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抗日(吴石敌后级别最高的潜伏者)

如果他一直跟着国民政府,那么解放后以他在军中的地位,能过上高官厚禄的安逸生活。若是听好友吴仲禧的劝告留在大陆,以他对革命的贡献,党和政府也会厚待他。然而,他却选择了最危险的一条——潜伏在国民政府内部搜集情报。因为他想解放中国台湾省,为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1950年,因为叛徒的出卖,他中共特工身份暴露被逮捕。他始终坚贞不屈,行刑前写下绝笔诗,令人动容和钦佩,之后英勇就义。今天,带各位小伙伴走进革命烈士吴石的一生。

吴石,1894年8月出生在福州,与吴仲禧是老乡。当时的中国,因为清政府的懦弱而被帝国主义欺凌。残酷的现实,唤醒了很多爱国青年,革命之火在中华大地越烧越旺。1911年,他与好友吴仲禧毅然离开家乡,投身福建北伐学生军,并参加“辛亥革命”。随后,两人在武昌预备军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四年,与白崇禧是同学。期间,吴石成绩优异,始终名列前茅,在全校颇有名气,被誉为“保定军校状元”。

吴石抗日(吴石敌后级别最高的潜伏者)(1)

吴石

后来,吴石在国民党陆军大学当教官。他一边教学,一边钻研军事、兵学,国民政府很多高级将领都是他学生。1929年,他以福建省军事参谋处处长的身份,奉命到日本留学,在日本炮兵学校、日本陆军大学,进一步提升军事素质。吴石的成绩,始终排名第一,被称为“十二能人”,因为他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英语、日语等。表现突出的他,引起了中日两国军界的关注。对吴石来说,最大的理想是当一个杰出军事家,为国争光,以及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1934年,他回到中国,被任命为参谋本部厅长,主要负责对日情报工作。他能力突出,深受老蒋的赏识。1936年,吴石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一直以来,吴石对国民政府抱有幻想,甚至曾为了党国对付我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认清了党国腐败的真面目,对老蒋的独裁统治越来越不满。而且,他满腹军事学问,白崇禧却不给他带兵实权,导致他始终没有机会率军上战场杀日寇。几年抗战,使得他非常愤懑、和失望。怀才不遇,令他非常遗憾。反观吴仲禧,在“七七事变”前夕秘密加入我党,后奉命在国民政府高层做谍报工作,是第四战区长官部军务处处长兼韶关警备司令。1940年,吴石被调到第四战区担任中将参谋长,吴仲禧也被安排到第四战区出任中将军法执行监视。时隔多年,两位好友再次见面,依然一见如故。

1944年,日寇进攻湘桂两地,国军节节败退,吴石多次电请上级派增援部队。但中央军与地方部队历来不合,国民政府内部为了内斗竟拒绝他的申请,不派一兵一卒。由于没有援军,导致他所在的部队伤亡惨重。当地老百姓被迫逃离家园,日军不断轰炸公路,他们后面还有日本追兵,很多人不幸遇难。当吴石看到这一切,第一次对自己效忠的党和政府产生了深深怀疑。他对家人说:“我再也不干了!”于是,他辞去了第四战区参谋长职务。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些官员中饱私囊,贪污腐败之风更严重了。吴石彻底对国民政府失望了,常常说“国民党不亡没有天理!”此后,他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

其实,对于好友进行的一些秘密工作,吴石知晓一些。解放战争期间,他还帮了吴仲禧不少。1946年1月,组织让吴仲禧想办法通过好友的关系在国民政府的“国防部”里面找个官职,方便他更好地展开情报工作。吴石没有拒绝,在他的帮助下,吴仲禧成了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从那以后,吴仲禧利用职务之便到各地巡查,收集国民政府的军事情报。1947年到1948年,吴石开始主动为好友提供条件,大力支持他的地下工作。1948年春末,经吴仲禧介绍,他秘密加入我党。

吴石抗日(吴石敌后级别最高的潜伏者)(2)

吴仲禧

“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吴仲禧和吴石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前说过,国民政府有很多高级军官都是他的学生。于是,他利用师生情谊为好友提供了很多便利,使其获得了不少重要情报。“淮海战役”前夕,吴仲禧被调到“徐州剿匪总指挥部”。而徐州的参谋长李树正恰好是吴石的学生。为了方便好友工作,他给李树正写了封信,说吴仲禧是自己多年好友,请其多多关照。

有了吴石的帮助,吴仲禧到徐州后,李树正接待他非常客气,还邀请他一起到总部机要室看作战地图。国军的主要部署被他偷偷记下来,然后以生病要回南京接受治疗为由,成功将情报传到了我党手中。我军提前得知了国军的部署,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淮海战役”的胜算又多了一分。

国民政府的“国防部”有500箱重要军事机要资料,原本白崇禧打算把它们运往宝岛。而吴石却建议把它们存放在福州,因为此地去北京、宝岛都很方便。白崇禧采纳了他的意见,将资料转移到福州。事实上,他打算等时机成熟,然后在福州起义,把500箱重要资料交给解放军。然而,他还没来得及转运,两党谈判破裂。1949年7月,吴石被任命为“国防部”参谋次长,跟随国民政府去宝岛。

吴仲禧得知好友要去宝岛,曾劝说吴石留在大陆,去解放区。但是,他坚决表示:后悔自己弃暗投明太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现在还有机会,个人风险不算什么。他盼望祖国能早日统一,为此不惜以身犯险。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吴石带着妻子以及小儿子小女儿去了宝岛,将大儿子和当大女儿留在大陆。吴仲禧很担心吴石的安全,便介绍老同事陈宝仓给他助手。

吴石抗日(吴石敌后级别最高的潜伏者)(3)

吴石

由于宝岛的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吴石没有办法将情报送给华东局。攻打金门、舟山群岛失利,华东局决定尽快联系上他以获取情报,因此派了情报工作经验丰富的朱谌之到宝岛帮助他。1949年10月末,朱谌之到台,并秘密与吴石见面,获得了很多绝密军事情报。她将萎缩胶卷设法传回了大陆。台当局加大对地下组织的打击力度,1950年1月29日逮捕了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因为此人,在台的地下组织彻底被毁。

蔡孝乾与妻子的妹妹马文娟有染,在他被捕后国民党为诱降他,找来马文娟供他寻欢作乐。然后,他们诱降马文娟投降,再让她去给蔡孝乾吹耳边风。不到一周,他就叛变了,并供出了所有地下人员名单。400多人被捕,投降的活命,坚贞不屈的则被押往刑场。

3月1日,台当局以“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罪名逮捕了吴石将军、陈宝仓、朱谌之等人,他的妻子和亲密朋友也都被逮捕。起初,老蒋并不相信吴石是地下特工,毕竟他在军中的地位很高,为国民政府效力多年。随着种种证据的指示,他才相信吴石的确是我党的人。接着,他下令判处吴石、陈宝仓等人死刑,立即执行。

吴石抗日(吴石敌后级别最高的潜伏者)(4)

朱谌之

6月10日,被五花大绑的吴石将军、陈宝仓等人被押往马场町刑场。几人被强制排开并跪下,敌人给了他们十分钟说遗言的时间。他在监狱中时,写了一首诗:“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临刑前,他从容地念出这首令世人钦佩和动容的绝笔诗。之后,枪声响起,吴石将军等6人倒在血泊之中,英勇就义,壮烈牺牲。担心几人没有死,宪兵们又补了几枪,这便是震惊天下的“吴石案”。老蒋曾下令:死要见尸,所以几人牺牲后的照片被记者拍下,并送到他面前。

吴石将军牺牲后,他的妻子被关押了9年,经各方努力才将她营救出来。重获自由后,她于1980年离开了这个伤心地,去了美国生活。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吴石将军革命烈士身份一直没有得到确认。直到1973年,何遂将军的后人写信给周总理申诉,后者找到同吴石将军单线联系的叶元帅,力排众议,请主席批准。时隔23年,吴石将军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0年,吴石将军的长子、长女到美国探亲,见到了分别近40年的老母亲。2000年,母亲去世,子女们将母亲和父亲的遗骸带回大陆,合葬在京郊福田公墓。

吴石将军为了祖国能同意,不惜以身犯险,主动申请潜伏到敌人内部,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果他当时听取好友吴仲禧的提议留在大陆,结局肯定不一样。但他还是选择了最危险的潜伏之路,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