵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他粮草缺乏,冀州牧韩馥派人送粮以资军用。袁绍谋士逢纪劝谏说: “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袁绍听此建议,有所心动。逢纪进一步为袁绍策划了智取冀州的方案: “可暗使人驰书公孙瓒,令进兵取冀州,约以夹攻,瓒必兴兵,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第七回)袁绍闻计大喜,即暗约公孙瓒共攻冀州,相许平分其地,公孙瓒即刻兴兵,自北直攻冀州。袁绍却使人向韩馥密报公孙瓒进攻冀州之事,韩馥慌忙聚士商议,荀谌提议请袁绍同治州事,共保冀州。长史耿武劝谏说: “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韩馥坚持说: “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能而让之,诸君何嫉妒耶?”(第七回)坚持迎袁绍入冀州。袁绍到冀州后,在一次冲突中斩杀了与自己作对的耿武等人,任自己部属田丰、沮授等人分掌州事,尽夺韩馥之权。韩馥被逼出逃,袁绍终占冀州。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7)

公孙瓒影视剧形象

虽然袁绍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冀州,但是逼迫韩馥出走,使得袁绍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性格展现在了天下面前,导致没有人才投靠。

“四世三公”的门阀门楣,给袁绍带来了不可比拟的地位和声望,但是也养成了袁绍高高在上无情无义的性格,这就导致作为初期势力最大的诸侯最后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与之相比,一穷二白却最后开创蜀国的刘备却是一个仁义无双的人。

刘备,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汉朝皇族后裔,出身贫穷,少时以贩屦织席为业。三国时蜀汉开国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8)

刘备影视剧形象

1,刘备可以为了他人考虑而放弃自己的利益。赵云是当时武艺超群又办事精细的第一流将才,刘备在起兵不久帮助公孙瓒攻袁绍时初次与赵云相见,就甚相敬爱,有不舍之心,及与赵云分别时,执手垂泪,不忍相离。当赵云表示自己认公孙瓒为主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时,刘备感叹说: “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第七回)洒泪而别。显然刘备认为公孙瓒对自己有恩,也认定瓒将来成不了气候,但又不好挖恩人手下的人才,只好与这位少年将才联络感情,等待“相见有日”。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9)

赵云影视剧形象

后来,刘备几经辗转,找到了赵云。赵云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刘备对众人说: “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赵云表白心意说: “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也。”(第二十八回)

2,刘备协助公孙瓒解袁绍之围,被瓒荐为平原相。后受孔融邀请,帮助孔融解黄巾余党管亥之围。随即帮助徐州太守陶谦抵挡曹操的进攻,曹兵退后不久,陶谦去世,临终前将徐州太守之职传于刘备,并遗书申奏朝廷。陶谦让徐州,刘备谦意推辞,徐州百姓则拥挤府前哭拜说: “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在整个过程中刘备一直时在帮助其他人,将自己的仁义展现给了世人。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10)

刘备影视剧形象

3,刘表多次提出自己死后让刘备作荆州之主,但刘备却认为,“景升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第三十九回)曹操大举进攻新野小县,孔明建议夺取荆州安身,以拒曹操,刘备又是不忍图之,并声言: “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第四十回)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11)

刘表影视剧形象

4,刘备携民渡江之时,众将一再劝他弃百姓先走,他认为“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第四十一回)。

5,当刘备攻取西蜀的时机已成熟时,他却一再推托说: “刘季玉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庞统建议他与刘璋会面时,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唾手可得西川,他却认为: “季玉与备同宗……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并指责庞统: “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第六十回)

袁绍为什么对刘备有恩(论成败英雄之袁绍无情义和刘备有仁义的比较)(12)

刘璋影视剧形象

刘备以儒家的思想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那么仁义就摆在了首位,以仁为本。所以刘备在接人待物,处事的方法上,处处以仁义为目标。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好名声,和群众基础。使自己名满天下的不是所谓刘皇叔的身份,而正是刘备的”仁义“

最终,袁绍以自己的利益为主,毫无情义,见利忘义,对手下不义,逐渐失去了手下的效忠,导致自己最后的失败。反观刘备,处处以仁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让自己名满天下的同时,也吸引来了大批的能臣武将,诸葛亮,庞统,魏延,黄总等,不都是在刘皇叔的仁义之下投效他的,也正是因为他的仁义,益州才会有法正等人的投效,才可以取得益州,站稳脚跟,最后三分天下,开创蜀汉。

所以,袁绍败于自己的无情无义,刘备成于自己的仁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