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古镇古寨(漯河故事凌云台)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

在郾城区新店镇台西村和台东村,有凌云台、九女冢等历史遗迹,有“梁上君子”的故事与传说。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探寻历史留下的印记。

凌云台留下美丽传说

凌云台位于台东村和台西村中间,为一凸起的高地,南北长125米,东西宽120米,高出周围地面4米至6米。台子南边是一个斜坡,顺着斜坡向上,就能看见一个大门,上面写着“凌云台”三个大字。来到台上,斑驳的大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中间长长的走廊尽头是一所小学。

漯河古镇古寨(漯河故事凌云台)(1)

“这上面原来有个庙,后来这里建成了学校。”88岁的村民王国法说。

关于凌云台,有许多民间故事。凌云台即指魏文帝凌云宫。据资料记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在洛阳。十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台接受玉玺,建立魏朝,史称魏文帝。后来,曹丕在距受禅台三十里建造行宫。凌云台由此而得名。

相传,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台接受玉玺时,突然有一只凤凰从受禅台后凌空而起,翩然南翔,落在距受禅台三十里处的一口浅井里。后来凤凰不见了,井口却出现了一块四方形的裂青石。凤凰再次起飞时,竟在平地隆起了一高台,它没能挣脱被压在地下。曹丕十分激动,把这个高台视为他的发祥地,遂下令建造行宫。此高台就是后来的凌云台。

凌云台还有一个名字叫“凌云栅”。史载,唐元和九年,彰义军(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领兵作乱,威胁东都洛阳。唐宪宗发兵九万讨伐,数年攻克不下。中书侍郎平章事裴度请战,亲督大军驻扎于洄曲镇(今郾城区裴城村)。吴元济为抗拒裴度东伐,曾驻军凌云台,并筑大栅于台上。在裴度的攻打下,吴元济弃栅而逃。所以说,凌云台又称“凌云栅”。

凌云台多年来吸引了不少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来此调查研究。据考证,凌云台上不仅留有汉唐遗迹,出土的文物及断崖处的遗迹表明这里还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有斧、锛、刀、铲、凿、镞等,出土的陶器有鬲、豆、瓮等。凌云台还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秘墓冢历经沧桑

位于台西村北的九女冢相比凌云台历史更悠久,当地人都叫它九女城或者九迷营、九迷城。

记者了解到,20世纪60年代,因为建设需要,村里曾组织村民挖掘九女冢。七旬老人王朝阳是其中一员。据他回忆,墓中不仅有人骨、兽骨,还出土了不少陶器。在挖掘过程中,墓室突然坍塌,3名村民被掩埋土中,挖掘就此作罢。

由于历史原因,原有的9个墓冢仅存3个,已被草木覆盖。3个墓冢南北方向排列整齐,跨度为125米。从掘毁的墓中看,均是拱顶多室墓结构。墓室绘有壁画,有猪、狗、鸡、鸭、井、灶、壶陶器和汉五铢钱等随葬品。部分陶器上有黄色、绿色的釉。

郾城区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通过考古发掘、查阅史料发现,九女冢系东汉晚期墓冢,墓主人可能是帝王之女刘利。

据《后汉书·皇后纪》记载:“延平元年(106年),皇女敕封临颍公主,适即墨侯侍中贾建。”这位公主仪服同藩王。公主死后,大都葬于封地。台王当时是许县地,位于临颍古城西南。《郾城县志》载:“郑州大学教授荆三林认为墓主可能是汉和帝之女、临颍公主刘利。”

九女冢对研究汉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是我市文物保护单位。

成语故事警示后人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件趣事。提起“梁上君子”这个成语,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就发生在台西、台东村。

故事的主人公是生于东汉末年的陈寔。据史料记载,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今河南长葛市)人也。年轻时他只是县城小吏。公务之余,由于手不释卷,得到县令赏识,被推荐到太学读书。学成归来,后任太丘县长。

东汉末年,陈寔隐居在如今的台西、台东村一带。据《后汉书·陈寔传》记载,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意思是一天晚上,一个窃贼潜入陈寔家中,躲在屋梁上准备行窃。尚未入睡的陈寔察觉到了窃贼的存在,但没有大惊小怪,而是不动声色地起床穿戴衣冠,然后把儿孙叫到跟前。只见陈寔正襟危坐,开始训诫儿孙:“做人一定要懂得自勉。那些坏人原本未必是坏的,只不过因为一些缺点未能及时改正,养成了坏习惯,最终酿成恶果。咱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便是这样的。”

窃贼此时才发现行踪早已暴露。众目睽睽之下,他感到无地自容,从屋梁上跳了下来,向陈寔请罪。陈寔对窃贼说:“我想你做这样的事可能是迫于生计。今后,你一定要改过自新。”说着,他命家人取出两匹丝绢送给窃贼。这就是“梁上君子”的由来。后来,“梁上君子”还出现在苏东坡、蒲松龄等名家的作品中。现在这个成语除了代指窃贼,也用来形容那些道貌岸然的人。

据《郾城县志》记载:“陈太邱墓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如今,两村的几户陈姓人家仍以陈寔后人自称。“梁上君子”的典故也被张贴在凌云台小学门口,时刻警示众人。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 旭 王 培

本文来自【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