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的墓圈竟然是空(日本很多人都认杨贵妃为祖先)

说起唐朝,我们会说这是一个开放繁荣的朝代,“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无一不令人称赞。可惜开元盛世之后却是唐朝的衰世,由盛转衰,只因一个女子。李隆基刚刚掌权时,励精图治,唐朝的势力在他在位期间达到极盛之势,不料一切都葬送在了一名女子身上。

绝色美人杨玉环的霓裳羽衣舞让高高在上的君王沉迷怀中,从此,唐玄宗不理朝政,成为她一人的李三郎。

杨贵妃的墓圈竟然是空(日本很多人都认杨贵妃为祖先)(1)

按常理言,日本人应不会空穴来风捏造祖坟,这出人意料的结尾竟从侧面佐证了唐传奇对这段帝王与王妃恋情的描述。日本著名的文学作品中,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都有这样的描述,他们推断杨贵妃确实没死而逃到了日本。

千年后,山口百惠认为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而像山口小姐这样的日本大家族是不会随意乱认祖宗的,这样说来,杨贵妃葬身日本古刹倒像是有根有据的。令人意外的是,红学大家俞平伯先生在研究过杨贵妃的相关书籍、记录后,也认为杨贵妃明面上是被君王白绫赐死,私底下却是被偷偷送往日本,在扶桑之地重新备受推崇。

帝王为求自保赐死美人的昏庸无能形象被重新改写,帝王又再次重现年少的痴狂多情。

杨贵妃的墓圈竟然是空(日本很多人都认杨贵妃为祖先)(2)

史书上也曾为唐玄宗的这段恋情的结尾披上一面神秘的面纱,唐玄宗从四川回朝后欲寻回美人尸骨,却遍寻无果,仅剩残存着美人香息的香囊,之后这个香囊便陪同君王共度余生。而在白居易的诗中,杨贵妃最终是远走海外,成为了海外仙子,金步摇依旧在头上点缀着她的美丽,这也都为美人身存海外做了佐证。

除此之外,马嵬坡下的美人墓仅剩空穴更是给人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为这段恋情书写各自满意的结局。后世的诗中也曾有暗示,所谓的美人墓中不过是衣衾香,仅有凌波袜。这也就为日本人大肆宣扬日本是杨贵妃身死之乡提供了依据,而美人被遣送到日本的故事也因此变得有血有肉,美人在那里繁衍生息,在那里葬身留下墓穴,在那里存留遗物。

杨贵妃的墓圈竟然是空(日本很多人都认杨贵妃为祖先)(3)

而如今的日本仿佛还是那个学习唐朝的小国,洋溢着唐风唐俗的气息,因此,美人在日本生存繁衍的惊天讯息也变得的确是情理之中。更别提日本人为了增加真实度更是在日本的杨贵妃墓外做了一尊活灵活现的美人塑像了,在这墓的周围还种植了不少中国的植物。杨贵妃更是成了这个日本小镇的招牌,用以招揽生意,聪明的商人还研究出了一款名为“杨贵妃”的面包与之相对应。

那个繁荣开放的朝代令无数的人憧憬和向往,那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他们拥有当时最高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令邻邦小国臣服,纷纷派遣“遣唐使”,进行学习和模仿。因此,当这位拥有天人之姿的美人到达日本后,日本人自然将其奉为最贵重的上宾,推崇之至,更别提这美人还是当时大唐帝王的宠妃,身份高贵,进而将对大唐的推崇与对美人的喜爱融为一体,供奉至今。

杨贵妃的墓圈竟然是空(日本很多人都认杨贵妃为祖先)(4)

我们不能轻易地将一切都否定,历史既是残忍的,也是充满着它的迷人浪漫,美人到底身葬何处没人能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美人的魂一定是魂归故国,回到那鼎盛繁荣的大唐。日本世代流传的这些传说实在出乎国人的意料,而且所有传说都有根有据,一个中国的贵妃竟然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有她的坟墓和塑像,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难道杨贵妃真是逃去了日本?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史料中最翔实的航海记载就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前后历经11年,经历了5次的失败,屡遭磨难,才终于到达日本。可想而知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杨贵妃想要逃到日本究竟有多大可能性呢?

杨贵妃的墓圈竟然是空(日本很多人都认杨贵妃为祖先)(5)

我们是大唐堂堂正正的后代,自然应将本属于我们的文化弘扬于世界,日本人号称是杨贵妃的后代,不过是为自己寻一个显贵的祖先,以显自己出身高贵,我们何必与之相提并论,我们生来就是唐人的后代,拥有这数不尽的传奇故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弘扬自己的文化,爱护好我们的古人古迹。

日本人对唐朝的崇拜不言而喻,而这也正是他们造出那美人墓的原因所在吧,但一个区区小国是无法与那气势磅礴的大唐帝国相比拟的。不论日本人将杨美人推崇到何种高度,她终究只会在中国这盛世土地的上空低吟浅唱,一曲诉衷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