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峰有唱过林俊杰的歌吗(歌曲火自某音就等于Low)
音乐不分国界、地域,重要的是能否直达人心。
最近,林俊杰在自己沈阳演唱会上翻唱了《起风了》,令众粉丝纷纷泪流满面——早前JJ曾在《梦想的声音》节目中翻唱过这首歌,却由于版权问题没有解决,导致这个翻唱版本遭到雪藏。在国内各大音乐平台上,并不能听到JJ版的《起风了》,这无疑成了JJ自己以及众歌迷心中的一大遗憾。
为了弥补歌迷,JJ这次特意自掏腰包购买了这首歌的版权,这样宠粉也是让人觉得做JJ的歌迷实在太幸福。
这首《起风了》是火自短视频平台某音的作品,原为日本音乐人高桥优的代表作。在中国,这首歌经重新填词并由网络歌手“买辣椒也用券”演唱,在某音平台上十分火爆,后来又被更多某音发烧友竞相翻唱。
除了JJ,吴青峰也对这首《起风了》相当喜爱。在JJ之前,青峰就已经在《歌手》节目上贡献了自己版本的《起风了》。两大实力歌手都不约而同地翻唱了这一首歌,除了可以说明这首歌词曲本身质量上乘,也说明了当今某音歌曲日渐逆袭、进入主流视野的现实。
曾经的“网络歌曲”,确切而言应是指代一种制作上低劣、风格上口水的作品门类。一首歌被称为“网络歌曲”,往往就会被看做LOW的代名词,是上不了台面的劣质产品。
之所以人们会对网络歌曲有如此深的偏见,也确实因为那类歌曲除了洗脑没有任何价值,也不具备欣赏和传播意义,例如《伤不起》之类就是典型。
然而,时代发展到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歌曲通过网络走红,各大音乐平台更是所有歌手们十分重视的发表歌曲的平台,这也就意味着,“网络歌曲”如今已经成了一个伪概念,因为严格而言,近年来所有新歌都是首先在网络推出,所有歌手都无法离开网络平台而生存。
在网络上推出的歌,早些年多数质量不高,但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精品。我们对于“网络歌曲”的偏见,也是时候修正过来了。
被称为QQ音乐三巨头的许嵩、汪苏泷、徐良,早期正是因为在网络平台发歌而受到关注,时至今日,他们已经成为华语乐坛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许许多多优秀的独立音乐人也选择了首先在网络分享作品的方式,在受到关注、积累一定粉丝之后才发唱片、做巡演,比如大家现在喜爱的陈粒,最先也是作为豆瓣音乐人而被关注。如今,不仅她的作品具有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力,走红之后,她还积极参与各种音乐类综艺节目,以一己之力呼唤大众对原创力量的重视。
主流大平台也在逐渐摘掉对于“网络歌曲”的有色眼镜。同样在歌手节目中,除了青峰,汪峰也翻唱过网络播放量过亿的神曲《再也没有》,而这首歌的原唱永彬也登上了最新一期的《中歌会》舞台。
再比如,走可爱轻快风的《学猫叫》,在2019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上惊喜亮相,很多大咖都把它当做日常卖萌必备背景音乐。而陈柯宇的《生僻字》也被江苏卫视春晚列入节目单,通过一首歌曲我们不仅感受了旋律,还学习了生僻的汉字,应该称之为优秀的创作无疑了。
一提及“某音神曲”,许多资深乐迷仍不由自主地发出鄙夷之声。事实上,这大可不必。网络本质上只是一个载体,通过网络发歌曲,只是传播方式之一种。以传播方式来评判作品的优劣,难道不是过于荒谬吗?
时代在进步,不仅网络歌曲的品质在提升,发歌的音乐平台也在流变。从最初的几大网络音乐门户,到现在各种大热的例如某音这样的短视频网站,本质上它们都是平台和介质。我们不能因为一首歌火自某音,就去轻易去否定它。
在网络、网站的助力下,无数的优秀作品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发扬。一首歌今天火自某音,未来可能又会从某音变成其他哪一个大热的平台。所以,不要因为一首歌在某音上火了就歧视它。自以为站在听歌鄙视链顶端去瞧不起喜欢某音神曲的人们,无疑是一种过于狭隘的思维方式。
让我们回归作品本身,去讨论作品好坏,而不是因为它的来源就对其嗤之以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