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隐居吗(为什么君王不要下厨房)

扯组织管理,就点击关注“青谈阔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孟子隐居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隐居吗(为什么君王不要下厨房)

孟子隐居吗

扯组织管理,就点击关注“青谈阔论”。

齐宣王,真是不简单。不简单在哪呢?明明自己很厉害,还是装着明白装糊涂。

当然,孟子也是极为聪明,看他们两个的对话,就像是神仙打架,乐趣无穷。

这一节,就讲到了,“君子远庖厨”,也就是说国君不要下厨房。为什么呢?由头再哪呢?就在这里了:

齐宣王问:“我想当霸主,和齐桓公,晋文公一样,好不好?”

孟子:“理想低了,要当周文王,天下的天子才配你啊!”

齐宣王:“我行吗?你别忽悠我”

孟子:“你当然行啊,你有仁爱之心啊。”

齐宣王:“何以见得呢?我咋不知道呢?”

孟子:“听说,你有一次见到祭祀用的牛,舍不得杀,所以让杀牛的人,放过它了。对吧?”

齐宣王:“是有这么回事。”

孟子:“所以啊,牛你都不忍杀,所以说明你有仁心啊。不过,我又听说你换了只羊,顶替那头牛,去完成祭祀了对吗?”

齐宣王:“是的。”

孟子:“这就麻烦了,我是知道大王你有仁爱的心,别人还以为你小气,舍不得杀牛,拿头羊来糊弄祭祀。”

齐宣王:“我们齐国虽然穷,我牛还是拿得出的吧。也太夸张了。”

孟子:“所以,以后大王,就不要去厨房了,该用什么礼,就用什么礼,你这仁爱之心,在厨房一心起,就坏了规矩,下次可能就杀只鸡来祭祀了。”

上面转成白话的,有我自己脑补的内容,权当是附会。

但是呢?有一种说法是:“法自乱于上”,法律都是上面的人开始破坏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礼法自是君王定,即便是因为恻隐之心,随便改变自己定的礼法,也是不合适的。

怎么办呢?君子远庖厨,看不到牛和羊,而是关注礼的本身,就可以了。

当然,孟子还有其他想说的,具体是什么呢?下回分解。

欢迎点击关注。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