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孩子不听管教(十几岁的孩子屡教不改)

孔子评价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在孔子的心里,自己在有些方面比不过颜回,能做到“不贰过”的,就是颜回了。

孔子对颜回这么高的评价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颜回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看来孔子觉得自己都做不到不贰过呢。

七岁孩子不听管教(十几岁的孩子屡教不改)(1)

那我们的平平常常的十几岁的孩子,可不可以“屡教不改”呢?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在探寻自己的意义,觉得自己是大人,什么都可以自己做主了。

那是不是我们就不管了,放任自流?

当然不,不但要管,而且要更加讲究方法。

学会讲小故事,让孩子听进大道理。

七岁孩子不听管教(十几岁的孩子屡教不改)(2)

比如我家孩子现在上初二,喜欢写作业的时候把手机放到旁边。每次看到他这样做的时候都很着急,但是只要我一张嘴想提建议,他就会瞪眼睛不乐意。

有一天,无事。

我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男孩在海边学习。因为他喜欢大海,还想背书。然后他很为难:

“我是在海浪不断涌上了的沙滩和海水交界的地方背书呢?还是在离海水远远的沙滩上坐下来背呢?”

很纠结,既不想弄湿了鞋,又不想离开大海,还不想不背书,怎么选择呢?

我儿子脱口而出,当然是坐的远远的背书啊。

我笑了笑,当晚上做作业的时候,我看见手机在桌边,我指着手机说:“你看,对于学习而言,此刻它像不像大海?”

说实话,当时无结论。第二天再写作业,孩子把手机关了。

七岁孩子不听管教(十几岁的孩子屡教不改)(3)

有段时间经常看到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听歌,当他看见我们就会告诉我们,他在休息5分钟。

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在午餐时讲的:

一个人在回家的路上会路过别人家的一棵杏树,这棵杏树每年春夏之交都会结出黄澄澄的杏子。

路过的人很想尝一颗,主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杏子被别人摘走。

于是每到杏子熟了的时候,这个人都会绕很远的路回家。

家人很是不解,都问他:“那条路很近,为什么不走呢?”

他告诉家人:“那条近路会在杏树下经过,只要路过就有被人误认为摘杏的可能,为什么要造成别人的误解呢?”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

我给他讲的故事,并且告诉他:“如果你担心我们误解你,那么休息的五分钟就带着耳机来客厅和我们一起听歌。或者你不担心误解。”

一个不留痕迹的故事,孩子们不管嘴上是不是承认,但心里都是认可的,所以既然道理懂了,如果孩子坚持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那么怎么做?

孩子的心中一定会有主意的。

孔子都不能做到“不贰过”,所以孩子们也可以有犯错误并改正的机会,在错误中不断成长的孩子才会在未来有更强的判断能力。

十分感谢你的阅读!我是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孔凡伶,欢迎大家继续提出育儿问题并一起探讨。原创不易,还请朋友们多多动手评论并点赞关注“孔凡伶家庭教育成长”,同时转发给你的朋友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