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怎样转电商模式(他们还是要在济南开实体店)
大半个月前,萱萱更新了朋友圈:“回意”以另一种方式归回了,它跟你们爱的“小奈”在一起了。
萱萱,在意大利生活了10年后回济南创业。2019年末,他们夫妻二人在宽厚里创立的“回意意大利餐厅”结束了营业。后疫情时期,萱萱找到了小奈的主理人Lina,8月9日,她们采用了合作经营的模式并带着新品牌“久食集”,向食客们宣告回归。
尤艳军,多年从事家居生意,半佛系店主。疫情后,他将一处旧厂房内的仓库改成实体店,以低成本的模式开放经营,几个月下来,已成为小红书上济南的“著名”家居打卡地。
夏天,曲水亭街的新晋商户,刚刚开业就遭遇了疫情。她摆过夜市、做过代购,在调整了运营思路后,她踏踏实实回归了实体店。
今年,电商平台、直播圈比以往都要热闹,以低成本换大收益也不再是做梦。但在后疫情时代,济南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里,依然有很多裹藏着有趣灵魂的实体店主,或逆风追梦,或创新破题,或淡定坚守。
很多事是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改变的,他们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在变与不变之间,他们依旧想唤醒城市中疲惫审美,依然在制造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店中店”,让她们活下来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宽厚里的各大商铺来说,着实是个打击,“小奈”就是其中一个。主理人Lina回忆起来,依然心有余悸。为了生存,她在朋友圈卖过鲜花、水果,幸好,生活还要继续,人们还要过生日,靠着做生日蛋糕,她的甜品店活了下来。
生存的本能让实体店主们尝遍了“花式自救”的方法,而一旦活下来了,自然就想活得更好。
在济南的甜品圈,Lina的“小奈”是高品质的代名词。她对蛋糕有纯粹的热爱,而这也让她对食物有了更高的追求。从德国学成归来后,她有过一个星期只卖出一两个蛋糕的“低谷期”,德国甜品讲究工整、对称,没有花哨的包装和色素,但仅从外形来看,这不符合国人审美。此后,Lina开始改变,她逐渐将“奇奇怪怪”元素加入蛋糕,在私房时期,就获得了高口碑,进而开了实体店。
Lina想让更多人吃到她的蛋糕,而她也为此做出了妥协:坚持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她选择将部分甜点的价格下调,并挑选几款适合大众口味的走量。走量需要扩大生产,于是疫情期间,她找了一处更大的房子当中央厨房,但她保留了位于宽厚里三楼的店铺。这是她跟老公卖掉婚房换来的资金,从设计到装修,每一处都有他们的痕迹,Lina舍不得。
厨房闲置了,又有一个问题随之而来,疫情后,下午茶的生意惨淡,原本营业到晚上10点的“小奈”,为了压缩成本,晚上6点就打烊了。
“以最小的成本活下去,我是不是可以邀请合伙人进来?”Lina想都没想,第一个邀请了萱萱。
萱萱习惯将有多年意餐经验的老公称为“厨子”。2019年处,她跟“厨子”在靠近宽厚里沿街商铺开了一家餐厅,主打家庭式的意餐。他们不屑工业酱汁的味道,不追求速度,只希望能为食客呈上汁水饱满的牛排、层次感鲜明的意面。尽管对自家食物味道的十足信心,但意餐的“小众”让“回意”注定是一场失败的创业。但近一年的经营,依然让他们凭借口味收获了一些追随者,也结识了临近店铺的Lina。
相同的留洋经历以及对食物品质的追求,让两位年龄相仿的女孩惺惺相惜。萱萱跟“厨子”商量后,毅然应约。
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失败,萱萱不想这次的合作只是生硬的将“回意”搬来。既然将店名改为“久食集”,她想从这个“集”的概念上做文章。除了“回意”之前的菜品外,她还加进来好吃的中式菜色,例如拌面、蛋羹。而这些中式菜品里,最受欢迎的是一道叫“秘制香辣虾拌面”的融合菜。这道菜的做法源自“厨子”在浙江菜系里寻得的融合灵感。
既然选择“合伙”,就可能遇到随之产生的“不合”,Lina对此也早有“准备”。“选择跟自己三观相符的合伙人是很重要的”,对于她和萱萱而言,目前的选择,都是后疫情时期,为了“活下来”而做出的最大的改变。
废旧厂房变身,隐秘角落变网红打卡
改造的废旧仓库成了年轻人蜂拥而至的网红打卡地,尤艳军连连称“没想到”。他今年41岁,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掩饰了南方人的身份。在济南从事多年的家居批发生意,疫情前,他在西市场二楼有处50多平方米的商铺。十几年的苦心经营没能大火,自从将店面搬到一处废旧厂房后,反而误打误撞成了网红。这不得不让他感慨网络时代的变化。
万盛街21号,是一家名叫金至公司的厂址,它的前身是济南造纸厂。走进公司大门,两侧的厂房还保留着红装的“外衣”,有些砖墙上还有爬山虎。据说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厂房20多个,目前大多被低价出租用做仓库,尤艳军经营的“印象home”就在其中。与其他被商业开发的老厂房不同,这里只有他一家是对外开放的。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未被大多人知晓的隐秘角落。
来到这里的人,能感受到另一个世界的“宁静”。木制的房梁清晰可见,有些已经有了残缺,斑驳的红砖瓦墙面上,有些白漆的墙皮也掉落了几层……建筑是像是一段凝固的音乐,它向人们娓娓道来岁月的故事,而正是在这饱含岁月故事的建筑里,让来的人才能对工厂外的世界有片刻的遗忘,沉浸在这一砖一瓦营造的空间里。
来的年轻人会自发地将这个“神秘”的宝藏地推荐到社交平台上,“印象home”就靠这口口相传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与此同时,在这些平台上,也有人发了一些负面评价,例如“没有空调太热”,“隔层不太牢固、走起路来不稳”,这些建议尤艳军都照单全收,“毕竟条件所限”,他坦言。
5年前,尤艳军寻到这里,租了三个厂房当仓库,直到西市场店铺的租约到期,又遇上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才萌生了将开放仓库的想法。“疫情后,有些实体店的经营遇到困难,找我进货的批发商就少了”,然而这次“自救”,却像是推开了另一扇门——他将其中一间厂房用钢结构做了隔层,多出来的空间里,可供他陈列出上千种家居产品。
尤艳军深知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但上半年“待在家里就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时间里,也开启了很多人对居家生活的关注,尤其想要参加“朋友圈做菜大赛”的年轻人,他们对摆盘有了审美后,势必对个性餐具有要求,这些都将成为他的精准顾客,尤其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女性,对这些瓶瓶罐罐更是没有抵抗力,这使得他对店面的前景抱有极大的信心。
“现在,我每平方米的房租成本是8毛钱,跟原来的5块对比,我成本降低太多了。”尤艳军说,成本降低后,产品的售价也相应有了下降。“大家远道而来,至少能买个实惠。”
在济南,改造后的老厂房焕发新生机的例子不少。像是大明湖畔的鲁丰造纸厂,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了年轻人的集结打卡地。而对位置偏僻的金至公司来说,尤艳军的改变算是“吃螃蟹的第一人”,如今,每天都有通过小红书、大众点评等社交平台寻觅而来的人,网红或是一种标签,尤艳军希望能通过这个它,再做点其他的事。
摆过夜市,最后她选择回归实体
在夏天眼里,曲水亭街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今年年初,自从在这里开了店,她生活的“两点一线”就更充实了。她的朋友圈里,除了对自家产品的推介外,最多是曲水亭周边商户的故事。但这一切都不能掩盖实体经营的颓势,开店伊始,她的工作室主打美甲,遇到了不大不小的“挫折”,后来夜经济势头猛烈,她就开启了白天实体店,晚上“练摊”的模式。
最初,“练摊”收入不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哺实体的亏损。但渐渐的,夏天觉得遇到了瓶颈,首先是夜市的业户越来越多,竞争激烈。二是自己在夜市卖的产品似乎不太对路。贵一点的茶具无人问津,走量的则利润太低。而让人纠结的是,现在实体店的客流增多,如果她跑出去摆夜市,店面还要找朋友代看。她萌生了放弃夜市的想法。
这也并不算突然,这期间,她一直在考虑实体店的多元化经营。为此她卖过鲜花、香水,搞过绿植团购,尝试多次后,她把自家招牌打了个“补丁”:营业品类增加了“韩国饰品、手办礼杂货铺”这两项。虽然美甲依旧是她的最爱,但为了生存,她依然是为顾客增加了多元化的选择,而增加的门类,也正是她的兴趣所在。
夏天总说,实体店不好干,但她却怎么也离不开这条街,她喜欢早晨在曲水河边晒太阳,逗逗街上的小狗,几步路就去大明湖逛逛,再回到店里,可能正遇到寻觅至此的姑娘,便为她找一枚合适的发卡。
夏天不算佛系的店主,但总在这个时候,她觉得特别舒服。
新时报记者:薛冬
摄影:郭尧
剪辑:王瑶华
编辑:卢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