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

1947年,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华东第一,晋察冀第六!

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1)

到1947年7月份,解放战争打了整整一年,这一年来解放军战绩到底如何呢?总体形势怎样?一共歼敌多少?全国几大战区谁的战绩最好?而谁又是排名最后的一个?

周恩来在小河村会议上给出了答案。

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打得十分艰苦,在敌军的强力进攻下,解放区面积大幅度缩小,很多解放区被敌军占领,甚至像解放区首府这样的重要城市也沦为敌手:

华中解放区首府两淮(淮安和淮阴)、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中原解放区首府宣化店,甚至党中央所在地、革命圣地延安也被胡宗南攻占!

事实上,到1947年过了一半的时候,回顾一年来的战况,各解放区的战事进行得都不顺利:华中解放区已经全部沦陷;山东解放区虽然有过孟良崮战役这样的辉煌,但随后的南麻和临朐打得十分窝火,七月分兵之后,华东野战军进攻受阻;贺龙和聂荣臻在大同-集宁战役中被傅作义战败,不久又丢了张家口;条件最苦的是陕甘宁战区,自从中央撤出延安之后,彭德怀率领只有几万人马的西北野战军苦苦支撑……

但毛泽东一直在不同场合宣称:国民党快完蛋了!

这是怎么回事?

而蒋委员长也不断给他的下属将领打气,说解放区大幅度缩小,他们马上就要被全部消灭了!

到底谁是对的?

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2)

存人失地还是存地失人?

其实,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对的。

解放战争开打一年以来,从国民党方面看,解放区被大幅度压缩,面积越来越小,战争进行得也很艰难,从他的角度看,共产党确实快不行了,这也代表了当时国统区的主流观点。

而共产党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为毛泽东并不看重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关心的是敌军的有生力量有没有在战争中被大量消灭。他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根据周恩来在1947年7月21日的小河村会议上的统计,解放战争爆发一年以来,共消灭国民党军高达120万

尽管解放区面积不断缩小,尽管各战区仗打得都异常艰难,但毛泽东一直很乐观,他判断国民党快完了。

这种乐观态度一直带到了小河村会议上,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做出战略部署:立即开始战略大反攻,刘邓大军马上千里跃进大别山。

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3)

简单来说,小河村会议就讨论三件事情:第一是一年来的战争总结;第二是目前的军事调整;第三是部署战略反攻。

这次会议就规模而言不算大,会议时间也不长,就两天的时间。因为是在陕北靖边一个叫小河村的地方开的,因此叫做小河村会议,也就是小河会议。

不过,这次会议对后世战争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

首先,会议决定陈赓和谢富治的太岳纵队不必来陕北支援党中央,而是进军豫西——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陈谢大军,和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外线作战的陈粟大军构成品字型结构,逐鹿中原。

其次,由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发起榆林战役——当然这次战役最终并没有达成作战目的,西北军代表邓宝珊驻守的榆林防守非常强悍,国民党嫡系的钟松绕开彭德怀的打援从沙漠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榆林城下——彭德怀最终下令撤出战斗。

最后,即将出任军委总参谋长的周恩来对全国各大战区一年来的歼敌成绩做了排名。

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4)

第1名是华东战区。

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华东区的仗打得最为艰苦,因为华东是最靠近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的区域,是老蒋的眼中钉,因此派往华东战场的都是国民党军中最强悍的美械自动化部队。但华东野战军的仗却打得很漂亮,特别是半年前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后,在陈毅的坐镇和粟裕的直接指挥下,打了不少大仗。

根据中央统计,华野一年来歼敌总量超过43万,歼灭整旅(师)30个。

由于敌军的强悍,因此华野的硬仗很多,自身伤亡也很大。但真金不怕火炼,华野在宿北歼灭戴之奇一个整编师,随后又在峄县取得鲁南战役大捷,活捉整编26师师长马励武,并组建了自己的火力强大的“特种兵纵队”,又在莱芜战役中歼敌4万多,生擒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李仙洲,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74师,虽然在南麻和临朐两战遭遇挫折,但几乎马上又在沙土集战役中歼灭国民党整编57师。

华东战区无论是从歼敌数量还是从大仗、硬仗的解放,都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

毛泽东总结说:“我华东军在第一年作战中,已表现自己为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5)

第2名是晋冀鲁豫战区。

晋冀鲁豫战区的前身是著名的八路军129师,这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也是八路军三个师中最能打的。

自从邓小平接替生病的张浩担任129师政委之后,他就和师长刘伯承结成战斗组合,129师以及后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都被叫做“刘邓大军”,刘邓的战斗组合一直持续了13年,直到新中国成立。

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晋冀鲁豫战区共歼敌超过28万,歼灭整旅(师)8个——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据,歼敌28万意味着“刘邓大军”歼灭的是相当于自身人数的一支大军。

排名第3的是东北战区。

林彪的东北战区是全国所有战区中最特殊的——离中国腹地最远。

林彪在东北一度很狼狈,有四平的挫折,更有逃过桃花江的难堪,如果不是杜聿明拦着,孙立人和陈明仁两位国军悍将就冲过松花江把林彪赶到苏联去了。

不过林彪毕竟是经过大场面的,他所在的北满一直军容齐整,而南满等地也在陈云、萧劲光和萧华的领导下从最困难的时期坚持下来,几场攻势下来,东北的胜利天平逐渐向林彪倾斜。

截止到1947年7月,东北战区共歼敌18万,歼灭整旅(师)8个。

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6)

第4名是晋绥战区。

相比大名鼎鼎的东北、华东、晋察冀和陕甘宁等解放区,晋绥战区相对来说名声较小,因为其实力确实不那么突出。

拿东面的晋察冀解放区比一下,就知道晋绥解放区是多么小了——地处荒凉的山西和绥远交界,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晋察冀解放区有人口2600万,城镇近百座,总兵力近24万;而晋绥解放区只有人口390万,城镇一共才不到20座,总兵力5.5万人,基本相当于晋察冀战区的五分之一!

但以贺龙和李井泉为首的晋绥解放区的战斗力并不算弱,在解放战争头一年的歼敌数量超过7万(和陕甘宁一起)。

第5名:陕甘宁战区。

陕甘宁战区其实和晋绥战区并不太好划分开。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西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其实多数是原八路军120师的班底,也就是贺龙的部队。胡宗南进攻延安的时候,因为贺龙不在,因此彭德怀临危受命,主动要求临时指挥西北野战兵团、承担保卫党中央的任务。

就物质条件而言,陕甘宁可以说是最苦的战区。

陕西北部、甘肃东部以及宁夏南部,这个边区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老百姓食不果腹,根本没可能有能力支持大规模的驻军——这也是毛泽东始终坚持西北只留少量兵力的原因之一。

彭德怀就带着仅有数万人的西北野战军奋战在陕甘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而他面对的却是武装到牙齿的胡宗南二十几万大军,胡宗南号称“天子第一门生”,又是蒋介石的宁波同乡,深得信任。

解放战争爆发第一年,西北野战军成绩其实是不错的,只是条件所限,即使有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三大战役的胜利,但无论是自身部队数量还是歼敌数量,都无法和华东和晋冀鲁豫战区相比。

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周恩来给全国六大战区成绩排队)(7)

第6名:晋察冀战区。

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晋察冀战区共歼敌6万,这个数量比较尴尬,只是自身部队数量的四分之一!

而且,在一年的奋战中,晋察冀战区没能成建制地吃掉哪怕敌军一个旅(师),打的都是消耗战。就连条件恶劣的陕甘宁战区,都能成建制地歼敌,相形之下,晋察冀战区的成绩确实不是很突出。

战争开始之前,晋察冀战区让十万战士复员回家,这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极大。更为可怕的是,聂荣臻面临的是国民党内最能打仗的人!

在国民党内,能称得上战神的只有两人,南有白崇禧,北有傅作义。

白崇禧的桂军从来都让人不寒而栗,红军时期的湘江战役、解放战争中的泗县战斗、“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以及后来第四野战军在南线大追歼时的青树坪战役,我军著名将领彭德怀、陈毅、刘伯承、邓小平和林彪都吃过桂军的亏。

而傅作义曾经一度和八路军走得很近,号称“七路半”,但在解放战争却给我军造成极大的麻烦。

在晋察冀战区三大败仗中,聂荣臻全是败给傅作义,绥远战役、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战役,败因其实就三点,一是傅作义行军迅速,二是傅部作战强悍,三是傅作义极为狡猾。

小河会议之后,朱德和刘少奇亲自来到晋察冀战区指导工作,改组野战军领导机构,对部队进行整编,这才使晋察冀战区的被动局面逐渐扭转过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