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的诗句:拨开云雾见月明

作者:杨 琼日前,艺术史学者金匠博士的新著《遮蔽的真实——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生活图景》出版本书可以看作对《清明上河图》的“符号学”分析与解读,为大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拨开云雾的诗句:拨开云雾见月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拨开云雾的诗句:拨开云雾见月明

拨开云雾的诗句:拨开云雾见月明

作者:杨 琼

日前,艺术史学者金匠博士的新著《遮蔽的真实——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生活图景》出版。本书可以看作对《清明上河图》的“符号学”分析与解读,为大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从“读”画到“观看”

作者在引言中指出:“所谓手卷,应该握在手中欣赏,观赏者从右到左一段一段地展开,又一段一段地卷上,每次展开一个手臂的长度。”但是,“现在我们在博物馆中观赏手卷作品,展览的方式是将手卷整段展开陈列,尽可能地让观者一览无遗地看到手卷的全貌。”“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暗示着现代公众空间和技术的发展对人们观看方式的影响。”作者指出:“我们今天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许多知识,包括众多研究专家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在错误的观看方式基础上所产生的认识。”这一问题的提出,对我们重新审视《清明上河图》无疑具有点醒作用。

手卷不仅仅具有空间意义,也具有时间意义,是叙事的图像呈现。古人素有“读画”之说,这里头有文化因素,亦有心理因素。文人画兴起之后,在画上题跋、钤印成为中国画的特殊“构图”方式,也就是常说的诗、书、画、印一体,故中国画“正确”的观看方式似乎是“读”。但在指出“面对一幅作品,古今观看方式不同”这样的事实之后,作者仍然选择了“观看”而不是“读”,并给出了合理的理由。

一般来说,“读”是由一处图像向另一处图像过渡转移,步骤较为固定。它以某一段图像为时间节点,一段一段地向前推进,直到整个“叙事”结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诸如“同一个人为什么多次出现在画面中”之类的疑问。而“观”就不一样了,它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可以“舟行碧波上”,也能“一览众山小”——前者是点视,后者是散视,抑或点视与散视交互,具体由观者的站位、角度、情绪等决定。作者以临写《清明上河图》的方式,将自己置于与它的相互关系之中。他不是简单地观看或者注视作为图像的物,而是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把自己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决定了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观看”方式。

图像背后的真实

除开引言和附录部分,其余三十六小节是作者对《清明上河图》的图像解读,每个小节都对应一段图画。针对其中出现的对象,作者从符号学角度一一作了分析,能指或所指、内涵及外延、具体还是象征……每一个细节都予以说明,目的自然是为了“去蔽”,即把画作背后的所指呈现出来,进而还原其所揭示的真实历史生活场景。

为了更好地感受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心路历程,捕捉其释放出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全景式临写(这一点或许是金匠有别于诸多理论研究者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图像证史、图史互证的方式对其进行了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解读。

在书中,作者不时强调,要通过一个个不同的符号分析其背后潜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心理。其对“十里长亭”“花栲栲”“欢门”“望旗”“漕船”“衙署”“税务所”等物的考证,基本上都与流行的观点不同,并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比如有些研究者依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认为一个建在郊外高台上的亭子是“望火楼”,但金匠通过分析并证之以史料及文学作品中关于“长亭”的描述,指出这个“亭子”应该是“秦汉时期以来的旧制,是在官道上每十里设置一座长亭……并委任一位亭长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供行人歇息”的“十里长亭”。又如,作者通过《宋朝汴河船》《宋史》等史料,判断柳荫下的两艘木船是“活跃在汴河上‘岁漕东南之粟’的漕船”,又通过河道上只有两艘漕船来判断,这是私家的漕运船只,而不是编纲(一般是二十到三十艘的规模)而行的官船。同时,作者还注意到“漕船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点,它们是固定船舷板的铁钉”。通过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作者以相关文献为依据考证出宋代造船业和冶铁业的发达情况乃至当时的工业化程度。

当然,一些符号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的真实”,作者也只能根据史料进行推测,有些观点还有待商榷,但仍不失为“一家之言”,能为后来者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诗性的叙事

如果把《清明上河图》看作一首诗,那它就是一首历史叙事诗,它通过图像叙事的方式概括了北宋都城汴梁近郊草市的繁荣社会生活。相应于《清明上河图》的叙事效果,《遮蔽的真实》一书既是学术研究著作,又不落学术研究之窠臼,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采取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扫描式的解读。如同《清明上河图》的结构一样,本书也表现出了一首完整乐章般的节奏感。读它就像读一部通俗的叙事作品,一部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反映北宋宋神宗时期人们生活风貌的民俗史作品。它以图像考据为基础,证之以历史、地理、民俗、经济、文学等,文笔生动,娓娓道来,把一幅本是抽象的视觉艺术作品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作者还在附录中针对性地提出五个“W”,即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Who(谁),集中探讨了《清明上河图》“名与实”“时空观念”“地域性”及“为什么创作”“为谁创作”等问题。通过比较、说明、分析、总结,作者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为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这一论证过程提供了较为清晰的思路。

如果我们想在某个视角“读懂”《清明上河图》,或者想获得与图像相应的文字诠释,笔者认为此书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照文本。(杨 琼)

来源: 河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