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下雨有什么说法(今日出伏俗语处暑出伏前)
今天8月19号是末伏最后一天,明天正式出“三伏”。每年末伏结束时间都在公历8月中下旬,而处暑节气每年开始的时间在公历8月22~24之间。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在三伏有40天的时候,有时候末伏结束了,处暑节气来临,比如今年出了三伏后,处暑节气才来到;但在有的年份末伏还没有结束,处暑节气就到了,比如之前最近的2016和2018年,最后一伏的时间都是在当年的8月16日~8月25日 。
这就出现了处暑节气到来,还没有出末伏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处暑出伏前”,或者说是“处暑不出伏”的现象。那么,这句俗语:“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所表达的是何意呢?
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从中不难看出,三伏天是夏天标志。而我国夏季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降雨集中且频繁,湿度大。此时,秋收农作物,比如花生、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红薯等作物,正处于营养生长旺期,在夏季气候特征雨热同期的作用下,生长旺盛,能为秋粮打下良好的丰收基础。
而处暑节气来临,已经是秋季第二个节气,表示出了暑期,炎热的暑天结束了,应该逐渐显现出秋季气候该有的特点。因为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比立秋节气来临时太阳达到黄经135°时,向南偏移15°。对于北半球的人们来说,太阳直射点南移辐射会减弱,此时副热带高压会向南撤退,而蒙古冷高压会跃跃欲试南下。
因此,处暑节气后,白天虽还能感受到夏季的高温余威,但是气温会出现明显下降,特别是早晚秋意渐浓,日夜温差逐渐加大,因此有俗话说:“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这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感觉尤为明显。
处暑节气的到来,我们的秋收作物会陆续进入到老熟阶段,有些春播的秋收作物进入到成熟收割期。因此有俗话说:“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高粱遍拿镰”。
通过三伏天的气候特征、以及农作物的生育期,对比处暑节气时,常年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以及农作物所处于的生育期来看。如果到了处暑节气,还持续着三伏天的气候特征,那么,明显会对秋收不利。因为,此时秋作物所处于的生育期,忌讳持续性降雨频繁高温高湿的夏季气候特点。有俗语形容:“处暑下雨人人愁”,愁的是怕此时出现夏季强对流天气,高温高湿等不利气候因素,所以民间有俗语说:“处暑下雨烂竹萝”。
因此,古人认为,末伏没有走,处暑节气就来临,出现“处暑出伏前”的年份不太好。担心到了处暑节气,该出现秋高气爽却出现多雨闷湿的夏季气候特征,季节性气候出现异常,那么,对于农业生产非常不利。反过来说,古人认为,三伏天结束,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节气来临,处于正常的四季变化特点,符合万物生长规律,风调雨顺,会是一个不错的年景。
古人担心夏秋之际气候异常,不利于秋粮丰收,还是有一定道理。毕竟,在农耕文明时期,生产力低下,基本靠天收,出现夏秋季节气候变化异常,对农业生产肯定相当不利。但是,仅凭三伏天结束的时间,比处暑节气到来的时间晚几天,就推断这年气候异常是灾年,显然不靠谱。不信可以往前查看几年,2016年和2018年,就是古人所说的“处暑出伏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两年全国秋粮收获总体也是丰年。
因此,这句俗语:“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所表达的只是古人对气候突变的一种担心。放在科技日新月异,农业生产力发达的今天来说,这句俗语更多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要注意实时气候变化,做好相应的措施,做好田间管理,旱浇涝排,抢收抢种,促进秋季丰收。
#十九届农交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