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布叛乱被刘邦杀掉(黥布见汉王刘邦的驭人之术已臻化境)

【读原著、学原文】淮南王1至,上/方/踞2床洗,召布入见,布/甚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史记·黥布列传》

1.淮南王:汉四年七月,刘邦封黥布为淮南王。

2.踞:伸开双腿坐着。

翻译

淮南王到时,汉王正伸开双腿坐在床上洗脚,令黥布去见他。黥布非常生气,后悔前来,想要自杀。退出后来到客舍,帐幔、用器、饮食、侍从官员和汉王一样,黥布又大喜过望。

黥布叛乱被刘邦杀掉(黥布见汉王刘邦的驭人之术已臻化境)(1)

【悟原理】

解惑

1.据《史记·黥布列传》记载,黥布,原来叫英布,他还是少年的时候,有位相面的告诉他,要是受到刑罚,黥布可以称王。等他长大了,受到黥刑——脸或额头上刺字——所以也叫黥布。黥布还笑着对大家说相面的人说的话,大家也都一笑了之。

2.后来黥布被送到骊山服劳役,在骊山服劳役的有几十万人,黥布与这些人中的豪杰之士都有交往,后来率领着一些人逃到江中做起了强盗。

3.秦末大乱,农民起义,黥布率领人马投靠了项梁;项梁死后,又跟随项羽。在项氏集团,黥布的功劳是最大的。其中最著名的巨鹿之战,黥布便是第一批渡河和秦军大战的部队,立下了首功。

4.灭秦之后,鉴于黥布的功劳,项羽封他为九江王

5.汉二年,田荣叛楚、刘邦攻彭城,黥布都说自己生病,没有亲自前往帮助项羽,项羽也因此怀恨黥布。但是此时项羽树敌太多,又爱惜黥布的才能,所以没有攻打他。

6.汉三年,刘邦派随何劝降了黥布。项羽知道以后,派兵攻打黥布,黥布战败,与随何从小路投靠刘邦。

7.发生了这件事。

8.汉四年七月,刘邦封黥布为淮南王,让他率兵攻打项羽。

黥布叛乱被刘邦杀掉(黥布见汉王刘邦的驭人之术已臻化境)(2)

启迪

一、勇冠三军

我们说黥布是项羽手下第一悍将,一点也不为过:

1.击败秦军

秦将章邯消灭陈胜之后,又打败了吕臣的军队,这时秦军可谓士气极其高涨,而黥布偏不信邪,率领他的几千人的部队北上,在清波大败秦军。以几千乌合之众,打败士气高涨的秦军,足见黥布个人能力和指挥能力之强。

2.归附项梁

他听说项梁在会稽起兵,便率军归附了项梁。项梁军队攻打景驹、秦嘉时,黥布的功劳常常位居全军第一

3.项羽悍将

项梁战死之后,黥布奉楚王之命,同宋义、项羽等人北上救赵。后来项羽杀死宋义夺权,黥布便归入项羽麾下。

第一、巨鹿之战

面对章邯的几十万秦军,前往救赵的诸侯们都不敢出兵。项羽派黥布率两万兵马渡河同章邯作战,然后项羽才率领大部队渡过,经过破釜沉舟的苦战,最终击败章邯,解了赵国之围。可以说,黥布作为先锋血战秦军,才能为项羽大部队渡河赢得时间与空间,在巨鹿之战中,黥布立下了首功

第二、坑杀二十万秦军

章邯战败之后,率领余部二十多万人投降了项羽。也许是对秦军的仇恨,也许是处于安全考虑,项羽把这二十多万秦军全部坑杀了——执行这一任务的便是黥布。

第三、攻取函谷关

刘邦和项羽分两路灭秦,由于项羽在赵国与秦军主力决战,刘邦便比较顺利地攻进了咸阳,灭亡了秦国。汉元年十月,刘邦灭秦之后,听了别人的建议,派兵把守住函谷关。十一月,项羽就到到了函谷关,见刘邦竟然派人驻守,大怒之下,令黥布攻破函谷关。

第四、九江封王

项羽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把黥布封为九江王,分封的理由是:黥布是楚国的将领,而且经常获得首功。黥布是九江郡人,项羽把他封为九江王,就是让他衣锦还乡,可以看出此时项羽对黥布是非常信任的。

二、君臣隔阂

黥布为项羽立下了汗马功劳,项羽也投桃报李,对黥布进行了丰厚的赏赐,然而他俩这种亲密的君臣关系仅仅持续了一年的时间。

1.田荣叛楚,黥布称病

汉二年,田荣把项羽分封的三齐王都杀死,自称齐王,还联络其他对项羽有怨言的人,公开反叛项羽。项羽派人到黥布这里征兵,黥布说自己病了,无法出征,只派了将领带着几千人前去帮助项羽。

2.刘邦袭楚,黥布称病

项羽和田荣在齐地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刘邦率领诸侯联军五十六万人偷袭项羽的彭城,一举拿下,此时,黥布又说自己有病在身,没有帮助项羽。

三、黥布的心思

为什么封王之前的黥布英勇无比,封王之后的黥布却不愿意冲锋陷阵了呢?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1.相者之言

相面之人说的话,告诉黥布,他受刑之后,将来会裂土封王。现在看来,相面人说的话都一一实现了。黥布也受了刑,也封了王。因此,这就对黥布造成了一种心理暗示:你现在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不用再奋斗了。

2.安逸的生活

看一下黥布的一生,到现在为止,他经历了普通百姓、受刑、骊山劳役、江中为盗、反秦浴血奋战等悲苦的生活。特别是反秦战争中,他屡屡充当先锋,亲冒矢石,九死一生。如今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再让他把头别在腰带上浴血搏杀,他肯定不愿意——由奢入俭难,这是人之常情。

四、项羽强压怒火

项羽对黥布如此器重,然而黥布接连两次都没有亲自帮助项羽,以项羽的性格,应该发兵灭了黥布才对,为什么项羽没有收拾黥布呢?

1.无暇

此时,项羽被齐国、赵国、还有汉王刘邦搞的焦头烂额,没有时间收拾黥布。

2.爱才

或许有人会有反对意见,说项羽爱才的话,为什么韩信、陈平等项羽身边的人才他留不住呢?张良也是有机会跟随项羽的,项羽为什么不留下张良呢?这里我要说明的是,项羽的确爱才,但是他的爱才是有选择性的,项羽只爱猛将型人才。看一下项羽手下一直追随他的龙且、钟离眜、季布等人,哪一个不是猛将型的?正因为项羽喜欢猛将型人才,在鸿门宴上,项羽才会对刘邦阵营中喝酒吃生肉的樊哙敬爱有加,才会在此时不忍对黥布赶尽杀绝。项羽自己就是一员超级猛将型人才,所谓惺惺相惜,他喜欢猛将型人才也就容易理解了。

五、随何劝降

在得知项羽、黥布关系出现裂痕之后,出于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刘邦决定派随何前往劝降黥布。黥布在随何的劝说下,竟然真的同意投靠刘邦。黥布这一决定,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黥布为项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项羽对黥布也非常厚爱,让他裂土封王,他是项羽手下唯一享受这一待遇的人。那他最后决定投靠刘邦,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他前两次没有亲自去帮助项羽,他担心项羽将来会收拾自己。

六、战败归汉

以前项羽强压怒火没有收拾黥布,是因为没有时间,同时出于爱惜人才的原因也想给黥布改过的机会;而如今,黥布公然反对自己,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项羽无论如何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的,于是发兵攻打黥布。黥布被龙且打败,与随何一起从小路逃到了刘邦那里。

七、刘邦的权术

黥布与刘邦的这次会面,可以说是刘邦这个政治老流氓运用权术如火纯情的完美体现。

1.出乎意料的召见

黥布作为项羽封的九江王,和汉王刘邦的地位其实是相等的,甚至从所封的位置以及项羽对待的态度上来说,黥布的地位比刘邦还要高。此时黥布虽然战败来投,但最起码他也是一路诸侯王啊,最起码的礼遇也得有啊,然而刘邦召见黥布的方式,让他怒不可遏。

刘邦召见黥布时,正坐在床上,两腿伸开洗脚呢(汉代的床是坐具,和我们现在的床不一样)。“”就是“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这在当时是一种对对方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光这种行为已经非常不礼貌了,再加上刘邦还在洗脚……也就难怪原文记载“布甚大怒”,连用两个程度副词“”和“”,可想而知,黥布对刘邦的无礼,生气到了什么程度,难怪他后悔得想自杀了。

其实刘邦用这种方式召见别人,也不是第一次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召见郦食其时,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而且,还是让两个女子为他洗脚。

2.出于意料的待遇

郁闷的黥布见完刘邦之后,回到刘邦为他准备的馆舍,一到馆舍,再次让黥布出乎意料。只见刘邦为他准备的一切用品,包括随从官都和刘邦自己的一模一样。黥布见到刘邦对他如此礼遇,原本气的要自杀的郁闷之气一扫而光,瞬间转怒为喜了!

3.刘邦的权术

刘邦安排的让黥布前后如此巨大的反差,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黥布对刘邦产生心理畏惧感。刘邦和黥布都被项羽封为诸侯王,在某些程度上来说,黥布地位比刘邦还要高,因此,见面时刘邦用极其无礼的态度折辱黥布,使他的自尊心受挫,以便消除他高高在上的自我感觉,让他明白,他现在是来投靠刘邦的,现在他是刘邦的臣下,而刘邦是他的君主了。等羞辱完黥布之后,又用和自己同规格的待遇礼遇黥布,让黥布心花怒放,使黥布明白,他现在的这一切都是刘邦给他的,再次让黥布知道现在刘邦和他是君臣关系。——政治老流氓!牛啊!

4.黥布的短浅

当黥布认为自己受到了极大侮辱时,羞愧难当,甚至想自杀,然而他却没有自杀,只能说明黥布此时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已经没有了他冲锋陷阵时的勇猛果决,剩下的只是优柔寡断;而当他见到刘邦对他的超规格礼遇时,又立即转怒为喜,则证明黥布目光短浅,是个只看眼前利益的人。否则他也不会轻而易举地被随何说动,背叛项羽投靠刘邦了。

汉四年七月,黥布被刘邦封为淮南王,这以后,黥布和刘邦等人一起消灭了项羽。

黥布叛乱被刘邦杀掉(黥布见汉王刘邦的驭人之术已臻化境)(3)

应用

1.侧重于黥布的出身,我们可以看出,在创业时只有勇猛果决,勇往直前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如果创业时就畏首畏尾,瞻前顾后,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创业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2.侧重于黥布对项羽的前后态度,我们可以看出,由奢入俭难。在温室中呆的时间久了,就受不了自然环境的风吹日晒。同理,当领导的办公室坐久了,就听不到基层员工的心声。

3.侧重于黥布对项羽的背叛,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项羽对黥布的封赏都是黥布流血流汗、真刀真枪自己拼出来的,但是按照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观点来说,黥布仍然算不得忠臣,因为他曾经是项羽的部下。是项羽赏识他、提拔他,才能让他裂土封王,而他却为了一己私利,背叛故主,这在历朝历代、包括我们当今社会也是不会得到肯定的。

4.侧重于刘邦的驭人之术,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对权术的运用水平已臻化境。他首先打了黥布重重的一棍子,当黥布莫名其妙、怒火中烧的时候,又给了黥布一份重重的大枣。这种打一棍子给个枣吃的驭人之方,虽然不新鲜,但是却屡试不爽。

5.侧重于黥布对刘邦的转怒为喜,我们可以看出,黥布是个没有政治眼光的势利小人。这也为他将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因为任何一个清明的时代、任何一个积极的团体,都不允许有不忠不义之人的存在。

——本文史料来源《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黥布列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