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现代同一个人相遇(与古时的痴人相遇)

庞立群“老屋三楹,丛书充栋白昼取一书,必秉烛缘梯上下”——晚明学者钱谦益在《初学集》中如是描述钱功甫的日常生活钱功甫是明代苏州书画家、藏书家钱叔宝之子,他守着父亲留下的三间老屋,继承家学,耄耋之年依然痴心苦志,藏书、抄书不辍,日夜校勘即便是大白天取书,他也得手持蜡烛攀梯取之,家中藏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代现代同一个人相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现代同一个人相遇(与古时的痴人相遇)

古代现代同一个人相遇

庞立群

“老屋三楹,丛书充栋。白昼取一书,必秉烛缘梯上下”——晚明学者钱谦益在《初学集》中如是描述钱功甫的日常生活。钱功甫是明代苏州书画家、藏书家钱叔宝之子,他守着父亲留下的三间老屋,继承家学,耄耋之年依然痴心苦志,藏书、抄书不辍,日夜校勘。即便是大白天取书,他也得手持蜡烛攀梯取之,家中藏书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钱谦益与钱功甫交好,某天,钱功甫对他说:“吾贫老无子,所藏书将遗不知何人。明日公早来,当尽出以相赠。”钱谦益也是爱书之人,次日一早便去钱功甫家,老人却只字不提前日所言之事。钱谦益自是知晓君子不应夺人所爱,只得恹恹折返。那年冬天,钱谦益有事要北上,临行前去钱功甫家告别,病中的钱功甫正在抄写古籍,老人知道钱谦益将要外出,仍不提先前允诺的赠书事宜,还委托他代为找书。待钱谦益回来,钱功甫已然离世,所藏之书一夜散尽,全部按斤卖出,一本书仅值几文钱。故事至此戛然而止,钱功甫的书痴形象跃然纸上,耐人寻味。

我置身的年代,生活已日趋潦草、粗糙,少有痴人。偶尔徜徉于书海,我能与古时的痴人相遇,画痴、石痴、茶痴、梅痴……林林总总,意会心谋间,几多玩味。

斗墨习俗盛于北宋,以墨色之黑为胜。苏东坡的朋友李公择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墨痴”,但凡看见亲朋好友手中有好墨,此君拿起便走,家中因此“悬墨满室”。东坡语云:“非人磨墨墨磨人。”

痴情于某物,追求生活的雅致,原本无可厚非,但若沦为物奴,实在是不慧之举;恰如佛家所言,贪、嗔、痴属于“三毒”。“非人磨墨墨磨人”,苏东坡对李公择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

好物,不为物役;好雅,不作媚雅,方为痴中真谛。

自古文人多爱砚,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陆树声便是一例。陆树声终日与笔砚为伍,但与墨痴李公择的多多益善截然不同,陆树声自号“十砚主人”,尽管爱砚成痴,平生收集的砚石不过十方。尤为难得的是,有客来家中观砚,指出陆树声的藏品并非砚中佳品,陆树声的回答耳目一新:以他本人的资质,不足以拥有世间最佳的砚石,这些看似平常的砚石托付给他,正是各得其所。《明史》记载,陆树声享年九十七岁,这或许与他淡泊名利、爱物有度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