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

  • 【shift ?】打开 动作列表:--新操作--加载reaScript脚本 可以把现成的.lua脚本加载到软件并使用【注意脚本文件放在一个方便安全的地方,这里只是链接到脚本】;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1)

  • 如下图脚本加载并分配快捷键alt .
  •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2)

    • reaper中按下shift ?键;搜索“暂停” 为“走带 播放/暂停” 添加快捷键“空格”

    这样播放暂停后播放进度就不会回到光标处了;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3)

    • reaper 界面按下shift ?键 新建自定义操作取名为“分割鼠标下对象并选择右边”【快速切开对象以鼠标处为准】

    搜索:取消选择全部对象

    再搜索:分割鼠标光标下

    将图中所示的两个操作;保存并设置一个快捷键S 提示占用。确定【代替默认S的操作】

    默认S 快捷键为 在光标处分割对象。。现在为:在鼠标所指处分割对像并选择右边。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4)

    • 切换片段音量包络 设置为快捷键V

    菜单--显示操作列表--搜索:切换片段音量包络 设置为快捷键V ( 系统默认V 为 显示轨道音量包络P为声像包络,根据个人习惯看是否要做此改动)

    包络线和音量线的区别:

    对象包络线和对象音量线都可以上下拉动以调整音量大小,区别在于包络线可以打点灵活控制局部音量,音量线只能整体控制音量大小。

    • 将PageUp 设置为向左滚动视图 PageDown 改成向右滚动视图(似乎是滚动半屏,有个“水平滚动一页视图”操作可以考虑用那个);【系统默认此两键为垂直缩放轨道】

    默认:“【” 为回到音轨最左 “ 】” 为回到音轨最右 同 Home 和End

    ,- :水平放大缩小视图,由于前面设置了以鼠标所在为准。所以其以鼠标所在位置为中心缩放;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5)

    • 将右键拖拽改为 手动滚屏和水平绽放 状态设置为开(双击或点下方“运行”即可设置),就可方便用右键左右拖动为移动视图;上下拖动为缩放视图;
  • 中键左右拖拽为水平移动视图;上下拖拽为垂直移动视图。
  •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6)

  • 如下图 [右键拖拽只能有一个动作是“开”状态,打开另一种操作本操作即自动关闭;打开或关闭 可双击或下方点“运行”按钮]
  •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7)

    • 移动光标到对象的上一个 下一个CUE【针对WAV格式文件】 在选中的某一个对象上多个没有切开的标记间定位移动,方便寻找定位标记,以手动切开音频【但切开过的就得用“选择并移到下一个对象了】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8)

  • 标记切开后用“选择并移到一下个对象”来定位:如图
  •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9)

  • 对象: 导入对象中的媒体Cue作为工程标记:将WAV音频自带的AU标记导入成RP专用的工程标记【注意:RP的工程标记位置不会随着对象移动而动】
  •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10)

  • 视图: 切换“显示对象中的媒体Cue”:显示或隐藏对象的标记【指WAV音频在AU等其它软件中带的标记】,对RP自已打的标记无效!
    • 下图工具在全部点亮状态下向轨道插入新对象 会将同位置(时间)的其它轨道内容切开让道,不想让道注意“灭掉”这个按钮。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11)

    • 导入多个音频文件默认放在同一轨道还是单独的轨道或是每次询问的设置: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12)

    • 只循环当前【已切割的】音频区段,而不是本音频整个循环【直接拖动的循环中间可能是会出现尴尬的空白】: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13)

  • 直接拖拽媒体的循环是这样的:
  •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14)

  • 区段循环媒体是这样的:
  • reaper输出设置在哪(Reaper有声后期学习笔记3)(15)

  • 即可整段自动循环也可以某一特定区间循环,但不能像AU(重新混合)那样智能的在合适处衔接循环。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