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迷人的秋天散文(藏在秋色里的记忆)

最迷人的秋天散文(藏在秋色里的记忆)(1)

藏在秋色里的记忆

文|李珑

我喜欢七彩的阳光,因为她辉映出人间无限的斑斓和特色迥异的四季景象。如果说,春色是十分撩人的,那么秋色必定是令人迷醉的。

浅秋时分,依然是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盛夏苍翠,随风摇曳。正是这阵阵秋风,吹得时光微凉;场场秋雨,淋得山河换装。即所谓:秋风秋雨起苍黄,人间已是秋风凉。

当大地步入深秋,便开始逐渐地变幻起容装。仿佛是老天爷有意抖落着他的调色盘,不断刷新大自然。真是三天不出门,景色又换新。

斗转星移下的秋分之后,秋色愈加浓烈。浅黄、金黄、深黄,终致一片秋红映眼帘。恰如唐代诗人王绩诗《野望》云:“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人们常常用“金秋”一词描述秋色的美好,是因为进入深秋,大地一片金黄,山河“尽带黄金甲”。此时此景,不仅仅是给人以色觉上的金黄,更是平添出粮食丰收的无限喜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ˑ李绅《悯农》)放眼秋收的稻田,金灿灿的稻菽随风翻滚着波浪,扑鼻的稻香真的可以令人心醉。这是春天播下充满期待的良种,经过了夏季汗水的辛勤管护,终于可以看到并收到的硕硕成果。这是对劳动者最好的回报,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毕竟“为民以食为天”。故有刘禹锡《秋词》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记得半个世纪前,响应号召下乡“学农”,接受“再教育”,还是初中一年级少年时期的我,跟随学校来到江苏陆郎镇。正值深秋“双抢”,十来岁的我们置身于茫茫稻田,弯下腰来几乎可以捉迷藏了。刚刚学会一点点收割稻子“技术”的我,也学着和大家一样挥舞起镰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排排一行行地割着金灿灿的稻谷。忽地,正干得起劲的我“啊”的一声大叫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手中的镰刀顺着稻竿向上一滑,殷红的鲜血从我的左手瞬间向外溢出,滴洒在稻田里。钻心的剧痛,让我本能地扔下了镰刀,紧紧按住伤口……

至今,我的左食指上还清晰地留有约一厘米长的刀疤呢。就是那时钻心的疼痛和这永久的刀疤记忆,让我真正懂得了盘中餐的“粒粒皆辛苦”。不能浪费一粒米的观念,非但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也成为教育后代的一项重要理念,我那早已成年的孩子至今餐后碗里也是不会剩下一粒米饭的。

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当然也还有精神。那是大约十年前一个深秋日子,我出差上海,完成工作任务后恰逢周末,与几位同事顺道去了著名的周庄。巧遇当地一个小型菊花展,把江南水乡的秋色装点得格外浓郁。正当我漫步在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秋色景致中,时而又专心致志地拍摄着美丽的菊花时,仿佛觉得身后的远处有人在喊我。停步回首,只见几十米之外,有十几位年轻人齐刷刷地一边高举双手摇摆着,一边高声大喊“李老师”……疾步赶过去,原来是一群我的刚刚毕业、已在江浙沪工作了的学生,利用假日组团来此郊游呢。

“他乡遇故知”啊!顿时学生们把我们几位老师团团围住,那种热情真的是无法文字描述。一阵热烈的交流后,大家毫无疑问地一致认为必须拍照留念,记录下这难得的时刻。直至如今,每当我回想起那时的场景,特别是翻看到那几张珍贵的照片时,我心中就有一种仿佛是劳动者秋收的幸福感。作为教师,育人如同育桃李,看到自己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正如同看到万亩良田里金灿灿的稻谷丰收景象,自然是由衷的喜悦和欣慰。因为这是师者丰硕的秋收,是师者独有的秋色。

苏轼《秋兴》云:“昨夜霜风,先入梧桐。”大自然就是有着这样无比神奇的功力,一旦过了霜降,秋色就会变得更加丰盈多姿。每每深秋,我禁不住秋色的诱惑,总会寻找一处深深秋韵之地,尽情地享受这秋色给予的饕餮大餐。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喜欢秋之红,是因为一片枫叶染了秋,才会有千红万紫晕人间。我会把漫山遍野浓浓的秋色装入行摄相册里,更会储存进我的美好记忆中。

在我的秋色记忆里,北京香山大气磅礴的满眼红枫,新疆塔里木魅力无限的胡杨林,内蒙科尔沁一望无际的秋草黄,稻城亚丁冰川之下神奇的多彩秋景,黄山塔川粉墙黛瓦映衬下的乌桕之红,九寨沟五彩池悦目赏心的秋水斑斓,浙江丽水云和梯田稻穗的层层金黄,……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色彩都是一则美好的故事;秋风秋景爱秋红,每一则故事都是一篇永恒的记忆。

心理学告诉我们,永恒的记忆源自于真情的经历和用心的存储。所有的经历都不会被忘记,取决于主角是有意识的存储,还是无奈地被压抑到潜意识里。明爽的秋风,绚烂的秋色,仿佛一篇篇禅意深远的经文,只要你能静心品读,必定会有记忆长存。

秋天,正从我的身边缓缓走过,秋色却在我的记忆里深深驻扎。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忆秦娥ˑ咏桐》写道:“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秋意越浓,越容易感伤,毕竟秋去冬来归属自然规律。走过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和夏季的枝繁叶茂,才会有秋色的厚重丰盈。同样,秋去冬来之后,又将是一个崭新的繁花和丰盈。自然是这样的轮回,人生也是轮回的如此。

让我们在记忆里,深深地留下这个季节的每一道秋黄,每一抹秋红,每一则故事。……

最迷人的秋天散文(藏在秋色里的记忆)(2)

作者简介:李珑,男,安徽省合肥市人。知名临床心理学专家。大学教师,心理医生。工作之余,爱好与心理学相关的摄影与写作。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