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必备技能(未来战争的基本战法)

恩格斯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并认为:“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与量和取决于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迈进,体系破击战作为一种新的作战方式显现战争舞台。

未来战争必备技能(未来战争的基本战法)(1)

体系破击战是未来战争的基本战法

如果说,以体能占主导地位的冷兵器时期,战争表现为近距离格斗;以物质能占主导地位的热兵器时期,战争表现为平面火力对抗;以物质能向化学能转变的机械化时期,战争表现为大兵团立体对抗;那么,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信息化时期,战争则表现为体系与体系的对抗。集中体现在运用具有一定规模、相互作用的行动实体,依托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和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进行的体系对抗。战争不再是线式可叠加,在单一作战力量、武器平台之间进行,而是以非线性的样式呈现。

(一) 作战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形成体系对抗的物质基础

以往的战争时代,由于受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作战体系的构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达到理想的紧密程度,部队之间、武器装备系统之间“烟囱”林立,始终处于隔离状态,严重阻碍了整体作战效能的发挥。战争实践表明,庞大的军事力量如果没有完备的作战体系来聚合,即使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精锐力量,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信息时代,可以构建“要素通联、效能融合、运行顺畅”的作战体系,为体系对抗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各作战平台、作战要素、作战系统、作战单元等实体高度融合,形成诸军兵种整体联动,从而打破妨碍信息高速流动、实时共享和资源优化的各种壁垒,使各军兵种内部及相互之间的感知、指挥控制和机动、打击、防护、保障等系统融为一体,各个作战单元、各类武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形成整体对抗力量,进而促进作战方式由以往“单打独斗”式的对抗向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转变。

未来战争必备技能(未来战争的基本战法)(2)

(二) 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为体系对抗提供了技术支持

网络化的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战场感知、信息传输、指挥控制综合网络,通过它可有效地对作战诸要素链接为一个整体,以便更好发挥作战的整体效能。工业时代的树状、纵向指挥通信系统,严重制约了战场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利用,从而阻碍了作战力量的最优聚合,难以达成体系对抗。信息时代,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形成,能够按照“部署分散、效能聚合”的原则,实现诸军兵种间的信息实时共享,作战力量的融合无需再强调形式上的重组和空间上的集中,实时实现不同空间作战力量单元和保障力量单元的行动衔接与效能聚合,形成体系对抗。当前,最为典型的网络化信息系统是美军的C4ISR系统。可以预见,随着全球信息栅格网、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多基侦察探测系统等综合信息网络的建成,这些具有广域分布、无缝链接、随机组合、动态开放等特点的网络化信息系统,将会加速作战向体系对抗方向发展,并将进一步提升体系对抗的烈度。

(三) 多种作战方式的形成为实现体系对抗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在以阵战为基本作战方式的冷兵器时期、线式作战和散兵作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热兵器时期,人们的作战思想主要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为主,作战方式单一,对抗力量有限,难以达成体系对抗。信息化作战,人们不再注重把歼敌、俘敌多少作为胜利的主要标志,而是着眼于破坏敌作战体系的整体结构,瘫痪其主要功能,进而使敌丧失抵抗意志和能力,达到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依据这些作战指导思想,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电子战、网络战、信息火力战、特种战、心理战等作战方式显形战争舞台,成为重点打击敌作战体系要害目标和关键节点的战法和手段,可有效地对敌信息网络节点、指挥控制系统、侦察预警系统、支援保障系统、交通枢纽等实施打击,造成敌信息不灵、指挥中断、雷达迷盲、武器失控、补给困难、机动受限,最终达成使敌作战体系功能失调或完全丧失。由此可见,信息化作战方式可有力地促进体系对抗的形成,并将成为体系对抗的主要作战方法和手段。

基于以上认识,从战争体系的内在规律看,不管作战双方准备好与否,未来直接面对的战争游戏规则将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现代战争实践也证明这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我军当前情况,谋划体系对抗制胜之策,实施体系破击是最佳的作战方法。这是信息化时代的总要求,是信息化战争制胜的基本机理,也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本途径,对信息化局部战争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通过综合运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法律、文化等多种力量和手段,在战争准备和实施的全过程,以制衡、瓦解的非战争行动和决定性的非对称作战行动,破坏、打乱敌作战体系,达成遏制危机、控制战局、打赢战争的目的。

未来战争必备技能(未来战争的基本战法)(3)

实现体系破击战的关键技术

战史和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军事领域始终是对科学技术最新成就运用得最快的社会活动领域。科学技术也影响着作战方式、方法的重大变化。它通过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国家的军事战略,以及通过决定军事技术、武器装备的水平进而影响作战行动的方法。体系破击战的形成与发展自然也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

(一) 精确打击技术

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要求以最小的附带杀伤破坏换取最大的作战效果。这就需要借助精确打击技术来实现。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精确打击技术的发展,精确打击在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异彩纷呈,那些经过长途跋涉但在精确打击技术支持下却命中目标的导弹攻击场景,令人难以忘却。体系破击战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敌方的作战体系、网络化信息系统和认知系统,利用“点穴” 式精确打击这些系统,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前,实现精确打击的技术主要有精确制导技术,包括遥控制导、(红外、毫米波、激光、可见光成像等)寻的制导、惯性制导、(地形或景象)匹配制导、卫星制导、(多模)复合制导等技术;导弹突防技术,它是提高导弹攻击效率的关键技术;先进的战斗部技术,它是有效摧毁预定目标的关键。

(二) 信息攻击技术

体系破击战的主导性作战思想是如何去“破网”。若米尼说过:“实际上,如果战争艺术就在于要把主力用到决定点上,那么运用这个原理的首要手段,显然就是夺取主动权。”实施信息攻击,是体系破击战的关键,是获得主动权的先导。利用信息攻击技术,可以在体系对抗的各个领域对敌实行信息攻击,瘫毁夺志以削弱其整体作战能力。这些技术主要有电子干扰技术,包括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雷达干扰技术、光电干扰技术和水声干扰技术;网络攻击技术,包括网络入侵技术、计算机病毒攻击技术,用之对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和网络本身进行污染性攻击,阻塞性攻击和肢解性攻击;隐身攻击技术,包括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和声波隐身技术等,目前发展最快的是雷达隐身技术和红外隐身技术。

(三) 信息防御技术

进攻与防御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现代局部战争更让我们看到信息防御在确保作战胜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实施体系破击战中,防护被敌方体系破击显得同样重要。对信息系统的防护通常采取反侦察、反干扰、反摧毁、反网络攻击等措施。针对信息系统的信息窃取、信息篡改、信息破坏等技术越来越新,为防范之必然要采取新的技术。主要有信息加密技术,包括明文、密文、算法和密钥等关键要素;信息控制技术,通过访问控制、身份鉴别和口令控制来实现;信息鉴别技术,包括报文鉴别、数字签名两种;防火墙技术。

未来战争必备技能(未来战争的基本战法)(4)

体系破击战的制胜机理

哲学史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法国著名军事家福煦说:“战争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有其规律。”毛泽东则明确指出:“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除了我们的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体系破击战内在规律的探索,认识它,运用它,力争在信息化战争中步入胜利的坦途。

(一) 以攻心夺志手段破击敌认知系统

信息化战争,认知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战场,认知领域的斗争,在传统谋略对抗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高技术内涵,技术与谋略并举成为认知领域斗争的必然趋势。对认知领域重要性的认识,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活动绝对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还同时涉及使物质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并认为,精神因素是致胜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战争领域,“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一场战争中,当交战双方物质力量损失大体相等时,“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攻心夺志的心战手段摧毁对方的精神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时代,信息主导着物质和能量的发挥。随着信息平台的创立,作战双方的意志、智慧有了实时表达的中介系统,智力对抗在体系对抗中更趋突出,攻心夺志成为人们谋求心理制胜的基本指导。攻心夺志的手段很多,心理战、舆论战、法律战是典型的手段。通过攻心夺志,动摇和瓦解敌决策层的意志和信念,瓦解敌民心士气,从心理上击溃敌人,从精神上瘫痪敌人的作战体系,可以直接达成制止危机、战胜敌人的目的。借助现代高科技成果,广泛开展舆论战、法律战,宣传我正义性与合法性,在舆论上先声夺人;法理上先敌取势,最大限度地争取盟友、孤立对方,陷敌于广泛的道义谴责之中,置敌于心理弱势和劣势;在本民族、本国家内部赢得民心民意,得到高度支持,形成同仇敌忾的强大气势,震慑敌人,使其失去挑衅、对抗的信心,放弃分裂恐怖的图谋与活动;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增进基本民众的了解认同和友好感情,使和平、统一、发展、稳定成为主流民意,认清分裂不得民心。必要时,配合军事打击,发动心理攻势,通过实施精神与心理压制来瓦解敌方的军心士气,使其遭受挫折和失败,从而夺取作战的主动权。

传统的攻心夺志手段与攻城略地相比,一直处于辅助地位,随着高度精确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攻心夺志手段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其渗透性、时效性、震撼性更加突出,已成为破击敌认知系统的重心。因此,在体系破击战中,要游离传统的歼灭战模式,融合“技-谋”夺心方略,采用攻心夺志的新方法、新手段,更好地瓦解敌军斗志。

(二) 以信息作战手段破击敌网络化信息系统

打击敌核心要害部位历来为军事家用兵之首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拿破仑打击的是同他作战的那些国家的心脏。”体系破击战的基本着眼点和着力点是破坏支撑敌作战体系的网络化信息系统,造成敌方作战体系整体作战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分析敌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火力打击以及支援保障等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构成与关联,精心选择信息作战手段,重点对敌指挥、预警、情报及信息节点目标,实施信息攻击,迅速破坏敌作战体系的信息与结构重心,使其结构失当、运行失序、行动失调,瘫痪其作战功能,迅速夺取制信息权。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整体战斗效能是由各要素的局部效能通过一定的结构联结而成的,由于各构成要素在整个系统结构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就造成了这些局部效能在整体战斗效能中地位和作用的差异。信息化战场上,网络化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很多子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有着各自的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削弱系统功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破坏系统的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

因此,在体系破击战中,可依托信息作战手段如电子战、网络战、网电一体战等,重点攻击敌网络化信息系统的“三大网络”和“四类目标”,即通信网、雷达网、计算机网和指挥中心、通信枢纽、雷达站、计算机网络节点,达成“破网”目的。同时,在破击敌体系过程中,需动态跟踪敌作战体系及其关节点的变化规律,实时评估我攻击的效果,及时调整和变换攻击目标、攻击手段,始终着眼敌网络化信息系统的结构,追求最佳攻击效果,并连续攻击,累敌之弱,积我之效。

信息化战争,信息力成为战争力量的主导要素,它不仅渗透到作战指挥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渗透到武器装备和作战保障中,与整个作战体系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作战能力的“倍增器”。体系破击战中的信息作战,要着眼破坏信息力结构,使其在作战力量整体结构中难以发挥纽带作用,从而使其整个系统结构脱节,体系功能下降,甚至陷入瘫痪状态。着眼破坏敌信息力结构,在谋划上要求必须顺应信息化战争中以信息为中心的特点,重点是破坏敌信息的搜集、处理、传输的各个环节,削弱其信息力,从而影响、削弱以至彻底破坏敌人观察、决策和指挥控制部队的能力,使其失去大脑和神经,造成整个作战系统的溃散。

未来战争必备技能(未来战争的基本战法)(5)

(三) 以信息火力战、特种作战手段破击敌作战体系

作战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庞杂的大系统,系统内部信息源、物流源、能量源是系统的节点。如果系统体系节点遭到破坏,作战体系将陷入无序状态,其功能势必受到影响,并可能导致全局的失败。伊拉克战争,美军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充分发挥诸军兵种信息火力战和特种作战力量的威力,斩首击要,破节断链,迅速瓦解了伊军作战体系,在地面部队多路、多方向机动造势和远程奔袭的配合下,很快达成作战目的。

信息火力战的本质是把信息力与强大的火力密切结合,使武器装备系统实现信息火力一体,达成作战效能的倍增。其精髓则是精确打击。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火力借助信息成倍地提高了打击精度和压制威力,信息与诸军兵种远程火力高度融合,以精确的火力机动和高效的火力毁伤为基本形态,以信息火力一体化打击为基本手段,直接达成一定作战目的。

在体系破击战中,综合运用诸军兵种远程火力和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或制胜要素,充分发挥作战系统的整体合力,重点打击敌作战体系中的要害目标和关键环节,造成敌作战体系的作战功能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以远程精确火力对敌方作战系统的关节点,如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化武器系统、侦察预警系统、电子战系统、后勤系统等实施打击,使其整体性和稳定性受到破坏,从而引起敌作战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造成系统质变,以削弱敌作战系统的功能。

特种作战是一种非正规的作战形式,它是由经过特殊训练的精干力量,采取特殊编组、使用特殊装备、运用非正规技术战术手段,在敌纵深或后方实施的作战行动。特种作战作为一种作战思想和手段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战场,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科学技术尚不发达,没有形成专门的组织机构。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的100多场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看,每一次战争的方队中都有特种部队参加,且都对作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伊拉克战争,特种作战更是威力彰显,近1万名队员渗入一线,其参战兵力规模之大、投入时机之早、运用范围之广、作用之显著前所未有。

由于特种作战力量易于抵近被攻击目标,因而成为破击敌作战体系的重要力量和手段。通过攻击敌要害目标如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化武器系统以及后方补给和交通枢纽等达成瘫痪敌作战体系。在实施体系破击战中,特种作战力量可采取空中机降或地面渗透的方法进入敌纵深和后方地区,侦察搜集情报,引导火力或直接对敌纵深的交通运输线、作战能源供给线、通信设施和工程设施等进行破坏行动,也可以采用袭击、绑架、暗杀等手段,对敌指挥、控制机构和各中心指挥官及机构进行“斩首”袭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