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里的淤泥哪来的(西湖里长青苔)

2018-03-26 18:0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张梦思 记者 钱祎

西湖里的淤泥哪来的(西湖里长青苔)(1)

阳春三月,满城花开。杭州西湖边也是春意满满。袅袅柳丝点春水,灼灼桃花映湖色,阳光洒下,衬着西湖碧水的柔柔荡荡,更是一派美好春光。但天气一暖,西湖部分水面,尤其是湖西水域,却漂浮起了类似“青苔”的团状物。

西湖是杭州的“宝”,一点一滴变化都牵动着市民游客的心。有人问:难道是西湖水质不好,导致“青苔”疯长?

记者从西湖水域管理处了解到,其实不是长了“青苔”,而是湖水清澈,阳光甚好,西湖里的水藻在蓬勃生长。

西湖里的淤泥哪来的(西湖里长青苔)(2)

所谓“青苔”,其实是一些丝状藻类和其它藻类、悬浮物质相互缠绕形成的藻团,其中丝状藻类主要是颤藻夹杂部分水绵。颤藻,是一种自养型生物,没有叶绿体,但会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它的细胞里含有光合色素。

它从哪儿来?春天是万物生长复苏的季节,西湖里的各种植物也在茁壮成长换发生机。水域专家说,因为湖水清澈,光照又好,一些栖息在湖底的藻团也得到了阳光的“宠幸”,撒欢儿地进行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形成无数气泡聚集在藻团之下,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底泥也“拉不住”,藻团便被这些泡泡托起,慢慢浮上了水面。

西湖里的淤泥哪来的(西湖里长青苔)(3)

10年前,西湖里的水不够清、不够透,没法长出颤藻来,但随着近年来西湖生态修复治理的深入推进,沉水植物渐渐得到恢复,生态环境也显著改善。水透了,为颤藻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每到三五月,在湖西水域总是能看到不少,茅乡水情水域因为是菹草、苦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的“地盘”,沉水植物长得盛,就少了颤藻生长的地方,所以颤藻越来越少了。

可以说,湖底颤藻的生长,见证了西湖水生态越来越好、水质越来越清的过程,但当这些黄绿色的藻团一朵朵扎堆似地浮现,斑驳地铺在清澈的湖面上,可就不那么“可爱”了。

西湖里的淤泥哪来的(西湖里长青苔)(4)

为了及时清除这些不大和谐的藻团,维持湖面的清澈洁净,西湖水域管理处加紧马力,每天安排清卫保洁人员多管齐下:一组驾驶着漂浮物收集器,将这些藻团大口“吃”进;一组叫“水枪组”的利用水枪喷射冲刷,将这些絮状漂浮物打散逐渐沉底;还有一条小船沿着湖岸清扫收尾,保洁师傅手持特质的细网兜手动“捡漏”。

只要光照好,藻团就会悄悄地冒上来,所以这段时间,水域清卫保洁的工作量大了不少。工作人员说,“今年的‘青苔季’比去年提早了不少,春节前打捞清理工作就开始启动了,最近正式进入‘春忙期’,小南湖水域多的时候一个240升容量的桶,每天能捞七八桶。”

工作人员还说,忙过这阵,又将迎来“飞絮季”,守护这6.5平方公里的西湖可是不容易呢,但水域管理处的清卫保洁师傅们每天守着西湖忙忙碌碌10多个小时,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欣赏到西湖洁净美丽的模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