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

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隶属地级柳州市。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置“怀远军”,遂改平州、怀远县,并以怀远县为州治,后州县俱废。明代洪武年间设“三江巡检司”于老堡口(今老堡乡),又复置怀远县。万历年间县治迁丹洲(今丹洲镇),属柳州府。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怀远县重名,以“浔、融、都柳”三江融汇本县而定此专名—民国·刘介·《广西县名考原述略》。1932年县城再迁古宜镇今址。

位于三江县城多耶广场的鼓楼。广场地面还刻画了一副县域地图,让市民与游客对当地有最直观的区域版图印象。“多耶”为侗族语言音译,带有唱、舞等色彩,也潜藏着祝福、平安、健康等美好寓愿。“多耶舞”也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1)

三江鼓楼,于2002年由当地侗族工匠杨似玉主持修造。鼓楼高42.6米,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技术,并以60根柱头稳矗,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鼓楼共有27层瓦檐,除楼顶两层外,其余25层瓦面等距收分,层层紧缩,使楼面呈金字塔形,显得端庄平稳。 每层檐角轻盈起翘,精巧的雕饰以及鲜艳的檐板彩绘,与庞大、粗犷的楼身形成鲜明对比。鼓楼是侗族聚居区最高的建筑,彰显出阳刚之美。近20年来,三江鼓楼成为了县城里最醒目的地标建筑。更作用于举办“祭祀、集会、迎宾、庆典、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传承其侗族建筑文化精髓。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2)

浔江穿城而过,西岸为老城,东岸为新城,主要由风雨桥与古宜大桥进行连接。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3)

站在三江县城(浔江东岸)的月亮街广场观景台上眺望河西老城全貌。老城河街聚落呈线状沿江岸延展。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4)

三江老城与远处的古宜大桥,浔江河道在此依城蜿绕,大桥则沟通着两岸的城区。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5)

三江风雨桥位于三江县城西南侧,上跨浔江河道,桥长368米,宽16米,高18.6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月牙形单桥拱再融合了侗族特色木构建筑技艺精华于一体,共建有7个桥亭。这座风雨桥早在民国时即存旧物,2009年由三江鼓楼的侗族建造师杨似玉在原址上新建修筑,至2010年全部竣工。三江风雨桥北与月亮街、多耶广场共同串联了县城里的一段核心景观走廊。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6)

风雨桥下的“浔江”,又称“古宜河”(三江县城古宜镇因此得名),为珠江(西江)流域融江水系的左岸支流,发源自广西东北部资源县金紫山南麓,经龙胜县,在三江县老堡乡汇注融江,河道全长约215千米,三江县城跨越江岸两畔。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7)

行走在三江风雨桥上拍摄老城,鼓楼也能在此同框。图中左侧还有一栋鼓楼高耸,那是位于老城里的“侗天宫文化景区”,紧靠三江县博物馆。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8)

已于2014年开通的贵(阳)广(州)高铁也在三江设有站点(三江南站,到县城约10公里),如今大众前往这里旅游就更加方便了。当地还依托高铁站北侧的一片茶山打造了一处侗族商业村寨,依坡而建,层叠错落。站前广场上还增添了正在表演歌舞的侗族人像群雕,让游客到达三江之际,就能感受这里浓郁的侗族文化风情,为深入探寻,铺垫印象意识。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9)

某版广西地图中的三江县

柳州市三江县侗乡(广西三江桂北侗乡)(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