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段子(中年的人设和标签)

中年段子(中年的人设和标签)(1)

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一提到中年,首先想到的标签或许就是“油腻”。

“油腻”这个词从哪儿来的已经记不清了,也不重要。自从有了个这次,周围反而遇到和听到的对某个中年的评价是“不油腻”。

原本各种正面的形容词,比如:靠谱、可靠、拎得清……用一个“不油腻”基本都可以概括。

“不油腻”成了一个针对中年的褒义词,在语感上甚至有那么点高级感。

很多时候,“贴标签”被认为是一种主观性甚至“带节奏”的表现,但是在中年的“油腻”这个词上,“标签”相比“人设”反而是对一个中年人更客观、真实的评价。

“人设”,原本用于公众人物的个人形象打造,就是娱乐圈所谓的“包装”。

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听说歌唱舞台上的人“包装”的时候,特地问了很时尚的姑姑这是什么意思,回答是“就是把他不擅长唱的地方回避,突出优势的地方”。其实这原本是种积极的方式和行为。而如今,“人设”开始变味,成了刻意展现和放大正面形象的“表演”。

其实,每个人都很在意甚至有意打造自己的“人设”,尤其是中年。

无论是出于工作、社交甚至育儿的需要,都会展现自己想要别人看到的一面。而这种刻意又会在不经意的时间和地点被“揭穿”,不说“人设崩塌”,至少形象会大打折扣。

“人设”是一个主观打造的东西,哪怕是“善意的谎言”。当然,很多时候,为了维护正面“人设”,中年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言行,如果这种正面效应具有普遍性,何尝不是“精神文明”的进步。

“标签”与“人设”不同。标签更多是他人“打上”的,是他人的评价。“人设”的打造有时候可以和“标签”一致,但是在如今交流渠道如此广泛的环境下,当“人设”和“标签”冲突,往往“标签”的影响力更大。

能够为你“打标签”的人往往接触较多,你所打造的“人设”对他们来说影响力会越来越小。比如在公司的中年老员工或者领导,“风评”就是标签。

在公司,有一位老同事,可以说是看着他从普通基层员工一路晋升到领导岗位。刚认识他时,他不苟言笑,似乎在工作上不好打交道。其实这就是他的“人设”,熟悉了之后,他其实是个很“耐思”的人,但是一旦在工作上,依然“不好说话”。

实际上,不苟言笑、不好打交道的“人设”正是为了工作中避免出现因“很好打交道”而和工作的规章制度出现冲突的情况。所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给予帮助和解决”成了很多同事给他的“标签”。显然,“标签”比“人设”更客观和可靠。

人到中年,刻意去打造“人设”不如多了解下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标签”,往往就是对自己更准确的定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私信,将尽快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